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就在这一刻等
作者:林清玄等

《青年文摘(红版)》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就在这一刻 林清玄
       和几位新认识的朋友泡茶聊天,有一位问我:“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感受到无常呢?”
       我说:“无常是随时随地都在的,只是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不能感觉罢了!
       就像我们正在喝茶的这一刻,这个世界有人正在热恋,而有人刚刚失恋;也就在这一刻,有人正在死亡,而有人刚刚诞生;这一刻,有人正在欢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
       我们时空的每一刻,都是如此无常,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会同时听到婴儿生的啼哭与老人死的悲叹,会听见笑声与哭声同时存在!”
       众人听了,都陷进沉思里,默默无言,我趁这沉默的空当,把因久泡而失去滋味的茶叶倒掉,边倒边说:“你们看这萎黄的茶叶,在一小时前还有着多么甜美的芬芳呀!这就是无常,我们的人生短暂,实在经不起泡几泡的。”
       等朋友走了,我一边收拾茶桌,一边想着,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每一道茶都要专心地泡;由于人生短暂,所以每一个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人生,实在经不起泡几泡的。
       (吴昕摘自《经典美文》
       2008年第7期)
       投资与消费 杨从彪
       我有两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同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拿到博士学位5年后各自积蓄了30万元。
       朋友甲买了一套房,乙买了一辆小车。又过了5年,甲的房子市值8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5万元。两人的资产,明显有很大差异,朋友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到房子上了,以后还归自己。乙买车是“消费”行为,钱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翻好几番。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第一,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第二,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进行消费。哈佛教出来的人,大都富有,并非仅仅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他们每月的行为,跟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的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最重要的目标。
       一般人都是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其实,每月储蓄30%的工资,先储蓄,后消费,投资年回报不少,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打工一族也可以过上富裕生活。巴菲特在他的书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13岁时他有了3000块,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八十多年,比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有钱。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王晴摘自《易友》社区)
       谋 皮 杨子明
       在深山密林里,猎人与黑熊相遇。
       猎人举起了猎枪,黑熊举起前爪作降服状,说:“请不要开枪。万事皆有商量!您不就是想要皮衣吗?如果开枪会损坏您的皮衣。”
       猎人觉得有理,于是把枪口上移至黑熊的头部。
       身大头小的熊,给猎人产生了“笨”的感觉。黑熊头部的面积明显比身体小多了,嘴巴又比头部小些,但却是要害,只要开枪,仍能一枪致命。熊嘴在说话中一张一合的,枪口不容易对准。再看这黑熊,通身乌亮柔美—确是一副好皮囊。猎人陶醉地欣赏着。
       黑熊边说边主动把枪口往自己嘴巴上放。猎人的手中枪亦顺其所为—母熊求全尸而死,看在皮衣分上也得成全它!只是黑熊力大,猎人为精美的皮衣所迷,分散了精力。猎枪终于移位、弯曲直至脱手了。猎人在这场协商中丧失了开枪的机会。
       狩猎是个危险行业。一个猎人,于深山密林里,能顺利击毙一头大黑熊,已是狩猎成功的最高境界。如果还不满足,还渴望由此而得到完整的皮衣,那就只有被它吃进肚子里才会实现这一愿望了。
       欲望往往就是这样的:欲望合理的时候,常会顺利地得到;贪念一起,就得而复失,甚至要命。
       (刘峥摘自
       2008年6月29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