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谁搅起了印度洋海啸
作者:宗 红

《青年文摘(红版)》 2005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那场惊天动地的印度洋海啸已经过去,但时至今日,它在人们心中所掀起的巨浪却远未平息,破碎的家园、亲人的眼泪、离别的伤痛,以及那种人类面对自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难抹去的印记。痛定思痛,在这无法预知更无法改变的结果面前,我们仍需反思:它能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什么启示?
       ——编者
       灾难过后
       仿佛一座消失了几百年的古城刚刚从海底打捞上来,死寂、破碎。
       班达亚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城市。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7点59分,来自海洋深处迸发的力量,相当于在印度洋投下了3000颗核弹。这个离震中60公里的城市,突然没有了呼吸。
       它像被一只巨大的铁锤砸碎了,又好像被焚烧后剩下的一堆灰烬,几万人断魂在生来就陪伴海水的家乡。海啸肆虐之处,天堂与地狱的遥远换算成了2004年末人类时刻表上的几小时。班达亚齐西南面的美拉波几乎被夷为平地,仅剩下25%的建筑。整个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西部海岸线,哀鸿遍野。总统苏西洛宣布印尼遭遇“国难”。
       大多数印尼人第一次听说TSUNAMI(海啸)这个来自日本的词,对海洋毫无防备之心的人们,之前并不知道它的意义。对于生来就与海洋融为一体的亚齐人,阳光与海滩是天赐的礼物,伴随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生命体的生存与繁衍,在这个自然资源丰厚的小岛,是一件再普通不过又再快乐不过的事情。就像岛上遍地的丁香或椰子树,不太需要照顾,自然会疯一样地生长。
       灾难过后,一切都变成了回忆和奢望。12月30日,眼前的城市一片死寂。海啸在班达亚齐西南方登陆,成片住宅区仿佛被大风刮走了,偶尔露出比地面高出几寸的水泥地基,才让人确信,这里有过住户。沿路堆积着一两米高的水泥块、木头条、枯树干,被海水浸过后,裹着棕黑的泥浆,偶尔露出红色沙发的一角或花色床垫。阳光强烈照射后的路面,泥浆裂成瓦片状;湿润一些的泥土裹着街道,整个城市好似被人胡乱犁过的荒芜田地。
       满城的尸臭味随着海风飘荡,难以呼吸。路边残渣下处处压着死者,有的被黄色或黑色塑料套遮盖着,有的赤身裸体,高温使尸体变成黑色,腹大如鼓。几乎每个死者都有着惊恐的姿势,仿佛被电击中一般,双腿微曲着张开,两手做出呼救的姿势,有的手臂一直高高地举着,五指抓伸。有人嘴里还叼着烟卷,右手做出点火的姿势,有人刚准备从车里出来,上半身伸出车门,下半身就被堵在了里面。一个两岁左右的婴儿尸体,被好心人放在了路边的桌子上。
       而印度洋如往常一般碧蓝、宁静,从飞机上往下看,苏门答腊四周长长的海岸线在洋面上刻画出优美的弧线。海洋没有记忆,猛烈的阳光早已烤干了湿漉漉的水渍,海水却留给人类永远无法抹掉的伤痕。
       印度洋海啸的形成
       印度洋大地震激起的冲天海啸,席卷了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大劫难。人们不禁要问,这一近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只比一个人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然而,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沿其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冲带的“脾气”却不大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的话,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在深约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遭受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如图一,上)。当应变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被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如图一,下)。
       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起来,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错动,就像一只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但迄今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即发生地震),依然是难以预测的。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20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沿海是否面临海啸威胁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初看起来易于遭遇海啸的袭击,但有史以来却少有确切的海啸记录。这可能与我国几个海域外侧有数道岛链环绕围护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有必要对我国海域外围地震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和评价。
