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给我们一个政治家
作者:龙应台

《青年文摘(红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初到欧洲时,一个完全没人在意的街头小细节被我看在眼里。
       过十字路口时,人们不耐烦地等候红灯转绿,总有一半的人,两边张望一下,脚步不停,一个箭步就抢先穿过了红灯街口。但是,如果在等候过街的一群人里,有一个人牵着一个幼儿,我发现,那一群急躁的人就忍着,忍着,忍到绿灯真的亮起,才开始快步走动。
       那牵着小手的人,可能在流动的人群里低头跟孩子说:“你看,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
       我很惊讶:这是什么样的社会默契啊!不需要开口,一群不相干的人都知道,并接受,而且切身实践一件事:你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所以,不要给孩子错误的示范。
       同样的默契,也有别的表达方式。开车经过美国的乡野,经过一片一片漫无边际的玉米田,突然出现一个小村。进村的第一个牌子,写的不是什么伟大的标语,而是这么一句话:“我们村子有53个孩子。所以请慢慢地开。”
       这是村民与过客的默契:为了孩子的幸福,请以身作则。
       有一种东西,是不管欧洲还是美洲,都紧紧抓住不放的,叫做“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可以因阶级、族群、利益之所导,因意识形态之所在而有所分歧。但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却是最大的公约数,它绝对超越政治,无关立场。
       所以,什么是好的政治家?一个清晰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谁可以给我们6岁的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谁就是最好的。
       6岁的孩子正要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小学,开始他社会化的过程。国家,通过政府的运作,正要开始塑造他的人格、培养他的眼光、训练他的智能、决定他的未来。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也同时把他交给了这个国家里所有的机构——教育部决定了他将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文化部将影响他的品位,国防部决定了他离战争或和平有多近,经济政策会影响到他18岁时有多大能力去面对竞争,环境政策会影响他的健康,媒体政策会影响他的判断力和见解,外交政策会影响到他作为一个国民的自尊或自卑……
       这些机构所制定的规矩、政策、法律,都可能型塑社会的风气:为政者不廉,社会就贪;为政者不公,社会就争;为政者乱法犯禁,社会就上下交利;为政者挟私好斗,社会就党同伐异。
       政治家是什么?就是我们将这所有机构托付给他的人,我们同时将自己6岁孩子的未来也托给了他。
       当我们为6岁的孩子着想时,我们的思索就不再局限于4年或8年这一个小方格里了。我们会深思:这4年或8年会直接造成怎样的12年和16年?16年后,6岁的孩子才刚刚大学毕业——他会变成一个具备怎样素质的人?他会以什么样的教育储备去面对全世界?
       我认为6岁孩子的未来,是最根本的政治标杆,因为他的未来,就是这个社会的未来。
       如果我是那个牵着孩子的手要过红绿灯的人,面对十字路口,我会选这样的人做政治家:
       他不必是圣人,他只要在孩子面前不闯红灯就好,他只要做到所有的小学老师都会教孩子的基本道德就已足够。
       小学老师说,你不可以偷窃。所以政治家必须廉洁自持,一芥不取。
       小学老师说,你不可以对人粗鲁。所以政治家不能口出恶言,他所挑选任用的人,也不能口出恶言。
       小学老师说,“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就是为人温润,心地善良,对人谦恭,勤俭度日,礼让弱者。所以政治家必须懂得“温良恭俭让”的道理,他和他任用的人,都必须知道,权力与谦卑要成正比。
       选择这样的政治家,我不必担心6岁的孩子会以凌弱为神气,以粗暴为威风,以斗争为成就。
       政治家和政客一样,也要懂得民主的精算和权力的技术,但是我想政治家和政客之间有一个根本的不同:政客只看见眼前广场上摇旗呐喊的成人;政治家的心中,却一定有一个6岁的孩子;孩子的未来,他真心在乎。
       (唐晶晶摘自天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