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潘基文:挑战地球上最难做的工作
作者:宗 红

《青年文摘(红版)》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6年10月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向第61届联合国大会提名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接替安南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潘基文将成为联合国第八位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出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勤奋:抵达梦开始的地方
       44年前的美国华盛顿,据说曾开启了潘基文的外交官之梦。
       那是1962年,潘基文曾挤在一群外国同龄人中仰望美国总统肯尼迪,勉强露出大半个脸的他,笑得含蓄羞涩。
       为了这一天,当时的高中生潘基文付出了许多努力。
       1944年,潘基文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忠州。整个学生时代,他是典型的好学生,唯一的特长就是学习。韩升寿是潘基文的小学同学,他说,潘基文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孩子,“他经常和朋友们比谁解题快,或者记忆力更好。”潘基文有“英语神童”之誉。
       中学时。英文老师要求学生把当天所学抄写10次。潘基文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干脆全背下来。高一时,潘基文家附近建忠州肥料厂,来了许多美国工程师家庭,他跟他们学习英文。潘基文的同乡、庆熙大学教授安英寿记得,“潘基文特别勤奋,美国人推荐的英文材料,不管是什么,他都统统背下来,像疯子一样。”
       努力学习终于为潘基文赢来了机会。高二时,他参加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活动(VISTA)”,硬是为忠州这个小地方赢得韩国4个名额中的一个,成为一时的话题。在学校,他由于要去美国,被破例允许留长发。潘基文离开家乡忠州启程赴美前,乡亲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还特别安排了一群女学生制作了“福袋”让潘基文交给美国人。当时,将福袋送给潘基文的是忠州女高的学生会会长柳淳泽。巧合的是,这名女生9年后竟成了潘基文的妻子。
       正是因为自己的勤奋学习,潘基文从众多的韩国学生中脱颖而出,见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并与他合影留念。这段经历对当时那个藏在人群中的羞涩少年影响很大,肯尼迪的潇洒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他下定决心投身外交界。
       努力工作:结识“伯乐”
       潘基文1970年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政治外交系,以外交官考试“榜眼”的成绩进人韩国外交通商部。当时,没有人知道,他能走多远。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外交官实习结束后,潘基文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但潘基文却提出到驻印度总领事馆工作。据潘基文的弟弟回忆说,那时的潘基文,因为经济原因,放弃美国而选择外派印度。“哥哥认为去美国工作难以存钱,而去发展中国家可以省点钱帮助家人。”
       人生的转折,总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潘基文在印度结识了卢信永。
       1972年,卢信永任韩国驻印度总领事,负责韩印建交谈判。这位资深外交官很快就看中了潘基文,欣赏他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敏捷判断力和沉稳性格。两年后,卢信永公开表示:“大使馆的事情,只要有潘基文都能解决。”
       1985年,潘基文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行政学硕士学位。而此时,成为韩国总理的卢信永,把只是三等秘书的潘基文破格任命为原本应由一等秘书才能担任的总理礼宾秘书。与卢信永的缘分为潘基文的公职生涯开启了许多扇门。此后,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位,包括总统首席秘书、总统外交顾问、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等等,开始受到瞩目。2003年2月至2004年,他担任卢武铉总统的外交辅佐官,成为卢武铉的“左膀右臂”。2004年,潘基文被卢武铉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长官。
       由于升迁太快,1987年,他为此给100多位同事和前辈写信表示歉意,写这些信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人生并非都一帆风顺。2001年,潘基文遭遇了外交生涯中的最大难关。由于工作失误,韩方在韩俄首脑会谈的协议文件中竟然包括了保留和加强反导条约等内容,而布什政府却主张废除反导条约。此事在韩美间引起了巨大风波,时任外交次官的潘基文,因此受到牵连,被迫辞职。
       当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地铁定期票说,“今后没有人给你开车了,坐地铁吧。”潘基文想不通:“我没有一个小时用在自己的事情上……”这样“不名誉”的下台让他一度说出“想死”。
       幸运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业的低谷,被任命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秘书室室长兼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而这段联合国的工作经历则为他日后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美国的信任很快就再度赢回。2004年,潘基文被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长官的当天,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亲自致电祝贺:“包括我在内,许多美国人都对您很熟悉,并对您的就任感到高兴。”
