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清华女生初闯香港地
作者:谢海云

《青年文摘(绿版)》 2002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这座璀璨的城市不仅赐予了我一番财富般的经历,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这些恐怕在剑桥或哈佛也永远得不到!
       想赚港币,先过三关
       我是幸运的,199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准备回烟台家乡找工作,却赶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输港优才计划",要从内地招2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赴港工作。这一"惊天喜讯"公布后,迅速在京城各大名校引起强烈反响,应聘者蜂拥而至。由于我所学专业是商业管理,加之形象、气质都不错,一位来清华招人的香港公司主管在初试中对我表示很满意。但能否到那座国际都市拿港币,还要过一个决定性的面试关!
       这家香港食品公司的面试地点,设在京城一家星级酒店内。第二天我装扮一新,按约定找到了603房间后,看见三名男子正靠在沙发上聊天。"请问这里是香港‘广之莲‘公司招聘办公室吗?"我问。"你搞错了,这里不是公司招聘办。"一位先生回答。
       我愣了一下,回身看看房门号,又走了进去:"对不起,招聘启事上说的就是这里呀!""现在还没到面试时间呢。"另一位男子回答。我顿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那我可以在这儿跟你们一起聊聊天吗?"不料对方却又兜头泼给我一盆冷水:"你别等了,要招的人已经满了。"
       没看到结果就放弃不是我的性格,我不甘心地说:"可是说好的面试截止时间是明天。请务必听听我的自我介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回报你们一个惊喜。"接着,我坚持用简短的语言把自己的情况和工作设想说了出来。
       没想到奇迹出现了,"OK!"三位先生听完我的话竟相视一笑说:"小姐若对公司的工作待遇没有异议,现在我们就可以签订合同,你被录用了!""天呐!这是真的吗?"当时我既兴奋又满头雾水。
       经对方解释我才明白,在自己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被他们这三句话给打发走了。原来,主考官精心设计了这三句话,是用来考验新员工的判断力、自信心、与人沟通的能力和锲而不舍的品质。"广之莲"是香港一家小有名气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他们要求公司上到管理者,下到销售员,都必须具备这些宝贵品质。
       当年年底来到香港后,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阳光味儿的全新世界。世界上最昂贵的写字楼和最发达的金融系统带给这个城市无限的想像空间,这里每天都是节日,每一块霓虹广告牌都魅力四射!
       这天上午,带着几分紧张和几分新鲜的渴望,我随公司主管走向中环那幢蓝白相间的大厦。据说这幢大厦里有1000多家中外公司呢!我来到52楼的公司,一条红地毯引导着我拐过摆满鲜花的接待台,迎面走来一位长发飘飘的漂亮小姐,我猜想是秘书吧,便怯生生地说自己是来报到的。她只是"哦"了一声,便在众多的办公桌中指了一个空位:"你就坐这儿吧。"接着便走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傻乎乎地坐在那儿手足无措。偷眼打量周围的人们,都专心致志地干自己的事,或打电话、或低头写些什么。正感坐卧不安,这时招我来港的公司主管"救星"一般出现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今后就在他的麾下负责销售工作,培训期两个月,期间每月发2000元港币的生活费,正式参加工作后再升薪。接着他拿出几份公司人员名单、座位及电话分机表、公司规章制度给我:"今天你就熟悉这些,下班之前做个小小的考试。"天啊!还要考试?一进来就给我个下马威!
