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热读]徐静蕾在《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
作者:王 峥

《青年文摘(绿版)》 2002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备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徐静蕾,新近来到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组,与主持人朱军及现场观众畅谈自己的心路历程……
       朱军:在徐静蕾来之前,我们做了一个观众调查,看看观众对她的看法。
       (观众的看法)
       观众1:徐静蕾给我的感觉不太像明星
       观众2:像邻家姐姐。
       观众3:有都市女孩的形象,外形青春活泼。
       观众4:新的青年知识女性,身上带有那种自然的书卷气。
       朱军:你觉得你漂亮吗?
       徐静蕾:还凑合吧。
       朱军:这个凑合是怎么说呢?
       徐静蕾:跟你差不多吧。因为我一听人家夸我,我就觉得紧张。
       朱军:一见到你这么漂亮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你好像没紧张。
       徐静蕾:我紧张得汗都出来了。
       朱军: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徐静蕾不光人长得漂亮,而且很有才,字写得很漂亮。那幅照片后边的字就是你自己写的?
       徐静蕾:对。这是我爸爸在小汤山那边买了一个农村的小院,正好刷了一面墙,然后就让我在上面写了一个《兰亭集序》。
       朱军:字写得很漂亮。而且还有一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央电视台后面有一个梅地亚宾馆,还有赛特商场,几个霓虹灯上的字都是徐静蕾写的。
       徐静蕾:不是,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写的,人家现在早换了,赛特换了,梅地亚也换了。
       朱军:说到这个字,我觉得一定要下一番苦功才能够练成现在这个样子,练了多长时间?
       徐静蕾:我练了十年,差不多从6岁开始。
       朱军:你小的时候一定是特别用功的孩子。
       徐静蕾:不是,被我爸爸逼的。
       朱军:为什么这么说呢?
       徐静蕾:因为我小时候很贪玩,觉得写东西多枯燥啊,每天拿一支笔在家写,人家都出去玩了,我在家写。那时觉得特烦。
       朱军:那时除了写字以外还要练什么其他的?
       徐静蕾:我爸对我进行一些学前教育什么的。
       朱军:你有一种说法,你说你爸对你进行的是法西斯式的教育和压迫。
       徐静蕾:不是我说的,反正差不多。
       朱军:当时有没有特别逆反的心理?
       徐静蕾:有。我小时候人家问我理想是什么,我说我最大的理想是能不听我爸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理想。什么时候我想干吗就干吗,他说什么我都不听。
       朱军: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听你爸爸的话。现在回想起来,你觉得是听你爸的话对还是不听你爸的话对?
       徐静蕾:我觉得也对,也不对。
       朱军:先说“也对”的这一面。
       徐静蕾:小孩儿肯定是贪玩的,他肯定不愿意学东西,家长强制学一点东西,虽然当时会不高兴,但是对将来还是有好处的。比如说你出去,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人家就会对你的印象不好,肯定是这样的。
       朱军:“也不对”呢。
       徐静蕾:不对是因为性格不太好。比如有时候我觉得有点故意的,人家让我干什么,我就不这么干,这就是小时候养成的逆反心理。
       朱军:你在爸爸的逼迫之下,使你对一个地方特别了解,景山公园,一共去过多少回?
       徐静蕾:不计其数。
       朱军:反正逃学就到那儿去了?
       徐静蕾:因为北京市少年宫是在景山街道,跟景山公园挨得非常近,我那时也不能在大街上溜达,我就跑到景山公园去。
       朱军:有没有碰见坏人?
       徐静蕾:没有,我就是爬山的时候经常看见谈恋爱的特别多。
       朱军:是看见别人谈恋爱,自己没有?
       徐静蕾:自己没有。那时太小了。
       朱军:那时多大?
