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邵逸夫:华人影视的骄傲
作者:薛 冰

《青年文摘(红版)》 2005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中国电影从一部《定军山》开始,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这100年的风雨历程中,一颗颗闪亮的明星汇成了中国电影事业滚滚向前的洪流,许多仁人志士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邵逸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刊登载此文,以纪念中国电影的这一盛事。
       ——本刊编辑部
       在香港,邵逸夫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邵氏电影公司的电影院,总计达200多家。每一天光顾这些电影院的观众就大约有100万人!邵逸夫从事电影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已无法精确统计,单说设在香港的邵氏电影制片厂,二十多年来所摄制的影片就有1000余部。
       艰难创业路
       邵逸夫的祖籍是浙江镇海。他1907年出生在上海,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邵玉轩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家境殷实。邵玉轩好像就和电影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起看了场电影,立刻被电影吸引住了。当时电影刚刚进入中国,虽然还是无声电影,但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艺儿。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畜牲!但邵玉轩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的知识,把它当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玉轩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剧院的老板把“笑舞台”抵押出卖,邵玉轩便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就经营起电影片子的进出口生意,开创了邵氏家族电影事业的先河。邵逸夫兄弟后来纷纷投身电影事业,无疑是父亲的影响。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个剧本,让人排演。接触到电影之后,他就开始筹拍电影。后来邵醉翁创立“天一影片公司”,几个弟弟也都加入进去。
       邵逸夫进入“天一”,哥哥并没有让他当小老板,而是把他当成普通员工,分配他去干后勤。戏院的后勤很难搞,除了打扫卫生,管理演员的道具,还要随时打杂。摄影师和演员总是派头很大,把后勤人员支使得团团转。有时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几十里路,弄得不好还要挨哥哥的骂。后来,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两年以后,邵逸夫几乎跑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门。正是这种全面的基本训练,使他后来主持电影公司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公司发展也很顺利,不久便与当时享有盛名的“明星公司”和“大中华百合公司”并驾齐驱。
       数年后,上海又出现了几家影片公司,竞争日趋激烈。要发展事业,首先必须开拓市场。东南亚一带华人众多,是个很有潜力的国产片市场。1953年,三哥邵仁枚带着几部天一公司拍摄的影片赴抵新加坡。当时新加坡并无戏院愿意上映名不见经传的天一公司的影片。邵仁枚并不退缩,他采用租赁戏院的办法放映,结果一下子打响,观众争相观看。邵仁枚一人应付不过来,急电召邵逸夫相助。邵逸夫当时只有十七岁,中学刚毕业。见了电报,兴奋得立即赶到了新加坡。最使邵逸夫终生难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放映员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虫叮咬,奇痒难耐。邵逸夫只好坚持一天两次冷水浴,又用万金油涂抹全身,总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小乡镇。
       兄弟俩越干越有劲,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挂牌成立了邵氏机构,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邵逸夫明显地成熟了。于是,邵仁枚就把新加坡的事业完全交给了邵逸夫,自己又到马来西亚去开辟新市场了!
       开创中国有声电影新纪元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人们连生活下去都感到困难,看电影的人自然大大减少了。有些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机构同样面临着停业还是维持的问题。邵氏兄弟决定坚持下去。也就在这时,知难而进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当时,西方已经有了有声电影,但中国和东南亚还停留在“哑巴电影”的时代。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励弟弟说:“那你就动手干吧,我们会支持你的!”
       然而真正动手干,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有声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邵逸夫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他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在欧洲有、美国有。邵逸夫决定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他只好坐轮船去,上了船就晕,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可是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里溜走了。
       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发狂似地买了大批器材设备,又是一个月的远洋海轮,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
       放映设备是有了,可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条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遇到了难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这方面中国专家还不曾出现,“吃螃蟹”的他是第一个;外国专家身边又没有,要专门从西方请一个专家养起来,他又负担不起!他只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搞不出来,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后来,邵逸夫回到祖国,与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生合作,终于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有声电影放映出来,声情并茂,轰动一方。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大钱,仅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其全部拍摄成本的60倍。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而且也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建立自己的电影王国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电影业的状况也同样有所好转。邵氏兄弟趁机放手大干,到二战爆发前,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然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邵仁枚被日本侵略军逼迫到日军把持的新加坡戏院去服务,使他备受屈辱。邵逸夫被扣上了“拍摄反日电影”的罪名,抓进了日本宪兵队,差点被杀害,幸亏他过去的几个职员设法把他保了出来。
       战争结束后,由于邵逸夫的两位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恢复旧业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国,迫切地感到,世界电影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
       他最后选中了香港。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王国。他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还创办了《电影周刊》杂志。影迷们如醉如痴,紧紧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为快。
       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因为他预测古装片会受观众欢迎。邵逸夫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银幕,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当时各种报刊争相发表文章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用邵逸夫的话说,邵氏公司挂起了“太平洋银幕”!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
       不为赚钱为花钱
       20世纪80年代,世界电影市场因受电视录影带冲击而日趋不景气。邵氏王国的电影业也出现走下坡路的征兆。于是他决定改弦易辙。他执掌香港电视台后,积极拓展多种业务,如电视广告、录影带摄制、出版刊物、旅游服务、康乐设施、博艺会、精品零售等业务。1991年开业的香港有线电视及第二通讯网络中,他占有10%的股权。此外,邵氏机构业务已转向多元化,仅地产一项就遍布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洲;他在海外的投资收益,比其在香港的还要多。
       邵逸夫热心公益事业,他每年捐款数目都很惊人。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用于提高社会福利,援助需要援助的人。据统计,邵氏基金历年来捐出的款项已超过8亿港元。1985年以来,邵逸夫又多次捐款支援国家兴办教育事业。1985年1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一次就捐款1.06亿港币,受益的有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到1992年初,他捐资兴办的教育项目已达84个,总额达5亿多港元。他还捐款100万港币给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受保护的壁画面积达3000平方米。
       为了表彰邵逸夫多年来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1990年6月,中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颁授仪式,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冠名为“邵逸夫星”。
       有人问邵逸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个人对成功的定论是努力工作和灵巧应变。每个人必须赶上时代、认真工作、全力以赴、贯彻始终。对我自己来说,开拓事业的三大法宝是信心、坚毅和把握时机。”
       (王军红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