       不过,温和的潘基文也并非处处都顺从美国。担任韩国外长以来,他采取了更灵活的态度。韩国媒体认为,在潘基文任内,韩国多次拒绝美国公开谴责朝鲜人权记录的要求,并在美国态度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和外交合作关系,在对外政策上呈现出了与此前几任外长都不同的鲜明特色。
       担任外交官以后,由于为人诚实细致,潘基文一直受到各级上司的赏识。他在外交通商部有个“主事”的绰号。主事是古代新罗时期的官职。潘基文得到这一绰号,是因为不管把多么琐碎的业务交给他,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妥当。
       只是,对于他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们来说,潘基文不是个“风趣”的人。因为对于事业的太多投入也使潘基文难以同时顾及家庭。“我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很抱歉,但干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即使我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的潘基文去年在一所韩国高中演讲时说,“外交官在国外享受许多特权,所以他们也有无限的责任。”
       待人接物:他永远在微笑
       这也许能告诉人们,他何以有这么好的人缘。
       他的母亲从小对他说:“绝对不要吵架,多帮助别人。”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已成定局后,潘基文在忠州的母亲给儿子打来电话,说“很骄傲有这么出众的儿子,但时刻别忘记谦虚”。他的大学同学,现首尔大学教授安成旭说,他从学生时代做家教起,就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因为“他为人谦虚有信义”。
       他永远在微笑,没人看过他发怒和失态。他曾说,“要努力学习上司的长处,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而他也真的如同他曾经的上司卢信永一般,把办公桌保持得整洁有条理。由于经常很早上班,他甚至亲自给下属开门,以表示体恤他们的辛苦,“因为我早上班,他们自然也得早上班。”下属向他汇报工作
       时,如果有含糊其词或者错误的地方,潘基文都会立即指出,但绝不严辞呵责,而是用和缓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虽然潘基文对工作要求很高,但与他相处的官员都没有怨言,潘基文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前总统顾问张成曼(音译)这样形容潘基文:“你难以找到一个真正讨厌他的人。”
       联合国秘书长被认为是国际舞台上的超级外交官,在常人眼里自然是风光无限。然而,联合国首任秘书长、来自挪威的赖伊却说这是“地球上最难做的工作”,现任秘书长安南也将自己的工作形象地比作“走国际钢丝绳”。荣耀与艰苦融于一身,个中滋味历任秘书长最清楚。
       2006年5月底,潘基文在纽约发表演说并回答记者提问。一位记者开篇即言:“我佩服你想当联合国秘书长的勇气。”
       联合国秘书长,显然不是一个好做的职位。
       《韩国时报》如是形容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里的人经常把秘书长和替罪羊拿来比较,鉴于二者的英文拼写都有相同的起始字母。秘书长的职务被称为‘世上最不可能的工作’,因为它和替罪羊的功能相似。即使不懂政治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由于各方利益冲突,秘书长往往被夹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间,左右为难。
       很少有人知道,在潘基文之前,由于前韩国驻美大使洪锡炫表示出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意愿,因此潘基文不作此想。2005年7月,洪锡炫被卷入“三星案”后,潘基文才临时受命。面对突来的任务,潘基文淡然地表示:“我将以谦虚的心态对待被推荐为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
       现在,人们已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成功。
       他的胜利如此突出,以至于其他候选人在正式投票前就放弃了决战。他孤零零地站在候选台上,耐心地等待最后的时刻。
       还没正式宣布胜利之前,一切已尽在掌握。
       2006年10月13日,第61届联大正式任命潘基文为联合国第八位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但是,摆在潘基文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平坦之路。
       近年来,联合国受到“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丑闻困扰,并且因在一些重要国际问题上缺乏有效、快捷的应对机制而受到批评。此外,如何以中立的角度协调大国间复杂关系,保证联合国的有效运作,将是潘基文面临的重要挑战。
       “他是个好人,但一些人担心,除此之外,潘基文还有没有能力面对联合国经常出现的激烈场面:美国人在一只耳朵里大吵大闹,而第三世界国家在另一边抗议。”路透社日前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话说。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潘基文此前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有时候,我看起来会像一个温和的领导人,但我具有内在的力量,这就是其他国家一般难以看到的东西,也是我们比较看重的美德——温和、谦逊。”
       (宗红摘编自新华网、搜狐、《南方周末》、《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