       徐静蕾:16岁之前,15岁。
       朱军:花季,那个时候情窦初开。
       徐静蕾:没有,我小时候要是有男生打电话的话,我爸当时就把他骂一顿:“干吗呀,找她什么事,没事别打电话。”
       朱军:你心里有没有怨恨过你爸,干吗呀,男同学好不容易给你打电话。
       徐静蕾:当然怨过。
       朱军:后来我知道在你父亲的重压之下,你想出了很多小鬼点子来糊弄你爸爸,比如说让你写字,结果你就拿出两个月以前写的去交给你爸爸,说“我写完了”。
       徐静蕾:因为我爸爸挺忙的,他就知道让我去写,但他肯定记不住我这么长时间写的字是什么样的。
       朱军:有没有听过你的家人特别认真地评价你?
       徐静蕾:他们肯定觉得我挺厉害的。
       朱军:想不想听他们背着你是怎么评价的?
       徐静蕾:想。
       朱军:有请我们的导播台。
       (播放大屏幕,家人评价徐静蕾)
       爸爸:她不是个乖女儿。挺有个性,不是那种乖乖女。在学校时,不知和谁闹别扭,还被老师请过家长。不是那种特别听话的学生。
       妈妈:她像个男孩子。她的性格像男孩,大大咧咧,不斤斤计较,不像女孩。她也爱跟男孩玩,不爱跟女孩玩。
       姑姑:她是个有个性的人,有人说她特别内向。我觉得她既内向又外向。她不完全是一种内向,她是有一种个性。
       奶奶:蕾蕾最疼我,她挺孝顺的,样样都想着我。我最担心她的安全,东跑西跑,飞来飞去的。我希望她以后做个正直的、规规矩矩的人。
       (徐静蕾流下了眼泪)
       朱军:看到你的家人这样评价你,你是怎么想的?
       徐静蕾:说得对。
       朱军:刚才提到你奶奶,你跟你奶奶一起生活了多长时间?
       徐静蕾:如果说是每天生活在一起,那是18年。
       朱军:现在还经常回去看她吗?
       徐静蕾:当然了。
       朱军:总共买了多少戒指?
       徐静蕾:数不清了。
       朱军:自己都数不清,就是好多。她特别喜欢戒指?
       徐静蕾:我也说不上来,她可能相对喜欢,因为老人相对比较实际一点,如果给她买很多衣服,她从心里真的觉得你浪费,我觉得给人送东西,要让别人高兴,因为老人觉得戒指无论怎么是可以保值的,自然就喜欢这样的东西。我最近给她买了一台榨汁机,她比较喜欢,每天喝一些鲜果汁。还能买什么东西我真的想不出来,所以只能特别单调地买戒指。
       朱军:跟奶奶这种情感的养成,除了奶奶真的很疼你以外,是不是当时也有在父亲重压之下,可以在奶奶那儿倾诉?
       徐静蕾:对,因为我爸我妈一打我,或者一骂我,我奶奶就护着我。
       朱军:你少挨了很多打?
       徐静蕾:对。
       朱军:如果这个时候面对你奶奶,给她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徐静蕾:祝她身体健康。(哽咽,观众送面巾纸)我一看我奶奶就有点激动,因为她今年快90岁了。
       朱军:她看上去很健康。而且我觉得她有你这样一个疼爱她的孙女,一定特别开心。
       徐静蕾:还行吧,但是我看她的时候不太多,有时一出去拍戏就是三个月。
       朱军:自己有些内疚。
       徐静蕾:对,尤其我奶奶一个人带着我姑姑和我爸爸到北京来,特别不容易。
       (徐静蕾流下了眼泪)
       朱军:再让我们衷心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寿。
       朱军:现在回过头来说她的儿子,你的爸爸,如果让你现在跟他说一句话的话,你最想告诉他什么?
       徐静蕾:我最想告诉他,他的工厂就别干了。
       朱军:他开了一个什么样的工厂?
       徐静蕾:他开了一个做霓虹灯的工厂。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时候我上中学还是小学我忘了,家里没有钱,他要开工厂,要做变压器,变压器一般都是买的,但他自己做。不知从哪儿捡了很多铁片,但是都有点生锈 ,然后就发动我们楼的小孩儿一起帮他擦,最后给我们一人买了瓶酸奶喝。
       朱军:那还不错,给你们工钱了。
       徐静蕾:对,我印象特别深。我为什么说这个:我觉得他年纪不小了。
       朱军:实话实说,你到今天为止,从心底里对他有没有一丝的怨恨?