       日本东侧日本海沟一带为地震海啸频发地区,但通常难以越过日本列岛抵达我国大陆东岸。琉球诸岛之间有相对开阔的水道,其外侧琉球海沟附近若发生强烈的地震海啸,就有可能波及我国海域。所幸的是,琉球海沟类似于马里亚纳海沟,为低应力俯冲带,所以发生逆断层型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台湾处在岛弧-大陆碰撞边界上,其东侧缺失海沟俯冲带。但自台湾南端向南延至菲律宾吕宋岛西侧,由岛弧-大陆碰撞带逐渐过渡为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就中国的海啸预警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当是这一段板块边界。至于更南面的菲律宾海沟,以及造成这次大海啸的爪哇海沟俯冲带,由于岛屿的阻隔,在那里引发的海啸通常难以对我国海域造成重大影响。
       沿着大致南北方向的马尼拉海沟,南海深海底的大洋型地壳(属欧亚板块)向东俯冲于菲律宾吕宋岛(属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如图二)这一俯冲激起了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比如1991年的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地质构造分析表明,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不同于琉球海沟等低应力俯冲带;更重要的是,它并非如一般海沟那样位于菲律宾群岛的东侧,而是坐落在西侧的南海东缘。一旦在这里触发海底地震引起海啸,那么,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沿海便会毫无遮拦地暴露于海啸波涛的威胁之下。
       海啸波的传播速率常在每小时700~800公里左右,自地震发生至海啸抵达一般有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差,而海啸声波又比海啸本身更早到达,因而,海啸灾害并不是不可防备的。例如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及时发布的警报使伤亡大为减少。只要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严密监测有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利用布设在海域的探测器接收海啸传播的信息,及时、畅通地发布准确的警报,就可以避免或大大减轻海啸带来的损失。从上面的分析可见,重点关注和监测马尼拉海沟至台湾南侧的海底地震,优先在马尼拉海沟西北侧布设海啸探测器,并通过国际性协作组织,建立联合的海啸预警和警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发现海啸征兆
       海啸到达海岸之前,首先是海水后撤,有点类似退潮,不过海水退得更远,甚至会在岸边留下一片死鱼。夏威夷的居民都懂得,看到这种现象千万不能下海捡鱼,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向高处撤离,越快越好;其次,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看到这样的排浪必须立即设法逃生。海啸的浪墙是一组,第一个浪墙过后,会有近10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时间的间隙,第二堵浪墙才会到达。如果能够在第一个浪墙到达后生存下来,那么必须尽快抓住这宝贵的间隙时间逃生;第三,海啸到达前会发出频率很低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旅游者如果听到奇怪的低频涛声应当尽快撤离。
       另外,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以后,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先后报道了灾难中的奇观:大灾之后,动物尸体罕见。特别是印度南部TamilNadu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及斯里兰卡的Yala野生动物保护区,原来栖息在海边的野生动物在海啸到来之前纷纷逃生,海啸以后又重返栖息地。
       这里先介绍路透社的一则报道:在泰国,大象不同凡响的吼声拯救了数十位国外旅游者的生命。泰国驯象人Dang及他的妻子Kulada向路透社的记者介绍说,在印度洋大地震发生的同时,他们驯养的大象突然吼叫,非常反常,因为这些大象平时是不叫的。随后大象安静下来,大约1小时以后又开始吼叫,此时驯象人的安抚不起作用,大象载着外国游客自行其是地往山上走,随后人们发现海啸巨浪正在向海边的旅游胜地袭来。游客们因为大象的先知先觉而获救。
       其实,大象的特殊吼声及听觉早已进入科学家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大象能够发出一种频率在30赫兹以下的低频波,这种低频波能够通过地面传播2千米之远,这种低频波成为象群在茂密丛林中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主要手段,因为声波在丛林中的传播距离很有限。专家们认为,大象的这种低频波通信实际上就是一种地震波通信。这种低频波也是一种次声。大象既然能够发射并接收地震波,那么对地震波敏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