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界经济的失衡与均衡
作者:王 宇

《读书》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全世界都在关心失衡问题,也许是关注的角度不同,有人更多地将失衡看做是美国问题;有人更多地将失衡看做是亚洲问题。有点像盲人摸大象。还有一些非常悲观的担忧,比如,失衡将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崩溃性调整等。本文想说明,第一,失衡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第二,在全球化提供的更广阔的平台上,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
       消费、投资、储蓄失衡
       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对美贸易盈余。一九九五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开始扩大,二○○六年达到八千多亿美元。除美国外,经常账户存在较大逆差的国家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这五个国家占全球总逆差的80%左右。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这五个国家占全球总顺差的50%以上。
       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国需要存在一个适度的经常项目逆差。因为美元是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美元增量作为媒介和储备,这个增量通常是其他国家通过对美的贸易顺差来实现的,并同时表现为美国贸易逆差。问题是边界在什么地方?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世界对美元的信心问题,美元就会贬值。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悖论”。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显然是太高了,一九八五年美国经济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为4%,二○○六年这一比重达到8%以上。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其国内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失衡有关。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个人收入增加、资产价格上涨,以及公共开支扩大等都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在消费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约为10%,一九九五年下降到5%,二○○五年变为负数,至今仍为负数。投资支出较快增长。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了投资支出不断扩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约为18%,现在已经超过了20%。但由于美国储蓄率过低,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和投资需要,不得不通过国外资金流入和国外商品进口来弥补,表现为经常项目赤字。
       亚洲巨额贸易盈余也与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失衡有关,而亚洲国家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形成和变迁既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亚洲金融危机有关。
       首先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战”后,亚洲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大都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结果造成亚洲地区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服务于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其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危机后亚洲的储蓄率有所上升,近年来亚洲经常账户盈余并不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而是投资率下降的结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国家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5%,现在下降到26%以下。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投资需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地区的投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总之,由于亚洲国家的储蓄率较高,而消费较少,投资率下降,当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国内储蓄时,就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加或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此外,汇率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二○○二至二○○四年,国际外汇市场曾出现了针对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的调整,美元大幅贬值。这本应成为美国减少贸易赤字的机会,但是,由于不少亚洲国家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没有能够对亚洲货币充分贬值,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也没能得到相应的减少。
       经济全球化下的失衡与均衡——资源与要素流动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失衡问题的重要背景。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变化。这些变化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世界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的重要力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过去二十年中,全球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7%,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速度为14%。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一方面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发展创造的有利环境,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国内制造业大量外移,其产业链延伸到世界各地。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国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达到80%左右,而工业产值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仅为20%左右,其消费品和制成品大量依靠进口。与此同时,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东亚制造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达10%以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出口能力不断提高,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也就是说,在新的分工体系中,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这些顺差主要为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其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优势,大量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弥补了贸易逆差。这样,在全球化提供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世界经济向着均衡的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全球化打破了旧的平衡,并通过对资源和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逐步建立起新的均衡。
       失衡是否可持续?
       从理论上讲,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一些国家的顺差必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逆差。这些赤字和盈余从一个国家看是不平衡,从全球化的视角看是平衡。从现实出发,就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看,失衡是存在的、也是严重的,在长期内不可能持续。但是,在短期内,由于这种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因而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可持续性。
       短期内,全球经济失衡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美国经济能否继续增长、双赤字是否能减少;二是亚洲能否逐步降低储蓄率;三是世界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个方面都显示较好的态势。
       美国双赤字减少二○○五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着3%以上的较快增长。尽管受到次级债风波的影响,但市场对美国的增长前景依然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二○○八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为2.8%。美国已创造了连续四十九个月保持就业增长的记录,这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就业增长。就业率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较好的就业率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率。
       贸易赤字小幅下降。二○○七年九月十八日,美联储宣布降息五十个基本点至4.75%,十月三十一日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二十五个基本点至4.50%,美元汇率随之大幅走低,其中,欧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45%以上的历史最高。实际上,二○○七年以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一直以较大的幅度贬值,推动了美国出口增长加快。上半年,美国出口增长是进口增长的二倍,贸易逆差减少了一百四十亿美元。二季度,美国出口对GDP的贡献超过了消费支出,这是近二十年来第一次。两次降息后,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经基本形成,美元利率可能进入新一轮降息通道。市场预期,随着美元汇率的调整,美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增加,经常项目逆差可能进一步减少。
       财政赤字大幅下降。二○○○年布什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减税政策,并以此作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源泉,现在已见成效。二○○四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以每年减少一千亿美元的速度逐年减少。由二○○四财年的四千一百三十亿美元,下降到二○○七年的一千二百二十八亿美元,为五年来最低,占GDP比重为1.2%,为近四十年平均水平的最低。
       亚洲国家扩大内需面对失衡,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需转为内需。许多亚洲国家已经开始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包括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顺差较多的亚洲国家。最近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转变。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缩小贸易顺差的改革计划,包括鼓励妇女就业,将临时合同工人纳入国家保障计划;减少对外国人就业限制;减少对FDI流入的限制;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步伐,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效率等。
       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从根本上讲,失衡问题能否缓解取决于世界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就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扩大和产业转移,使世界经济增长潜力得到了更好发挥。二○○六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二○○七年、二○○八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5.2%和5.4%。不仅高于在过去的四十五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7%,也高于过去四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4.8%。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也是世界经济能够在失衡中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各国政府也正在为消除失衡进行着各种努力,包括国内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宏观政策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