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写给失意的得意之作
作者:行 超

《读书》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讲当代文学,无论从哪个角度展开,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王朔。他的成功及其被普遍认可,说到底是源于他的“俗”。王朔的俗很彻底,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完全向北京底层的小市民看齐。他从不避讳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市侩气息和庸俗趣味,既不附庸风雅,也不冠冕堂皇,而是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审视生活在皇城根下的芸芸众生。然而,如果王朔的作品只剩下“俗”,那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畅销书作家而已。王朔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可以从很俗的事情中看到很深刻的东西,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独特而真切的人生感受。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王朔近期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曾声称这是他写的最用心、最好的作品。小说中,王朔化身为“北京老王”,在遥远的二○三四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为我们描绘着那个时候的北京、中国,那个时候的世界。在北京老王看似轻松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自己无处安放的情短愁长与不安躁动的心灵世界。与此同时,老王通过对自己近百年生活经历的回忆与诉说,也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重新审视被掩盖在生命躯壳下的真实图景。
       在我看来,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如其本人所言,是“暴露我的隐秘经历别后心情”或是“向咪咪方说出他父亲的生死谜底”,甚至也不是对北京老王近百年人生经历的简单呈现。事实上,这部小说明显根源于王朔对于普通人生存困境的进一步体验与思索。透过老王的叙述,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他眼中的现实和未来生活画面,其中当然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同情与关注。同时,作家似乎还希望能够表达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生活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迷信依恋,对未来世界的盲目幻想,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虚妄的存在。
       小说的前十三章还处于一种正常的叙述状态,“北京老王”以一个冷眼旁观者的视角告诉我们身边世界的种种现象,那些我们虽有所察觉却又被我们忽视掉了的点点滴滴,都尽收于眼底。在这里,王朔作为一个具有“顽主”气质的另类作家的独特语言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那生气十足的戏谑调侃,他那睿智轻盈的玩世不恭,他那风趣潇洒的黑色幽默依旧俯拾皆是。当然,《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原因绝不仅止于此。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这部小说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可与好评,恰恰在于其中不断流露出的具有悲观意味的强烈批判主义精神。躲避崇高,消解主流,抨击虚伪做作的世道人情,始终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在王朔笔下的二○三四年,人类物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已通过高度成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彻底解决,人类甚至已经不知道“科技”为何物。免疫力可以一针就得到改善,航天飞机可以当做电梯坐……科技发展对现代人来说,本来就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是时间、火候是否达到的问题。然而,与科技进步背道而驰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呈现出极端混乱不堪的景象。“愤青”被设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纸质书籍研究成为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享有盛誉的北京电影学院摇身一变成为亚洲游戏大学等等。人性的危机越来越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到不可想象的地步,甚至连“利用”都谈不上了。那隐藏于人性深处一息尚存的善良本性,也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无情地遮蔽乃至湮灭了。这个时代的人,老的也好,年轻的也好,都如同北京老王这个耄耋老人一样,冷眼旁观、老气横秋。不管外部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孤独而百无聊赖的逼仄心灵世界中。世界变得不再亲密,不再生机勃勃,不再有家长里短、悲欢离合的爱恨情仇。冷漠,只有冷漠,成为那个遥远未来的标志性写照。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明白,王朔虽然给他的这部小说罩上了一种貌似未来小说的面具,但他真正想表现的其实也不过是对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发掘与透视。过去也罢,未来也罢,普遍的人性又何尝能有根本性的变化发生呢?在这个意义上,王朔的作品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奥威尔的那部名著《一九八四》来。
       从第十四章开始,“北京老王”仿佛成了一个“话痨”,一个说带劲了停不下来的“油嘴子”,他幻想自己陡然间立地成佛,开始沉静在自己臆想的世界中而不能自拔。于是,他开始大段大段地铺陈所谓与方言的“死”有关的种种莫名其妙的现象和奇特怪异的想法。他似乎想通过这些细枝末节的叙述和信马由缰的奇思妙想,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真实。然而,这种不厌其烦的“迷宫”式叙述方式,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感受却恰恰适得其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喝了嗑药般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北京老王,一个缺少生命灵动气息的胡言乱语者,这不能不说是这部小说的一大败笔所在。
       王朔很聪明。之前的他,一直在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文笔审视他人,洞察社会,剖析人性。不管是《玩的就是心跳》中对青年人残酷爱情的揭示,还是《我是你爸爸》中对父子亲情的拷问,抑或是《过把瘾就死》中对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精细刻画……王朔总是可以将潜隐在人性深处的邪恶、肮脏和低俗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有在读过王朔之后,我们方才恍然大悟: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不完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始终是有限的,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王朔似乎一直在力图为我们还原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告诉我们一个虽然残酷但却真实的世界,然而等到他把这个世界的人和事都解剖殆尽之时,最后一个被审视对象恐怕就只能是他自己了。
       年近半百的王朔,在体验了饱含着激情与浮躁的青春岁月之后,终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当神采飞扬和嚣张无畏褪尽曾经的光华,当生命之门为他翻开新的一页时,他终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从容姿态开始寻找对话的可能。于是便出现了《梦想照进现实》与《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这两部与作者心境极度契合的转型之作。就文体来讲,两部作品的文体形式其实很难界定,好在我们这个时代对文体的区分早已不再那么苛责。我们应该接受王朔独特的文体,正如多年前我们接受王朔独特的语言一样。而且,没有了叙述文体本身的要求和束缚,王朔的思想表达也可以更加驰骋开阔,语言叙述也可以更加自由潇洒。正是从他“写自己的各种妄想”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王朔如泉涌一般的感情驿动和强烈的倾诉欲求。同时,对生活的深入了解使得王朔思想的深度和穿透性更加令人赞叹、震惊以致产生某种莫名的“恐惧”。如果他真的是北京老王,我们便很难想象一个把现实看得如此透彻的人又该怎样生活下去。因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早已失去了任何念想,现实也无法为自己的继续生存提供任何激情甚至存在的理由,他之所以活下去或许只是顺从自然——什么也不为。
       王朔说,这是一部“写给失意中的人们”的书。然而,得意中的人们却更应该去看一看,因为它会让你看清生活的本来面貌。生活中有快乐,有伤感,有希望,也有失望,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是失意还是得意,都得活下去,顽强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