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女孩,你不是丑小鸭
作者:马国志

《青年文摘(绿版)》 2000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在一所重点大学读书。但是,在这些“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之间,我简直是一只丑小鸭。我在公众面前一次次出丑,在校长开设的全校的大课上,叫我回答问题,我竟当众出丑,难堪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不会与人交往,对别人的微词颇为敏感,无力反抗又无法消融。因此我逃避集体活动,我不想让我这个异类去败兴。现在我很怕开学。我困扰于为什么要与人交往,我不需要朋友,我对人不能付出真心。
       我们是个纯女生班。在图书馆里碰到的一个像周润发的男生是我进入大学后注意的第一个男生。我能回忆起他出现在我视野中的每一个场景。可是,有一天我迎面碰上了他和他的同伴,不知他的同伴说了些什么,引得他们一阵嬉笑。一次,他们几个骑车,他的同伴也不知议论我什么。如果是因为那次课堂上出丑,他们实在不必这样。他们为什么议论取笑我?面对他们,我抬不起头来。
       我现在充满了失败感。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群体中,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独占鳌头。那个男生也许从我的眼中读出了些什么,其实,我和那男生连一句话都没说过。我知道很多女生暗地里都喜欢他,我想他也许不在意我。未来的日子我怎么面对他?我心里很乱,很苦,你能帮帮我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异性恐怖症”,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很有代表性,于是给她回信——
       首先我要说你是在欺骗自己。你不是不需要朋友,不是不想与人交往,不是不愿付出真心,恰恰相反,你渴望与人交往,渴望真心对朋友,渴望对人付出真情,渴望有自己中意的男友。但是,你不敢去交往,于是使这些需求的满足受阻。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障碍都源于动机冲突的不能解决。一面渴望,一面不敢,这便是你出现心理障碍的缘由。心理障碍很痛苦,于是你在潜意识里进行心理自我防卫了——“我不需要朋友,我不能付出真情”,以减轻内心的焦虑。这就如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但是,这样的心理自我防卫不能真正解决你的问题,于是你寻求帮助了。透过你的故事,可以看出你的问题属于社交恐惧症,具体说这是异性恐惧症。你的所谓失败感,就是与人交往特别是与男生交往的失败感。
       为什么出现异性恐惧症?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你说的全校的大课上的“难堪”和“出丑”,让你感到难以承受。由此,你怕了,开始逃避。但是,这些大都是你的“自作多情”。课堂上答不上来老师的问题,实在是小事一件。人们都有更多关注自己的倾向,时过境迁,不会有谁有那么多的精力和兴趣记着你的这件事。从你的信中我就发现你的思维有较多的幻想性而缺乏现实性。你的许多痛苦的感觉,如“出丑”、“难堪”等,都是用自己编织的虚幻的罩子罩住了自己。同样对那群男生的感觉也是你的幻觉。至于你与那男生之间,也大致是一种幻觉,或者说是一种被爱的错觉,或者说是一厢情愿,是单相思。于是你在幻想中久久地折磨自己。
       你该怎么办?我的建议:
       第一,解决好认识问题。一是坚定自信。不要急,坚信自己能走过这段路,自己会重塑一个全新的自己。对你的心理障碍别太在意。其实,谁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心结。心结正如线团,越是心急越是解不开,反而会把心结系紧。把问题看得从容些,心结反倒容易化解。二是接纳自我。你不是丑小鸭,好女孩不一定要“独占鳌头”。这样你就多了一份自信,有了自信才有自爱,人只有先自己爱自己,才能让别人喜欢。
       第二,向合适的人做个调查。别人全然不会如你想的那样时时注意你。说不定人家根本想不起来什么时候你出过什么丑。你的“难堪”、“出丑”、“抬不起头来”,实在是杯弓蛇影,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调查之后你会证实自己的许多感觉是幻觉,你会为自己的“自作多情”感到好笑了。
       第三,放弃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心,不要再用“我不需要朋友”来欺骗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主动交往的策略。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交往,才能满足自己实际的交往需要。
       第四,采取系统脱敏疗法。请你把惧怕的男性按惧怕程度由轻到重分成等级,比如:自己亲近的父兄一年长的男老师一年轻的男老师一平常的男人→熟悉的男人→一般的男同学→有好感的男同学。具体的排列顺序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而定。然后,由轻到重分等级主动反复地去接触惧怕的对象,产生惧怕的感觉时进行肌肉放松,直到惧怕的紧张感消除。较轻等级的对象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等级,逐级类推。一个等级大约一周时间,这样几周后就消除了对异性的恐惧。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逃避,越是逃避,问题就越难解决。要迫使自己与惧怕的对象接触和交往。越是及早这样自我训练,就越容易早日走出困境。
       后来的一封信中她告诉我,她已经开始了新的校园生活。已经找到走在同学中间的快乐。
       (郭亮摘自《辽宁青年》200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