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冰川古老病毒释放将成恐怖灾难
作者:马 佳

《青年文摘(红版)》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联合国以及各国的专家都在不断发出警告,全球变暖正促使极地冰川以及其他地区,比如我国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以现在的趋势,几十年内,可能地球上的冰川就会完全消失。在这背后,沉睡在冰川之中的古老微生物可能会随着冰川融化被释放出来,从而给对此毫无抵抗能力的人类带来一场更为恐怖的灾难。
       近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部分冰川中隐藏着的可能有导致疾病蔓延的病毒毒株。冰川正在消融,沉睡的病毒是否随着冰川大融化返回世界?人类是否即将面临气候和疾病的双重灾难?
       一科学家已经从格陵兰冰层中的杆状细菌中分离出细菌,其年龄大约在500岁到5500岁之间
       人们常常喜欢用“潘多拉的盒子”来形容暗藏灾难、祸害、威胁的地方。一旦打开盒子,这一切不幸就会释放到人类的世界,造成难以抵挡的灾难。一夜之间,世界上冰川、冻土层因为隐藏着远古的细菌和病毒成为了人类生存新的威胁。
       美国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斯科特罗杰斯教授是极地冰芯微生物考察、科研计划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的实验室一直在对冰芯微生物进行研究。由于冰芯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记录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因此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冰芯微生物最好的介质。罗杰斯教授向记者描述他们的研究过程。为了避免污染,研究人员在运输过程中把南极冰块浸没在乙醇和干冰中,然后用消毒过的水将最外层的几厘米冰层融化掉,再向融化的冰块中加入营养物质,在实验室中培育,结果得到了古老的细菌。
       在这样的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们排列出了冰层中有500年到14万年历史的番茄叶病毒的核糖核酸序列和不到1岁的A型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序列。在邮件采访中,罗杰斯教授告诉记者:“至今,我们能够证明的在冰川中活着的病毒,是一种寄居在细菌体内的噬菌体。我们已经从格陵兰冰层中的杆状细菌中分离出这种噬菌体。这些细菌的年龄大约在500岁到5500岁之间,而这些细菌则是病毒的保护者。”
       人类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不会预见到消失了几千年的病毒会重新出现,因此抵抗能力很脆弱
       这类微生物一直在适合其生存的冰中蛰伏。一旦冰川融化,随着冰川融水,这些微生物就可能趁机寄居在宿主身上。宿主有可能是人类、动物、水生物等等。有些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找到宿主。一滴从融化的冰水中蒸发的带有病毒的浮质又可能在另外的地区形成新的降水。如果一些病毒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它们就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很长的距离了。
       罗杰斯教授表示,目前他在对北极圈附近冰湖内的A型流感病毒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湖泊上常年有候鸟来往(例如鸭类和鹅类),而候鸟身上携带的病毒和湖水中的病毒结合后发生了变异。在候鸟迁徙的时候,它们会将新的病毒传播到它们所去的地方,从而造成疾病的流行。
       研究者发现,在即将融化的古老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天花病毒等,另外还有许多至今尚未探明的病毒种类。而人类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不会预见到那些在人类社会中已经消失了几千年的病毒会重新出现,因此针对这些病毒的抵抗能力很脆弱。例如有一种能够引起痢疾状腹泻的病毒,这种病毒每隔几十年便在沿海地带出现一次,而它的栖身场所就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当病毒找到宿主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疾病就有可能因此暴发或者大流行。
       罗杰斯教授告诉记者,“一些病原体从融化的冰川中释放出来,至少有引起地区疫病暴发的潜在威胁,这样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在过去应该发生过很多次,或许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一些物种大灭绝的原因,而这样的疾病流行在将来也依然会发生很多次。”
       冰层减弱了所有或大部分威胁适冷微生物生存因素的作用
       人们一定会对此疑惑不已,这些细菌和病毒为什么会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依然能够生存下来呢?“在这种天寒地冻的环境中,对于其他的生物绝对不是适合生存的地方,然而对于微生物来说,却是它们能够存活百万年的好地方。”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永勤博士说。在冰层中的微生物,大部分细菌、古菌都是处于休眠的状态或者处于活着但是新陈代谢非常低的状态。在细菌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些是适冷的,有些是适热的,而对于适冷的细菌来说冰川正好符合它们的生存条件。
       对此罗杰斯教授也给了记者一个更加详细的解释:引起微生物分子、生物组织降解的主要原因是热、水,还有一些化学成分比如酶和氧化剂,以及紫外线照射。而冰层有效地减弱了所有或大部分这些因素的作用。
       寒冷减小了热量对它们的毁灭;而冰层里水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几乎没有流动的水存在,这就减小了化学物质对生物分子的腐蚀;光,包括紫外线都可以穿过冰层,但是当冰层达到几米厚时,光的能量就已经被减小很多了,在几米厚的冰层下就几乎没有光了,因此微生物被埋藏在深深的完全黑暗的冰层中。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在冰的晶体形成过程中,会将溶质“挤出”晶体之外,因此在两个晶体之间会有充分的盐分与养料存在。这也允许非常少量的水在其中流动,形成很多微小的渠道,一些细菌就可以在这些渠道中正常地居住。
       “冰是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好的保存生物分子和微生物的母体”,罗杰斯教授说,目前他已经从200万年前的冰层中分离出了活细菌和真菌。科学家甚至还从800万年前的冰层中分离出活细菌,从300万到2500万年的永久冻层带中也分离出过活细菌。而近期的几项研究都显示,一些细菌在零下几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以保持极低新陈代谢水平。一个研究中还显示某些细菌在零下80摄氏度下还保持着活力。
       微生物在冰川中生存了如此长的时间,没有人会知道在冰川融化时,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也有着大面积的冰川,是否这里也是微生物休眠的地方?刘永勤博士说,目前他们在青藏高原的冰川中主要研究有哪些细菌,但是还没有确切的科学数据证明,这些微生物当中有能够致命的病毒。冰川融化,微生物从冰川中解冻出来,这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这其中,能够有多少适应环境的变化存活,这些微生物中又有多少病毒,有多少能够发挥作用,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罗杰斯教授也表示,这些微生物在冰川中生存了如此长的时间,没有人会知道在冰川融化时,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微生物从冰冻中进入当地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实验,但是目前还没有结论。但是我们也有一些猜想,微生物(包括病毒),被冻在了冰川中,但当中也一定有融化出来的。至今,我们还不知道世界各地的冰川样本中的病毒属于什么类型,因此如何让人类免于这些病毒的袭击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办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