       徐静蕾:没有。
       朱军:一点都没有?
       徐静蕾:一点都没有。
       朱军:有的是什么?
       徐静蕾:其实有的就是所有人对家人的……
       朱军:亲情、感激。
       徐静蕾:对,因为那个毕竟是很长时间以前的事了,而且我18岁之后,我爸爸不太管我。其实反差比较大,之前管得特别厉害,后来基本上不管了,我觉得他对我还比较放心。
       朱军:让我们掌声有请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先生。您好,请坐。别哆嗦。(对徐静蕾说)
       徐静蕾:我还真有点哆嗦。
       朱军:徐叔叔,见到您非常高兴,因为您可以称得上中国偶像制造第一人。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我看过徐先生的笔记,应该叫育女笔记。您的那份细心,您对静蕾的那份爱,真的应该可以打动世间的每一个儿女。让我们来看一看好不好?这样厚厚的一本日记,记载了徐静蕾从小到大成长的历程,而且上边记述了她的父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她,安排她的功课,给她安排什么样的时间让她去做什么,我不妨来念一段好不好?(朱军念日记)“一、英语每天一小时,以唱片为主,《跟我学》;二、毛笔字每天临摹一篇,大字一篇,亦可一大一小两篇;三、每日写日记一篇,一周一篇五百字;四、星期天读范文一篇(一周背一篇),诗五首;五、作业按时做,错题本两个(语文、算术);六、晨跑20分钟;七、饭后散步半小时。”我觉得关键是后边,换了一种笔,前面是圆珠笔写的,后面用蓝色的钢笔写道:“实施情况,(有一条注解)主要是时间不对,一、英语平均半小时,少了半小时;二、毛笔字平均20字,少了许多;三、日记未写,学校有作文五篇,把日记改成作文了;四、范文未读,大多读小学生范文;五、最近错题少了,要坚持下去;六、晨跑坚持得不好;七、散步基本坚持了。”我们在看您的日记的时候,跟大家一样,也发出了这样的笑声,但是我想这是一种会心的笑,可怜天下父母心。您当时有没有想过徐静蕾今天会成为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演员?
       父亲:没有。
       朱军:您当时教育她的时候,就是出于你们对女儿的这种爱?
       父亲:是的。
       朱军:当她有逆反心理的时候,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父亲:我觉得必须按我要求执行。
       朱军:所以她说您是“法西斯”式的教育。
       父亲:有点。
       朱军:她后来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挺调皮的,还拿以前的字糊弄您,您也没发现过?
       父亲:没有。
       朱军:咱们设想一下,当时您要是发现的话,会对她怎么样?
       父亲:发现了那就会大发雷霆。
       朱军:发到什么程度?
       父亲:批评,大了就不说了,幼儿教育的时候要体罚,罚站。
       朱军:您打过她吗?
       父亲:小时候,四五岁的时候打过。
       徐静蕾:所以我特别羡慕我弟,他就没人管。真的,我爸爸根本不管我弟。
       朱军:这是为什么?
       父亲:我顾不过来了。(观众大笑)后来我自己办了工厂,投入的时间很多,顾不过来了。
       朱军:现在回想起来,对她的这种教育方法,您觉得对吗?
       父亲:有对的,有不对的。其实我也不懂教育,也不是搞这个的。就是作为父亲,我感觉到自己有超强的责任感。
       朱军:现在当着这么多喜欢徐静蕾的观众的面,作为父亲,您最想告诉她什么?
       父亲:当着这么多朋友,首先我很感谢这些喜欢徐静蕾的朋友,我看了网站上好多文章,其实我也挺感动的,我也很感谢。我希望徐静蕾更加努力,多拍出些好的作品,来报答这么多影迷的厚爱。
       (杨晨光摘自《艺术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购书编号:03D,两册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