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走出沟通的迷雾
作者:吴若权

《青年文摘(红版)》 2003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这次同行出游的朋友几乎都是情侣,一对一对往前走,也不知道是朋友们有意凑合,还是他和她的脚步很有默契地放慢,渐渐地两个人一前一后落了单。一时之间,他鼓起勇气,快步走向前,追着问她:“我们可不可以做进一步的朋友?”
       感觉并不意外的她,仍然愣了一下。这一秒钟的迟疑,并非觉得他唐突失礼,而是考虑该如何回应。最后,她红着脸笑了笑,说:“谢谢。”接着又快步追上其他一起来登山健行的朋友,若无其事地和大家嘻嘻哈哈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其实,他和她认识半年多了。每次都是和一群朋友出来玩。登山、吃烤肉、看电影、唱KTV……有的是日久生情,有的是早已经开始追求,很自然地从普通朋友,形成一对又一对相恋的情侣。个别约会的次数多了,像这样团体出游的机会反而减少。难得见面的时候,朋友们就会在私下的场合个别对还是单身的她和他起哄:“他(她)不错喔,千万不要错过这么好的人。”皇帝不急,倒真的急坏了身边所有的人。只有他们两个仿佛好整以暇就只等着对方先开口,而这一天,为了表现对性别的尊重,终于由他先开了口。“我们可不可以做进一步的朋友?”他问。
       “谢谢,”她答。
       简单的问答,却充满了玄机。正因为他不急,所以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当场既不痛苦,也不尴尬;回家以后,突然被蚊子叮到,起初没感觉,后来开始痒。然后,愈抓愈痒。
       “谢谢。”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打电话问了同行中最要好的朋友,对方也不能确定,只给他两个思考的方向。一个是:“谢谢你曾经爱过我。”另一个是:“敬谢不敏。请不要再打扰我。”
       周末结束,遇到一位学长,看他魂不守舍的样子,问了原委。这位学长又给了他第三种解释:“谢谢你的厚爱,请让我考虑一下。”
       第一次,他发现要把国文学好,真是很困难,却又是很重要的事。“谢谢”两个字,竟然有这么许多不同的诠释。
       “接下来,怎么办呢?”他请教了很多爱情经验比他丰富的人。
       大家的回答都很一致:“追求爱情要努力,请你再接再厉,过些时候自然就会明白她的心意了。”
       有趣的是,他果然很努力地展开追求,单独约她登山、吃烤肉、看电影、唱KTV……她的态度不是有求必应,但也不是毫无反应,有时爽快接受,有时借故推托,他的感情就这么陷入五里雾中,月朦胧、鸟朦胧。
       还有另一个实际的案例,发生在为了小事吵架而冷战了几个月的一对情侣身上。他们交往了很多年,对彼此的个性和脾气算是十分了解,但仍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架,谁也不肯先低头妥协。这样的乌龙事件发生次数多了,双方都觉得很累。
       一天夜里,她以手机发送简讯给他:“如果你想分手,我愿意让你自由。”
       “晚安,”这是他回复给她的简讯,完全不置可否。
       在不算短的冷战期间里,几位居中协调的朋友看不过去了,跳出来问他:“你是不是不要这段感情了?”
       “我哪有这样说,”他为自己辩驳,但语气里完全听不到其他想挽回感情的信息,从行动上也看不出他有任何的努力。
       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他们俩的感情已经没有药医,谁也没想到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在一起。
       接到结婚喜帖时,朋友们都跌破眼镜地大叫:“不是冤家不聚头。”
       虽然不知道他们婚后到底过得幸福与否,爱情长跑后能步上结婚礼堂,还称得上是欢喜结局。另一个女性的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
       刚开始的时候,是男友先追求她的。为了表现女性矜持的态度,她还拿些类似像“今天正好有事,但是下个星期可能就比较有空了”的理由阻挡了好几回,才开始正式约会。
       感情的进展,算是非常顺利,一路走下来,数数日子,不免心惊,已经算是“高龄情侣”。她自己倒是觉得还好,亲友们却都担心她从现在的高龄情侣,晋升为将来的高龄产妇,所以开始有了逼婚的动作。
       老爸老妈常挂在口中的是:“我们都这么老了,只有对你这件事最不放心,将来谁照顾你啊。”说话口吻十分甜蜜,仔细一听就嗅出“以死相胁”的气氛。
       见到老同学,介绍时最常用的招呼语就是:“来,快叫阿姨。我们小宝念幼稚园大班。”回家之后,她仔细盘算一下,就算明天就结婚,自己的小孩出生时,同学的孩子已经上小学。
       亲友给她的压力,真的不小,她尽力阻挡。累积多了,就如排山倒海,她怎么挡也挡不住。于是,很不得已地把压力转向他。
       一次如同往日的约会,结束前,她突如其来地问他:“你有什么打算?”
