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Hi,姜是嫩的辣
作者:张 焱

《青年文摘(红版)》 2003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那个小镇,我用永不服输的韧劲赢得了涉世之初的第一场“决战”
       1998年,当我迈出大学校园的时候,以为前途一片辉煌,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对一段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
       当时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凭着一时意气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拿着档案便奔向自己所谓的梦想。
       在人才市场里,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忙碌了近两个月,才发现了一个很诱人的招聘启事。经过详细咨询,我得知这里是要招聘一名英文教师,虽然待遇不错,但因为学校在市郊,所以报名的人也就远没有我想像中的多。经过几轮的面试、笔试,我终于获得了这份工作。报到后我才发现,学校距离市区居然有一百多里路,往返一次要几个小时。并且根本不是什么正规学校,只是五间小平房组成的一个英语班。
       但既然来了,总不能不干,何况我并没有更好的去处。
       这里一百多名学生只有我们四个老师轮流上课,有时嗓子哑得出不了声也要坚持。这些困难倒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我渐渐发现了这个学校的毛病,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阴谋”。学校除了我是正式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以外,其他三位老师居然都是最近开始自学的,他们是自己学一课,再教给学生一课,这岂不是误人子弟?不但学生的发音不准,初级班的学生连二十六个字母的写法都不对。后来我才听说,组织这个英语班的姚校长曾在外经商多年,回乡后发现小镇里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城里人还重视,于是就想了这个敛财方法。
       年轻的心是最爱打抱不平的,一股正义的激流在血液中冲涌,终于在一次教务会上澎湃而出。
       姚校长在教务会上居然讨论提高学费的问题。我到今天还清晰记得自己当时拍案而起的壮举,并且当场慷慨陈词,把姚校长说得体无完肤。胜利的我昂着头,和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的姚校长对视着。结果不用猜,我扔了份辞职书走人。
       但我并不甘心,势单力薄的我作出了改变命运的又一次决定。我要留下来,开一个真正的英语班,不但为了消心头之气,也为了孩子们。我以为自己的雄心壮志会开垦出一片新天地,可谁知这才是黑暗的开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没有资金。要租房、买课桌,一切都需要钱,迫不得已,我向家里要了两万元。租房、买用品之后,手头的钱已所剩无几。最头痛的是在招生时我遇到了门可罗雀的困境,小镇本来就不大,姚校长已经捷足先登地网走了不少生源,剩下的一些,大部分是家庭困难的,即使想来也没有钱。于是我想出了半价和免费辅导的招儿,并且补充了一条:可以先试读一周后付款。果然见了效,招来了十多位学生,再加上免费视听的一部分家长,我租的屋子看上去也满满的。
       虽然笑在脸上,但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因为入不敷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日子在煎熬中度过。每一次我累得想放弃时都会提醒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咬牙挺住,因为你现在是在砍一片荆棘,每走一步,就是砍了一斧,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砍倒这片荆棘的。
       万没料到就在我的英语班初见起色时,姚校长领着当地教育局的一群人来了,他们说我没有经过教育局的批准私设学习班,不但要停办还要罚款。当时的我真想冲过去,但我终于没有动。
       处理完所有事宜,当我身无分文地离开这座小镇时,姚校长居然来送我,并且说了句“姜还是老的辣”。看着他得意的目光,我又一次作了决定。这次却很平静,我不动声色地对姚校长说:“谢谢您的提醒,我会再次回来的。”姚校长愣愣地看着我。我迈着坚定的步子离开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十个月以后,我带着自己打工和向朋友借的三万六千元钱又回来了,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张教育局的办班许可证,以及两位同学和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没有人知道,为了重返这个小镇我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将原来没有名字的“地下英语班”正式命名为“飞翔英语教育班”,在2001年4月1日正式开张。我首先在招生上作了调整,不只招收少儿,只要想学英语,不论是老人,还是想辅导孩子的中年人一律招收,这样就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学习班。再加上有我两位同学助阵,可谓如虎添翼。专业的教学人才,加上生动严谨的教学风格,我几乎抢走了姚校长所有的生源。
       但我并不为此满足,我觉得既然我要的是一个专业、系统化的英语班,学习的形式就一定要多样化。于是我从大学请来了一位英格兰朋友,让他在每个周日和英语班的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并且不时会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让父子或母子比赛,增强学习的生动性。
       到了年末的时候,我的“飞翔”班已办得红红火火。为了进一步帮助特殊英语爱好者和提高知名度,我又联系组织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英语班的小朋友和福利院的小朋友交朋友。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给自己的梦想涂上了亮丽的色彩。
       后来,在全市儿童英语口语比赛中,我们英语班的小同学居然包揽了前三名。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陈明摘自《涉世之初》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