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平台]鲧禹治水成败原因猜想
作者:摩 罗

《读书》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古老的治水故事说:鲧治水只知道堵,九年而不见功效,被舜所杀。大禹治水长于疏导,终于成功,遂成民族英雄。这个故事有两点让我困惑,第一,治江河之水宜导不宜堵,这个道理谁都懂得,那个名叫鲧的政治领袖何以偏偏不懂?第二,纵使鲧治水有过,也不应该惨遭杀身之祸,为什么他偏偏这么倒霉?
       近日读到江林昌皇皇八十万字的巨著《中国上古文明考论》,才对这两个问题有一点合理的猜测。江著引述地质考古学家的观点说,在距今四千六百至四千年之间,黄河入海口由苏北平原改为河北平原。鲧禹治水的时期,正是黄河改道的活跃时期。这个复杂的改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经过了多年的洪水泛滥、反反复复,最后才完成水道的选择和确定。
       当水道往北偏移的时候,必须在布满村庄和田园的河北平原上冲开一条新路,给这一带的部落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淮北平原、苏北平原的老河道,本来就没有居民,让河水沿着老河道汹涌入海,才是最稳妥最经济的办法。看来鲧采取的就是这种治水思路,他在华北平原上筑堤设防,拦截河水,逼着浩浩洪水朝老河道前进。可是洪水不随人愿,一次次冲决鲧所建立的堤防,在河北平原横冲直撞,当地的居民屡遭灭顶之灾。一时怨声载道,部落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由尧舜苦心经营的部落联盟也因此受到威胁。这时候,作为政治家的舜为了挽救部落联盟的凝聚力,只好杀鲧以平息民怨,并修补部落关系。《史记》说:“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说明许多部落就等着舜把鲧杀了解恨。这与我的猜测颇为相符。
       禹受命于危难之中,立即变更治水思路。他放弃黄河故道,按照滔滔洪水的新趋势,在河北平原上迁徙村庄,安置难民,开沟凿谷,有意引导河水循山入川、直奔大海。黄河终于顺利改道,洪灾于是大大缓解。禹也在治水过程中建立起了崇高的权威和个人声望,从而成为空前的民族英雄,还成为夏族政权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