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平台]盐里掺了土怎么吃?
作者:魏得胜

《读书》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伟然先生《大老表的现场感》(《读书》二○○八年第三期),临尾有段文字说:“我听大老表讲,他们挑回来的盐是掺了很多沙土的,《区与界》的研究中也多处表明,粤商往盐里掺沙土以增加重量的做法可谓由来已久,那么这些盐到了老百姓家里又是如何日用的呢?”
       读到这里,勾起我童年的相关记忆。到供销社去打油盐酱醋,是我们孩子家的“本职”。记得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吧,我经常帮家里去打盐。印象最深的是,供销社柜台外,有一口盛盐的大缸,伸头去看,里面黑糊糊的,混沌一片。待盐上秤,借着亮光,才看出盐的样子,那大颗大颗的不规则盐晶体,就像是刚从潮湿的沙土里扒出来的一样。因缺乏盐的知识,更不知盐从何处来,打盐的经历便先入为主地向我灌输了这样一个基本常识:无土不成盐。是以习惯成自然,对于盐里的沙土,也就不以为怪了。想来,那时的鲁西北人,全都如此吧。即便是后来(即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吃上了白花花的盐,也不曾追问过,今天的盐与昨天的盐,质量上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距。盐是如此重要(几乎是一日三餐离不了),却又如此容易被忽视。直到读了张伟然先生的文章,我才知道,过去盐里的那些沙土,原是盐商为增加重量而掺进去的。
       那么,掺了土的盐是如何食用的呢?我的记忆是,买回盐来后,母亲先是把晶体的盐粒倒进盆里,然后注入清水,用手轻轻搅动一下,那盆底便是厚厚的一层泥沙。捞出盐,再注入清水,如是几次给盐洗澡,直到盐晶体变得通明发亮为止,才于簸箕中摊开来晾晒。那大颗大颗的盐晶粒,在太阳下,反光交错,给小院平添了几分温馨。盐晒干后,到磨上碾成粉末(至少我知道的鲁西北人,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如此加工食盐),就如今天买到的成品盐一样,白花花的,充满了质感。这样的盐,吃起来,自然也就不会牙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