       这一整天,除了吃饭和上"W·C",我都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度过的。我一遍遍地在心底反复背着那些陌生的英文名字,努力对应着一张张只见过一面的生疏同事的脸。其间主管来过一趟,问我有没有英文名,我老老实实地说没有。他想了一下:"就叫Linda吧!"于是我变成了Linda。谢天谢地,我总算顺利通过了第二关--下班之前的"考试题"完成得很好。接着我用自己有生以来第一张考勤卡在打卡机上仔细地划了一下,在香港的第一天"白领"生活终于宣告结束。
       两个月培训期间,我除了听主管讲销售课,熟悉公司产品,了解市场情况外,还有一个十二分艰涩的任务就是学广东话。虽说香港人大多会讲英文和国语,但他们更习惯使用驾轻就熟的白话,主管说将来还准备让我在公司里"挑大梁",在与本地客户的业务往来中绝不能有语言障碍,所以这第三关--语言关一定要顺利闯过去。无奈,从此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后,我开始向广东籍的舍友们学起了令自己闻之色变的广东话。
       在公司里,香港、广东同事和外省同事的比例为15∶1,而且港籍主管一听到普通话就面带菜色,身处这样的环境,我只能硬着头皮学讲广东话。于是在莺莺燕燕一片的办公室里,不时传来我们几个"北妹"清脆的喊声:"MARY,快过来,张生吻()你吻()得好幸福(辛苦)。"要不就是:"你还不爱(叫)杨生,他也吻()过你。"一时间,气氛严肃的办公室里黄水泛滥,简直要严打才行。找人就说"找"呗,多干脆利落,他们偏要说wen;叫人就说"叫"呗,多爽快,他们偏要说ai;两人交谈,又说是"倾",倾亲同音,又吻又爱又亲的。
       历经两个月的煎熬,我累得花容失色整个人瘦了一圈,总算能讲一口还算流利的港话了,此时在公司连闯三关的我才终于盼来"出头之日",可以实实在在地投身市场做销售工作了!
       要当白领,先做蓝领
       本以为一路过关斩将,这下可以安心做个"白领丽人"了。谁知按照"广之莲"的规定,不论普通员工还是如我这样日后预备培养成"大器"的清华学子,刚进公司都要统统"下放"到最基层去锻炼!短则半年,长则一二年,给你几十家超市,让你隔三岔五一个个去拜访。主管说了,工作过程中,体力,脑力,嘴皮子--一个都不能少,清华骄女特有的面子、脾气、骄气一样都不能要!
       我被分派去九龙尖沙咀"管"50多家超市,月薪4000元港币,当然工作出色的话还有月底奖金。但这个"管"字说来动听,其实我的头衔只是"厂家理货员"--每天东奔西跑,到辖区内大小超市查看公司产品的陈列货架,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再想方设法说服店方让我把自家的货品,如我们公司生产的巧克力、咖啡、欧式蛋糕和饮料等摆到黄金位置,把竞争对手挤到一边去。这样才能卖得快、卖得多,超市才会多进我们的货呀!
       要达到让自家的商品"霸占"超市黄金货架之目的,你可以给人家讲"我们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多卖我们公司的产品可以帮你们提升形象",但你首先得让人家肯听你"讲课"啊。有时一家300平方米的小店,5分钟内就可以来一批供货商的"理货员",你这种人他们见得多了,大公司怎么了?清华毕业的怎么了?一样懒得睬!我的"第一次"是去尖沙咀一家便利店。我走到我们公司的货架前,左转转,右转转,旁边那个女店员冷冷地靠在货架上,我走上前去,用广东话说:"你好,我是广之莲公司的。"她转头怀疑地盯着我:"什么事?""我,我来看一下我们公司的……""有什么好看的!"我还没说完,她就不耐烦地把头别了过去,把我晾在一边。初次出师就弄得我满脸通红,心里委屈极了。
       公司为我发有一辆助动车,我每天骑着车,斜挎着一个用繁体字写着"快递工具"字样的大书包,一路"突突突"地斜穿大半个香港。刚开始我对九龙半岛不熟,有时看地图也很难找到名单上某家小如弹丸的超市。有一次我向一位中年妇女问路,谁知一转身就听她拉着自家小孩教训道:"看到没有?你不肯好好读书,将来就去送快递……"我差点昏倒!
