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科学史上的愚昧与偏见
作者:朱文波

《青年文摘(红版)》 2002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能科学地估计未来的种种可能却过早地下结论,总是将人类未能涉及或征服的事情视为痴人说梦,将一时的表面现象认为是永恒不变的定局,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认识。例如,美国专利局局长于1899年曾写信给美国总统声称“可发明的东西全都发明了”,并建议撤销专利局。195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董事长华森预料,全世界今后可销售的电脑为5台。这些结论,在现在看来,实属无知与荒谬。但是,还有一些更为荒谬的事例,足以说明在科学和人类发展的道路上人们的偏见与狭隘所制造的荒诞不经。
       无用的原子
       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分裂了原子,这是科学进程的一大飞跃。但是1923年,他却说:谁如果想将原子转变为能源,那简直是痴心妄想。谁知12年后,第一枚原子弹引爆: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在莫斯科近郊悄然落成,原子能横空而过的威力对这位科学家草率的结论做出了始料不及的纠正。
       难攀的月球
       1920年,火箭制造先驱高达先生分析太空船能在真空中飞行,而《纽约时报》却载文批评说:“高达枉为火箭专家,似乎连中学生的普通常识都没有。”1926年,赫赫有名的毕克教授坚决认为:飞往月球的设想是无法实现的。1936年,更多的人通过实验振振有词地声明:“火箭——加速 这一切无疑会损坏人的大脑,无可救药。”1957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武利教授做出更加“权威”的发言:“星际旅行纯属无稽之谈!”对这一站在高高的皇家天文台上发出的声音,附和之众芸芸。然而,1969年,“阿波罗11”号在月球上安然着陆,为这一片纷争画上了句号。为此,《纽约时报》怀着科学使命感再次刊登启事,向已故的高达先生道歉。
       事不凑巧
       1875年,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赫然宣布:“在世界上,疟疾已经被全部消灭。”但是,就在这条消息发布的当天,该组织副总干事患病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是患上了疟疾。这使得消息的发布者顿时尴尬异常,有口难辩。
        智能低下
       慕尼黑一所中学给学生做年终鉴定,老师指着一个学生说:“你永远都没有出息!”这位被指定永远没出息的学生是爱因斯坦。达尔文年少时父亲曾严厉批评他说;“你终日无所事事,只顾打猎、玩狗、捉老鼠,丢尽了自己和全家人的脸面。孺子不可教!”爱迪生被父亲斥责为“笨蛋”,老师也多次奚落他“糊涂”,有位校长曾当众嘲笑他“永远干不成任何事情”。当他发明留声机后,回想起这些往事,他曾形容自己此项令世界瞩目的发明为“没有商业价值的廉价东西”。这也许是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指责带给他的自卑后遗症。但是,留声机在全世界普及使用后,对他的指责和他本人的自卑也同时成为过眼烟云。
       永恒的疼痛
       在麻醉药使用之前,实施手术治疗将意味着病人必须忍受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因此,很少患者有勇气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需要紧急截肢时则不得不做。面对此情此景,1839年,有位外科医生无奈地说:“要想开刀不疼,那简直是妄想,除非牛长牙、马长角、麻雀长出个兔耳朵尸病人们在这种断言之中忍受着手术的残酷折磨。但是,有关麻醉药物的研究并没有因此终止。1847年,辛普逊发现了乙醚和氯仿都有麻醉作用并用于医疗。从此之后,开刀手术时只见刀光血影,却不闻病人痛楚之声。
       冲破迷雾的电视
       20世纪初叶,贝尔德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电视”的东西。但当时一些人说“传播图像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雾就是一大障碍”。1936年,伦敦播放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节目。无线电广播评论家兰伯特说:“电视在你我有生之年成不了气候。”1948年,有位无线电先驱还扬言;“电视不会长久,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的记者更是旁若无人地嘲讽;“电视?绝不会是好东西。连文字(英文)也是一半希腊一半拉丁的,不伦不类!”而电视事业却冲破迷雾和人们的怀疑,在半个多世纪里风靡全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车不能代马
       1875年,美国国会反对用汽油驱动的车辆代替马车,理由是“这种新动力的发现,也许可以代替马的用途,但却会破坏我们的畜牧业”。1896年《无马时代》杂志认为“绝大多数人喜欢平稳可靠的蒸汽引擎,不喜欢气味难闻的汽油引擎,它既危险又不经济,说得好听是既不稳定又不可靠”。1900年,一家汽车公司的发言人不无自信地说:“在欧洲市场大概充其量能卖出1000辆汽车,因为能找到的汽车公司和司机毕竟有限。”
       悔不当初
       当年,米高公司不肯将小说《飘》(《乱世佳人》)搬上银幕,其理由是“反映南北战争的影片从未赚过一分钱”。20世纪福斯公司一位审稿人自作聪明地说:“竟想用这种低水平的东西来蒙混我!”当制片人独具慧眼筹拍这部最终红遍全球的影片时,他又不屑一顾地说;“这部影片将是历年来最糟糕不过的片子。”同样,伦敦出版家对福赛的著名小说《警天大阴谋》的手稿妄下评语:“读者绝不会喜欢此类/J、说。”赫伯特的科幻诗篇《沙丘》遭遇13个出版商退稿,可后来却销售1000万册以上。
       飞行无望
       1894年,著名科学家凯尔文雄说:“除了乘气球,人类无法进行空中航行。”而且持此观点者人数甚众。1930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号首次借助动力飞行成功。就在此次飞行试验前不久,其父亲还摇着花白的头颅说:“只有上帝和天使才会飞!”
       (木引月摘自《中学生百科》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