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短长书]艺术因高考而窒息
作者:陈 平

《读书》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根据教育部《二○○七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规定: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招生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简称“省统考”)和招生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简称“校考”)两种形式。考生所报考专业属“省统考”专业范围内的考生须参加省统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应为本地区考生单独组织或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组织美术类专业统考,考试科目为色彩、素描和速写。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应组织其他专业类专业的“省统考”。
       在此基础上,许多省的“艺考”规则,则规定得更为细致明确。
       这样,参加部分院校考试的学生就必须要取得“校考”和“省考”两张通行证。当然,对相当多的不想报考需“校考”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讲,确实轻松了许多,因为他们只需考一天就能解决问题。
       近年来,艺术考生骤增,全国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已过百万,在百万艺术考生中,美术类考生居多。目前能招收艺术类考生的学校,全国也有七百余所。如此众多的考生,如此丰富的学校,要让学生像以前一样一所一所去赶考,无论从精力还是财力上来讲都是不现实的。这就为目前的“省统考”找到了一个现实的理由。主张或赞成“省统考”的另一个理由是日益严重的艺术考试腐败问题。有人认为:美术高考经常泄题;出题老师以出题为招牌,招徕学生,从事“家教”。美术考试,变成了少数人牟利的工具。一些省实行的联考即是针对单考的弊端而进行的改革。组织“省统考”还有一个理由是统一“规格”,让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即人们讲的“提高入学质量”。
       可对于这样的“省统考”,有更多的教师并不赞同。无锡市怀仁中学的宋老师讲,“省统考”让学生轻松了,但学生的素质也下降了,应试性反而更强,所有学生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练习默写素描与色彩。这样,反而有更多的人投机取巧。某中学的羊老师更有他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统考“强化考试权威,控制钱源生源”。
       目前“省统考”的科目主要是“素描”与“色彩”,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林家阳院长讲:“这是两个世纪前的产物,今天再在课堂中出现,并被作为全国所有的美术设计院校的考前教学的标准、入学资格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体系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不难断定,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一名模仿大师,而不是设计大师。”
       “省统考”能减学生压力吗?我所在的中学有位姓顾的同学今年将参加高考,据她讲,她更喜欢以前一个一个学校去考,因为多考一次反而多一次录取的机会,而不会像现在考一次就决定自己的成败了。这样自己心理的压力反而更大。“省统考”反而剥夺了学生多种选择、多次考试的权利,“一考定终生”反而更加重了考生的压力!
       有人认为这样的改革可使考试既“公平”又“高效”,大家在一个标准下判分,可取得最大的公平,甚至有人“富有创意”地提出“每个作业的评分,可分为构图、造型、色调、表现、创意等若干项标准。每一个评分的专家组只针对作业的其中一项给分。甚至可以用电脑把试卷作业呈现在屏幕上,使评分老师不直接接触试卷,然后由专门人员给出总分,用电子档案存档”。我想,干脆还是开发一个软件让计算机评分算了,这样不是更“公平”“高效”了吗?殊不知标准越明细,操作越机械,离艺术的本质就越远。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艺术作品都应是创作者“内心的自我表现”,艺术的表现及艺术的创作要求创作者能把自己对事物或世界的看法,把自己对美的理解用合适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其个性越鲜明,越有创造性,其价值就越高。因而,美术教育、美术训练及美术评价或美术考试应遵循艺术表现的这一规律。
       “统一”不是美术教育所追求的标准,多样化或个性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统一化”的美术评价标准,或“统一化”的美术考试只能造就刻板的、毫无艺术灵气的考生。美术考试当然应该强调基础性及要有一定的规范,但“基础性”不能简单地用“统一性”来达成及评价,“规范”也不能理解为由主管部门直接主宰艺术考试。更何况不同的艺术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让大部分学校采用一个标准来选才,其结果不但不能选到“意中郎”,也影响了艺术院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
       曾任常熟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的钱伟明在给我的信中说:“高考美术专业统一考试带来的问题,现在倒不是腐败的问题,而且腐败的情况相对也不是最突出。江苏高考美术专业统一考试最主要的问题是违反艺术规律,扼杀艺术类人才的艺术创新精神,走上了一条新的艺术‘八股’之路。目前美术专业考试只考‘素描’、‘色彩’,不考设计,根本反映不出考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而艺术最主要的是个性和创新精神。考生为提高专业成绩,急功近利走捷径,一门心思死记硬背,造成专业基础的异化,给进校以后绘画基础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无可估量的难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目前的专业考试根本不能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许多学生进校以后在此方面毫无基础,难以继续开展学习,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和损失。这样的招生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艺术教育,带来许多弊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再不纠正,贻害无穷!”作为艺术系的一位领导,他的无奈甚至愤怒是最真切的。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已经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也将影响未来的艺术考生,甚至整个中小学教育!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在江苏省姜堰市苏陈中学召开了姜堰市美术高考教学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是全市高中美术教师。会后形成了一个报告《美术高考的冷思考》,报告指出:目前,高中美术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可是全国各省、各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基本摒弃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既不能体现高中美术“课改”的成果,也无法衡量考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这样一种考试制度极大地弱化了中学美术教育的意义,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升学考试完全剥离开来了,挫伤了广大美术教师的积极性。这样的考试制度直接为众多并不懂教育规律的美术辅导班大开了方便之门。
       单一化的考试制度及机械化的流程是对工业化时期制造标准件生产方式的极端迷恋。这样一种考试制度,在目前的普通高校考试中尚遭到人们的质疑,而居然会出现在更有特殊性、更应多样化及追求创造性的艺术考试中,实在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