       “让我仔细想一下。”
       他的反应,虽不令她满意,但还可以接受。至少对方并没有装傻,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在此之前,她还听过一个好友陈述向男友逼婚的经验,那个男人竟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差点让女方当场昏倒。
       我曾统计过“男人回应女人逼婚时最常用的说法”,大致上的排行顺序如下:
       1 等我再多存点钱再说吧——经济条件,的确是情侣婚前很在意的重点,问题是:到底要存多少钱才够呢?更现实的问题还有:要等几年才能存够钱?一般上班族的月薪是固定的,若没有重大的投资理财计划,用最基本的算式就可以计算出等待的年限。除非,中了彩券,否则遥遥无期的日子,很可能让双方对结婚的诚意和努力都消失不见。
       2 当我工作稳定些再说吧——基本上,这个句法跟前面那个差不多,但至少金钱还有得计算,所谓的“工作稳定”就更抽象了,甚至根本无法想像。很显而易见的,这个说辞的重点,其实是在后半部“再说吧”这三个字。
       3 我回去和爸妈商量一下——如果平日他真的很孝顺,或有庞大的家产,这个商量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等待的。如果他既不孝顺,也没家产,很显然是完全没有准备之下被拷问所提出的推托之词。
       4 我很想也听听你的看法——看起来,这个人若不是很有诚意,就是上过很多“人际沟通”课程。这种回答方式,也许无助于婚期的决定,但是至少是个蛮有EQ的沟通模式,可以好好谈一谈。
       当女性提出结婚的想法,等待男伴回应时,一般女性最怕听到的答案是:“等你协助我一起把债务还完”,还有更离谱的是:“等我回家和太太协议……”当发现所托非人,赶快离开,永不嫌晚。最莫可奈何的,是碰到完全不回应的男人。当被问到“你有什么打算”时,他不动如山,根本没有办法往下谈。
       为什么这么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采取“模糊策略”,在爱情面前打马虎眼呢?最近这几年,不是很流行提倡“说清楚、讲明白”吗?但你有没有发现,大多数被质疑的事件,永远是“说不清楚,也讲不明白”。
       其实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谓的“模糊理论”。英文叫做“Fuzzy”,也被翻译成“乏晰理论”。主要是研究介于“0”与“1”、“是”与“否”之间的非逻辑运算现象,对很明确的两个极端物件的中间地带做观察,并分析它细部变化的趋势,广泛被应用在电脑、物理、医学、工程、机械等范畴。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来说,若驾驶飞机从台北到上海,目标是确定的,但起飞之后必须一再校对方位,修正航线,才能准确地在浦东机场降落。“模糊理论”即可被应用在校对方位、修正航线的过程中。
       模糊的艺术也很像“太极拳”,它一直是在中国民间流传甚久的养生之道,但也常被用来隐喻人际沟通时的回避与模棱。如果想要“见招拆招”,必须先弄清楚对方为什么不赶快表态。就算不求胜也让自己全身而退,不至于陷入对方如入五里雾中的迷惑。
       一般而言,回应关键问题时选择“模糊策略”,动机不外乎是:
       1 自己真的还没有想清楚。有些人不是不敢面对现实,而是缺乏长期规划,突然被问到“是不是可以做进一步的朋友”、“暑假要不要出国游学”这一类问题时,为了帮自己争取做决定所需的时间,只好暂时先一笔带过,“到时候看看再说……”这句话从字义上来解读,并没有立刻否决的意思,但却是惯用缓兵之计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2 骑驴找马走一步算一步。当事人并非没有想清楚,而是已经考虑周延了,只不过在下一个目标还没有出现之前,不愿意轻易松口。一来暂时给对方保留一些期望,二来不会让自己在瞬间两头落空。他们最常应用的语句是:“我正在忙别的事,等手头上的事告一段落,会尽快回复你。”
       3 怕直接拒绝会太伤感情。借着耗时间让问的人自己打退堂鼓,以免直接说“不”会伤了彼此和气。“我怕我配不上你”这种话讲得太客气了,让聪明的人一听就觉得虚伪。若换成“我会慎重考虑”接着消失好长一阵子,对方慢慢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面对大打“太极拳”的沟通方式,如何“见招拆招”呢?以下的对策可供参考。
       1 评估自己究竟有多少时间和对方耗。通常,在商场上,时间是个谈判的优势,可以在时间截止时逼对方就范。在爱情方面,拥有足够的时间和对方耗,却不见得是利多。她二十岁时不爱你,若三十岁时才愿意爱你,有可能是她历经十年才发现:同样老了十岁的你是个宝。更多的可能却是她发现:再过十年以后,她会没有人要。
       2 表现出你也只不过是随兴问问而已。很多问题的本身,并没有意义。答案的内容,也不要紧。问的人不但不急,也不会因为对方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就影响自己的决定,只不过是想知道答案而已。和旧情人重逢时问:“你过得好吗?”或问现在的情人:“再过十年,你会比现在更爱我吗?”
       像这种问题,答案愈模糊、愈有想像空间,愈能让进行沟通的两个人觉得有意思。
       3 为可能的最坏结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方不肯及时表态,把话说清楚,这种沟通方式所能带给你真正的痛苦,是那种不确定的感觉。而克服这个痛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事先为可能的最坏结果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人“无欲则刚”的哲学,是此刻最好的应对之道。很受华人世界欢迎的歌手张惠妹唱过一首歌——《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唱得惆怅心碎。在现实的生活里,若必须接受不好的结果,事先预料,总比梦醒以后才知道来得更好。
       有了这些基本的对策作为心理准备,不但能够欣赏沟通中如雾起时的美感,也比较容易走出沟通的迷雾。当你不会因为心里急着想拆穿对方而感觉痛苦,就能随缘自在地接受他回答问题的方式。
       像“我们能不能做进一步的朋友?”“你有什么打算?”这种很关键的问题,得到类似“谢谢”“我哪有这样说”“让我仔细想一下”这些很模糊的答案时,就会拨云见日,看见生命中晴朗的天空里,其实还有其他更值得你关怀的事啊。
       (方明摘自台湾《讲义》
       2002年第9期,郑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