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一生寻找丢了的爱
作者:高 峰

《青年文摘(红版)》 2001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出版社听说这个故事后,马上与女主人公联系,希望她著书出版。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被这个故事所打动,他的“梦工厂”已经提前买下了它的电影改编权。
       贝蒂·马科维茨是在学校里认识里奇·科瓦奇的,当时这个长着一双漂亮蓝眼睛的小伙子微笑着提出送她回家,两个人边走边聊,到家门口时才发现其实两家只隔着几条街。从那一天起贝蒂就爱上了里奇,那一年她11岁,他也不过13岁。
       可是他们的浪漫很快就被笼罩在战争阴云中。里奇和贝蒂经常不顾宵禁,偷偷跑出来见面。为了不让纳粹分子发现他们的犹太人身份,贝蒂在缝着“黄星”——希特勒强迫所有犹太人身上缝着的标记——的衣服外面罩上一件外套。“只要每天能够见到他,我就心满意足了。15岁时他向我求婚,我迫不及待地答应了,憧憬着那一天的到来。”两人甚至制定了一个美好的蜜月计划:战争一结束他们就结婚,婚礼将在他们跳过舞的皇家饭店举行,此后就去威尼斯度蜜月。
       没过多久他们就被捕了,此后被送到不同的集中营。贝蒂被关在奥地利的莫胡森集中营,她在那里差点死于伤寒,正是凭着对里奇的思念才使她活了下来。“在集中营医院里我昏迷了整整6个星期,醒来后一位女孩问我,‘谁是里奇?’我奇怪地问她你怎么知道里奇的?她说我在昏迷时不停地喊着这个名字。”
       贝蒂一康复就开始打听里奇的消息,但是集中营里的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经过近一年的痛苦煎熬,贝蒂一家所在的集中营终于被美国大兵解放。此后的几个月里,贝蒂继续打听里奇的下落,但依然杳无音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看到了一份集中营人员档案,其中把里奇·科瓦奇列为“假定死亡”。但是她不相信这个结果,总认为有朝一日里奇能够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贝蒂都没有从伤心中恢复过来。母亲见到这种情形,连逼带哄地说服她嫁给了集中营的一位难友奥托·西摩尔,希望奥托的爱能使她忘掉里奇。贝蒂对这桩婚事没有一点热情,对奥托也很冷淡,甚至在结婚之前让奥托以自己生命的名义发誓,一旦里奇重新出现,就要让她回到他身边。奥托答应了这个条件,两个人在纽约开始了新生活,
       奥托对贝蒂呵护有加,并与她有了三个孩子。可是贝蒂仍然对里奇念念不忘,经常向其他集中营难友打听他的下落。苍天有眼,命运之神终于安排他们重逢了!1975年,贝蒂带着大女儿桑迪在战后第一次重返布达佩斯,就在她们准备离开匈牙利的前一个晚上,贝蒂决定去皇家饭店吃顿晚饭,那里就是她和里奇当年商定举行婚礼的地方。当侍者端上第一道菜时,贝蒂一扭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里奇就坐在旁边的桌子上。虽然已经时隔30年,但贝蒂还是脱口叫出了他的名字。里奇也马上认出了她,两个人相拥而泣。
       并肩走在当年走过的街道上,贝蒂与里奇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里奇告诉她自己准备实践当年的诺言——虽然他也已经结婚生子,但他愿意立刻离开他们回到贝蒂身边。贝蒂的心中充满了激动的狂喜。里奇还告诉贝蒂,他曾经根据别人提供的线索于1950年到纽约找过她,可是当他找上家门时一位男子告诉他那里没有贝蒂这个人。从里奇的描述中贝蒂知道那正是奥托。她一下子变得怒不可遏:这些年来奥托一直都知道里奇还活着,却一直在对她撒谎,背叛了自己结婚之前发下的誓言。贝蒂立刻拨通了越洋电话。
       “我冲他喊道,‘为什么对我撒谎?’我听到电话里面传来了抽泣声,‘我不得不那样做,因为我不想失去你。’奥托向我坦白里奇曾经找上过门,但是担心我会离开他,况且那时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世,因此就把里奇骗走了。”贝蒂回忆道。
       听到了奥托的忏悔,贝蒂怒气渐消,而且使她感到吃惊的是,自己第一次对奥托有了一种负疚感。“这些年来他肯定一直生活在内疚中,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爱我。其实他一直都是个相当出色的丈夫和父亲,他给予我的爱要远远大于我给他的。”贝蒂含着泪向里奇解释了自己的感受,离开了布达佩斯;从此再也没有与他见过面。里奇一家目前也在美国定居。
       从此之后,贝蒂与奥托的婚姻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她请求奥托原谅自己多年来对他的冷淡,他则请她宽恕当年“自私的谎言”。夫妻俩目前在亚历桑那州凤凰城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与奥托的爱情故事比与里奇的更加感人。虽然后者更浪漫,但前者更真实……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改变未来,我的未来是与奥托在一起,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郑士良、张宁摘自2000年10月17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