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我帮你哭
作者:阿 易

《青年文摘(绿版)》 2002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一天,一个姑娘回家晚了,做好晚餐却久等孩子不归的母亲不免生气,责问女儿究竟去了哪里。
       小姑娘回答说,她停下来等詹妮,詹妮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跌倒,自行车摔坏了。
       “可是你又不懂修车啊。”母亲说。
       “那没关系,”小姑娘说,“我停下来,帮她哭就是了。”
       其实,真正懂得修自行车的人是不多的。而当我们的朋友在生活的路上摔倒,不仅是自行车被毁,甚至他们的生命也陷入危险,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修理”。我们不懂如何救人,尽管那是我们最想做的。但是,像故事中的小姑娘,我们至少可以停下来,帮他们哭。那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
       (王亮荐)
       侧想的创意
       文/陶杰
       所谓侧想,就是遇到一个问题,不要想当然,看看有没有旁门左道的其他捷径,这需要很灵巧的推理和想像力。
       从前的儿童刊物也有侧想的训练,最著名的例子是:树上有七只鸟,猎人朝树上开了一枪,打死了一只,还剩下多少只?答案当然不是六只。对儿童从小培养侧想,他长大了,就会懂得危机管理,不只是出色的行政人员,还会是优秀的创作人。
       侧想训练还有许多有趣的题目,例如:
       有一个人,他每天上班的地方在十八楼,每天他都要在地下乘电梯到十二楼,然后又从十二楼走楼梯,步行上十八楼。但他每天下班,却完全不必走楼梯,只须从十八楼直接乘电梯到地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是:这个人是个矮子,他长得不够高,按不到电梯里“18”那个按钮。
       另一个问题:在沙漠上,有一个男人的尸体,他的背上有一个小背囊。用最大想像力猜猜他是什么人?最多人的答案是,他是一个想横度沙漠而没有带够粮水的旅行家,但这个答案太陈腐了。从另一个角度想:他是一个跳伞者,死因是他的降落伞没有张开。这个答案,完全撇掉了“沙漠”这个有引导性的条件。所谓创意,就是尝试打破局限,从旁开辟一片福地洞天。
       还有一个问题:明明和芬芬双双死在一摊水里,旁边有一大堆碎玻璃。阿妙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是明明和芬芬是两条金鱼的名字,而阿妙是一只猫,它用爪子把金鱼缸拨弄到地上,金鱼缸砸碎了,两条金鱼:明明和芬芬,当然也干死了。更有想像力的人,还会把这个问题跟上一个问题连起来:阿妙的主人,就是那个死在沙漠的人,他的降落伞张不开,摔死在沙漠,因此他回不了家喂他的猫。
       侧想能训练逻辑、理性、创造力,防止脑筋僵化。
       杨豪、付清妹摘自《深圳青年》2002年11月上半月刊)
       左手跟右手下棋
       文/蔡诚
       深山老林里有一处小屋,林业部门资金短缺,每次派去守林的只有一个人。
       住在小屋里,长久没有另外的人光临,许多人按规定在轮流工作半年后,渐渐养成冷漠、忧郁的习惯。多年过去,仅有一个例外。
       他去那小屋时23岁,正是四处乱蹿呼朋唤友的年龄。可上级的命令来时,他二话没说,卷起铺盖拎起猎枪就走。回来时已是26岁。回到小县城,一瞅,依旧的笑容满面,阳光灿烂。望着大家狐疑的脸,他笑:“我天天下棋。”
       “下棋?跟谁?”
       “左手跟右手。”
       是的,那三年,他把象棋、围棋、军棋,甚至跳棋全部派上用场,左手与右手进行厮杀。他,永远是惟一的胜利者!因为胜利在手,他终日笑容满面。
       左手跟右手下棋,胜利永远在自己手中,快乐永远在自己心中。
       (钱程摘自《好日子》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