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天性
作者:章 贡

《青年文摘(红版)》 2005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孝敬“父母”和爱护“子女”,此乃动物天性。
       “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往,那么用不了多久,它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无论母鸟被藏在哪里,总要想方设法与其“团聚”。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必定四处寻觅。不论小鸟被带到多远的地方,都会下决心让小鸟回到自己的怀抱。
       白尾鹫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每次发现诱人的“美味佳肴”之后,它们从来不会蜂拥而上,而是老者优先。老鹫在饱餐一顿之后,便飞到附近的高山上担负着警戒任务,让“儿女们”能安全放心地“进餐”。
       当老乌鸦飞不动无法觅食时,“子女”会主动地担负起赡养的职责,在哺育自己后代的同时,不辞辛劳地捕捉昆虫去喂“父母”,直到为其送终之后方肯离去。
       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等总是以垂直的方向群栖的。它们安排年幼的鸟在低处停栖,而年长的鸟却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确保“父母”的安全。美国的棕头椋鸟和加拿大的红翅鸫等鸟类在群栖时,则采取水平的方式,让年纪大的鸟位居最内层,而身强力壮的鸟在外层。每当遭遇进攻时,前者要比后者安全得多。
       生活在美洲哥伦比亚森林里的“米利鸟”,享有“孝鸟”的美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米利鸟”的睡觉方式与众不同:首先,一只鸟将尾羽上的环牢牢地挂在树杈上,再用它的尖喙紧紧地“钩住”另一只鸟的尾羽上的环;然后一只接着一只,把自己的身体串联成一条“长链”,构筑出一张柔软无比的“吊床”。“父母”可以躺在上面,安然入睡。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它们会及时地卷起“吊床”,把年老的“父母”裹在中间,免受风雨的侵袭。
       一个鹿群就是一个“家族”,在这个“集体”里面,年老体弱的母鹿总是被分配去“做”劳动强度不大的事情,例如当“保姆”,抚育幼鹿,或者担任“向导”,带着“儿女”们去寻找草肥水美的好地方。当年老的雄鹿因为有病而行动不便时,“家族”会专门安排一只强壮的小鹿去守候它,照顾它的生活。
       在生下小骆驼后,母骆驼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无论谁,都别想靠近一步。小骆驼从呱呱落地到傲然屹立,需要奋力挣扎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它们“母子”来说,这可是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常常有饥肠辘辘的狼群赶来,恨不得把“母子”撕成碎片。然而,母骆驼临危不惧,与狼群展开激烈的搏斗,与“孩子”生死与共。母骆驼幸运时能把狼群击退,反之则与小骆驼一起成为狼群的“美味佳肴”,而厮杀的结果往往是后者。倘若刚生下来的小骆驼体力不好,腿软而很久都站不起来,那么它们“母子”一定难以逃脱死亡的厄运。即使这时有好心的人想过来帮忙,面对着如同“疯子”一样的母骆驼,也无法靠近。千百年来,正是这种倔强的母爱,才使得骆驼得以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中繁衍生息。
       (邱鹏摘自《海外文摘》2005年第6期,马建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