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苑]原价
作者:刘心武

《青年文摘(绿版)》 2002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西边的晚霞把糕饼店的门面镀了金,一些人姿态闲适地立在门口。我慢条斯理地踱过去,忽见那些立在门口的人呼啦啦都涌进了店里,我就知道是十八点整了,于是也就随大流跟了进去。
       这家糕饼店每天十八点起,所有糕饼一律八折酬宾。它离我家不算远,一天傍晚我散步时发现了它,偶然兴起走了进去,发现正在打八折,生意颇兴隆,也便自选了两个比萨饼,回家放到冰箱,第二天起床后拿出来搁到微波炉里热过,就着咖啡吃,感觉味道很可口。从那以后,我就常去那里买十八点起八折出售的糕饼。
       糕饼店不大,里面装潢得很雅气。糕饼全陈列在原木风格的货架上,顾客用托盘与夹子自选。带走的都会装在有它徽号的特制纸袋里;也可以在店里吃,在临街的大落地窗旁,辟出了一角,安放着小巧的桌椅,甚至还有两对秋千座。
       “全场八折优惠啦!感谢光顾!请您拿好……”游动的服务员和收银台的小姐全都满脸微笑,声音像丹麦曲奇般甜腻香脆。
       我挑得很慢。反正权当解闷。我想试试原来没尝过的品种,比如比利时辫子面包、德国松子蛋糕什么的。当我端着托盘去往收银台时,那些经常来享受八折优惠的熟客大都已经满载而去。这时有一个声音清晰地传进我的耳朵——“有没有原价的?”
       收银台里的小姐,收银台的服务小姐,竟全都给问住了,刹那间微笑冻结,几双眼睛全盯住问问题的人,仿佛那是一个外星来客。
       那其实是一位很平常的女性。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戴得朴素大方,通体突出着浅咖啡色的调子,发型守旧但梳理考究,年龄估计四十出头。看样子她是偶然路过,顺便走了进来。她一只手拿盘子,另一只手拿夹子,还在问:“有原价的吗?”
       “我们每天晚上十八点以后全场八折,一律八折……”
       “都是今天制作的,还都很新鲜……”
       收银小姐和服务小姐脸上的微笑融解了,连连向她说明。但那女士还在喃喃地说:“没有原价的了……”
       一位顾客过去让收银小姐结账,瞥了那女士一眼,说:“打折还不好?现在哪个商家不打折?打折对消费者有利嘛!”一对年轻的情侣打算就在店里的秋千座吃东西,头靠头地商量配什么饮料,他们眼睛也不去看那女士,但冒出的对话却分明是说给她和收银员听的:“前边的意大利餐厅不打折,去那儿不结啦!”“咳,她不愿意打折,就按原价卖给她嘛!”话音刚落,却又有另外一个小伙子插话说:“前边意大利餐厅的海鲜通心粉也打折!”
       这时那女士就近夹了一份鸡蛋三明治搁到盘子里,对收银小姐说:“按原价吧!”
       收银小姐脸上的微笑仿佛被一股风刮跑了,愣愣地看着她,然后满脸阴云,有些生气地说:“我们有制度有规矩的,多收您的钱,我要担责任的!”
       另外的服务小姐跟上去说:“您不想买打折的就另去别家!”“您以后十八点以前来买!”有一位顾客小声说:“有病!”
       我仔细端详那女士,不像是有病。收银员再不搭理她,招呼我:“您过来,我给您算!”在我结账的时候,那女士把那三明治又放了回去。当我拿好装糕饼的袋子,转过身时,她已经把盘子和夹子都复归了原位。店里的人或在以鄙夷的眼光打量她,或在交头接耳窃议她。
       我的眼光,与她的眼光直接相遇。我们都没马上闪避。她对我淡淡一笑。那淡笑里似乎有几分歉疚。“我走了好长一段路。一直没遇上想吃的东西。恰巧进到这儿……有了食欲,可是……”她为什么要对我作解释?我望着她那疲惫中透着倔强的眼神,对她说:“这里的饮料并不一律打折,咖啡就还是原价。”她的眼睛亮了,以一个粲然的微笑向我表示感谢。她就去以原价买了杯热咖啡,坐到靠落地窗的一个空桌旁;背后的秋千座正坐着那对嗤笑过她的情侣。我觉得心里梗着一个悬念,便也要了一杯咖啡,去坐到她的对面,她不等我问,便笑笑说:“这里现在的打折是合理的,我以自己的心情借题发挥……他们很无辜……”我就说:“现在的市场确实不够成熟。价格上的问题很多,不是不可以打折,而是商品那真实的价格,或者说价值,被遮蔽得太厉害了,我对此也很有想法。”她抖抖眉毛,对我说:“我跑了一天人才市场……”我忽然有洞若观火的感悟。她要原价。只求原价。原价买,自然也原价卖。打折,掉价,这已经融入俗世,嵌入在我们日常生活皮肉里的游戏规则,被她勇敢地否定,并试图在这家糕饼店,随机进行一次小小的,演练式的,象征性的挑战。
       我向她告辞,出了糕饼店。夜幕上缀满霓虹灯的光彩。透过落地玻璃窗,我看见她双手握住那杯热咖啡,两眼望着绝对是只有她自己才看得见的地方……她在思索什么?
       (孙红生摘自2001年11月24日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