       但付出总有回报,我的汗水和收获也是成正比的。自己"辖区"内的每家超市我一个星期都要上门好几次,和店员们熟悉后,渐渐地就对自己"管辖"的所有超市里的情况摸了个烂熟。
       为了搞到翔实的销售反馈资料,我还在超市里寻访过许多购买我们公司食品的消费者,把他们的工资收入、饮食口味以及对我们的产品不满意的地方,都一一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半年奔波下来,我竟写满了11本销售、理货笔记,后来我把这些资料认真整理好,起草了一份促销计划呈给了主管。
       公司采用我的创意后,开始在九龙各大超市定期请艺人搞促销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喊出"欢迎打‘广之莲‘的假"的口号,如果有购物者买我们公司生产的食品不合格,经核实后可以拿到20万港币的现金奖!此招一出,收效立竿见影,公司的知名度迅速得到提升,当年的产品销量也提高了近20%。主管给我发红包时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施展你的才华。Linda,我知道你是一位懂得用‘心‘做事的女孩,将来会有大的发展!"
       白天生存,晚上生活
       在"广之莲"做到2001年,我已成为公司里的销售精英,曾经"管辖"的几十家超市都交给了新来的大学生员工,自己只负责开拓新业务,策划一些食品促销计划。
       因业绩突出,2001年6月老总正式任命我为销售部主管,年薪20万元港币。天啊,这个数抵得上内地一个普通员工10多年的工资了!我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富翁的感觉。
       说来不怕别人笑话,我的富翁梦很快就破灭了。这里只算几笔大账,就可以看出我这个"白领小富姐"是什么级别了。一份有菜有汤的快餐米饭在香港卖40元港币,尽管中餐公司免费供应,但每月伙食费还是要2000多元;成为主管后我租住在一套普通单身公寓中,房租2500元;网络电话水电各项杂费1500元;租车费每月1000外加保险100汽油150共1250元;还有知识更新费,服装花费等等,轻轻一算,我每月近2万元的薪水就被减去了一大半,月底有八九千元进账就不错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年薪20万,在香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贫下中农"而已!
       香港不仅有吓人的高消费,更有着惊人的生存压力,每天清晨,在通向中环各大公司的高速公路上,至少有上万人长途奔波,从遥远的居民区赶来上班(中环一带寸土寸金,大多数白领也只能住在远郊)。当然,我也在这股长途跋涉的打工大军中,整天驾着车疯一样赶时间,简直疲于奔命。而且我每周的工作时间都在50个小时以上,白天联络客户、调研市场、组织会议、沟通媒体、协调销售员工的工作进度……夜晚还得在公司里搜集资料、分析市场、制定工作计划、梳理谈判细节、回复电子邮件,在自己的工作间"泡"到深夜12点是家常便饭。而次日天刚蒙蒙亮,又要从床上爬起来,驾着自己租来的小车一路狂飙向公司"冲"去。这种饱受工作高压的生活,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样,让你不敢有丝毫松懈。有一天我晚上10点回到住处,隔壁住的女友竟关切地看着我连问几遍:"你不舒服吗Linda,怎么回来这么早?"
       后来渐渐习惯了这种"白天生存,晚上生活"的日子后,我就融入了香港人的生活圈,开始在每天拼命工作之余,踩着五彩的夜色感受"港式夜生活"。在著名的兰桂芳夜生活街、士丹顿街、铜锣湾时代广场、金钟太古广场以及尖沙咀一带的时尚餐厅和酒廊,以及许多文化沙龙,都留下了我和朋友们欢快的脚印。我和女友还曾在旺角美食街创造了半天吃下30多种食品的"惊人纪录"。
       被称作"销售丽人"的我如今虽有了6位数存款,但这点财产在香港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尽管如此,我还是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欣慰,不是吗?这座璀璨的城市不仅赐予了我一番财富般的经历,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大大拓宽了眼界,这些恐怕在剑桥抑或哈佛也永远得不到!
       "事业尚未成功,Linda还需努力!"当我把这句激励自己的话贴在床头时,不禁和女友相视而笑。
       (付国彬、白云峰摘自《深圳青年》2002年10月上半月版,蔡延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