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花儿,几点了?
作者:伊戈尔·切尔内付

《青年文摘(红版)》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hspace="15" vspace="5" align="left">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植物能指示时间。同其他生物一样,植物也会用“生物钟”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它们具备独特的时间判断机制,这是一代又一代在特定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一天中不同时段花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假如您身边没有钟表,花儿能告诉您几点了。
       宇宙射线
       从前,学者们以为,一天中不同时段植物的茎和花发生变化只同外部因素有关,如日升日落,温度升降,空气湿度变化等等。但是,20世纪以来,这个观点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植物借助自身的周期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时间。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宇宙射线是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内部机制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证明这一假设,学者们在地下深处,能避开宇宙射线和人类干扰的专门实验室里栽种植物。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太阳光线,植物的“生物钟”失灵了,而且失去了辨别空间方向的能力。
       植物体内早已形成的周期系统不断稳固地代代遗传。它们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遵从生物钟规律。这种时间规律在花朵鲜艳的植物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它们的花冠会像钟表一样持续、准确地判断昼夜时间变化。
       作息时间
       早晨五六点钟,第一缕阳光刚刚出现,野蔷薇、罂粟、蒲公英、野旋花和红色野石竹就都“醒来了”。太阳刚刚跳出地平线,照亮大地,睡莲伸展开了自己雪白的花冠。正午过后,花朵们变得不再娇艳,蒲公英、毛茛、野菊苣都合上了花瓣,那些最早“起床的”花也最早“入睡”。下午三四点大多数花都开始“睡觉”或准备进入梦乡。下午五点睡莲慢慢合上了花瓣,野蔷薇直到太阳落山才“闭上眼睛入睡”。就在太阳落下地平线,天气变得凉爽的同时,另外一些植物又活跃起来,纷纷绽开各自的花瓣(主要是白色的花),迎接夜晚的来临。
       植物的周期性是逐渐形成的,它不仅符合昼夜时间变化的节奏,还能适应前来采集花粉的昆虫的生活规律。如果植物上的昆虫静止不动,花儿就会合上;当昆虫们活跃起来时,花儿随之绽放。傍晚,为了不让柔嫩的器官受凉,防止夜露的侵袭,植物都会合上花朵。
       大多数植物是白天开花,然而也有一些花属于“夜猫子”类型。二叶舌唇兰只在日落之后才散发花香。合了一天的大烟草花也绽放了,释放出浓郁的香味。黑夜里,昆虫飞行需要有参照物,白色的花儿和香味正好充当定向物和信号灯。
       花钟
       由于大多数植物都是在一天中某个特定的时间开花,瑞典著名植物学家卡尔·利涅利用这一规律发明了“花钟”。他按照花儿开合的时间将植物分组。第一个花钟设在位于北纬60度左右的瑞典城市威萨尔郊区。只有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花钟才能准确指示时间。如果遇到阴天、雨天和浓雾天,花儿或者根本不开花,或者改在别的时间开花。
       当然,植物花钟是否“走”得准,还取决于生长地点、空气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但是,无论花钟走快了或慢了,它们总是按着自己的时间周期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