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蹲下来看学生
作者:于永正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顾眼。
       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要成为孩子中的一员,我们必须蹲下。蹲下来,再见了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见了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领里,就不会斥之为“顽劣”——他们是孩子。
       我们的确应该蹲下来看学生。
       二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教《乌鸦喝水》。读到“乌鸦把一个个石子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地升高了”时,老师问“慢慢”可以换个什么词。有换“渐渐”的,有换“一点一点”的,也有换“逐渐”的,老师高兴地予以肯定。忽然有个小朋友说“还可以换‘慢腾腾’——瓶子里的水慢腾腾地升高了。”老师微微一笑,说“不行啊,‘慢腾腾’用在这里不合适。”
       老师说得对吗?对的。因为在大人看来,这样说是断然不对的。此话如出自大人之口,人们一定会发笑。但是,如果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呢?在孩子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不要说他们对着玩具喃喃自语司空见惯,对着茶杯、茶壶之类的东西说个没完的又少吗?孩子说“瓶子里的水慢腾腾地升高了”,我看完全在情理之中。
       今年4月初,我应邀到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课。上的是古诗《草》。有位小朋友在画“春风吹又生”的诗意时,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是的,当春风裹着沙尘刮来的时候,春风足黄色的。”又一位小朋友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于是又把黄色的风擦掉,画成绿色。我也笑笑说“不错,在诗人的眼里,春风是绿色的。不然,王安石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呢?你长大了,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位诗人。”话音一落,听课的教师为我鼓掌。接着,又有一位小朋友说“他们都不对,因为风是看不见的,画不出来的。”于是,他把绿色的风擦掉,把草叶画成一边倒。我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刮风,而且风刮得比较大,草都被吹弯了腰。”听课老师又热烈地鼓掌。这次的掌声当然是给这位小朋友的。按理说,只有最后一位小朋友说得对。但对前者,我为什么不予以否定?我想,如果否定他们——哪怕态度很温和——不就把学生的想像力封杀了?
       蹲下来看学生,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甚至会觉得学生了不起。
       三
       不仅仅是教学。
       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因孩子把玩具摆弄坏了而发脾气。爱因斯坦小时候,把一个指南针拆坏了,却未受到父亲的任何指责。他父亲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应当得到保护,而不足摧残。
       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因好动手动脚或者互相推推搡搡,便被老师扣上“调皮”、“好斗”的大帽子。我觉得“好斗”、“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要少些限制,多些引导。
       一天下午,大扫除的时候,两个学生在操场上打斗起来。一个手操拖把进攻,另一个则一手举簸箕,一手拿着笤帚迎战。在他们心目中,那拖把一定是一件比大刀还了得的兵器,那簸箕一定是盾牌,那笤帚就是一把刀。班主任大声命令他们“停止战斗”。我连忙说:“让他们斗去。第一,他们不是真斗,第二,即使真打,大不了使双方落了一身污泥。”果然,斗不多时,双方以“各得一身污点”而握手言和。他们嘻嘻哈哈地向教室走来,压根儿没发现一直注视着他们的班主任和我。他们一上楼梯,我便迎上前去,说:“二位好汉,大战十几个回合也未分胜负,是不是歇歇再战?”二人的脸唰地一下子红了,笑着跑进教室。
       有一次,我带学生到游泳池里游泳,几位女生向我告状,说男同学向她们身上泼水。“岂有此理,这不足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吗?”我说,“难道你们没长手?”这一说不打紧,游泳池里立刻爆发了大规模的“水战”。女同学似乎更有耐性,有几个人竟绕到男生的侧翼,发起了进攻。男生终于招架不住,败下阵去,打水仗打出了智慧。
       蹲下来看学生,就能体谅学生,老师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
       四
       在这方面,一些外国同行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前不久,我在《新华日报》上读到一篇访日文章。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在日本参观一所幼儿同时,听了一节美术课。有位小朋友画得乱七八糟,横一道、竖一道的,可是老师居然能从中找出优点。老师举起这幅画,问全班小朋友“大家数一数,他在这幅画中用了多少种颜色,”每个小朋友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地数了起来。一数,24种。原来,这位小朋友把彩笔盒里的24支彩笔全用上了。老师高兴地说“这位小朋友是全班颜色用得最多的一位。”这位小朋友激动得不得了。
       这不就是蹲下来看学生吗——找出一点能肯定的,总比全部否定好。
       在美国,有位生物老师在向学生讲蚯蚓的时候,有学生突然问“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老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尝过。”学生说“我可以尝尝吗?”教师说“当然可以。”学生问“我尝了能加分吗?”教师说“当然能。”于是这位学生把蚯蚓洗干净品尝了一口,然后把蚯蚓的味道说了出来。老师大大地表扬了这位学生。后来,这位学生成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品尝活蚯蚓,对大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难理解的。这位老师不但没有阻止,反而给以热情的鼓励与支持。这也是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才会理解孩子。
       一年,一个外国教育参观团到南京的一所小学听课。有位老师手里拿养一只乌龟让学生观察,学生很感兴趣,坐在讲台前的一位小男孩,竟不由自主地学养乌龟爬起来,把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外国老帅们逗乐了。讲课的老师一眼瞥见了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的脖子一伸一缩、两只手不停地做爬行动作的小男孩,向他使了个眼色。可是小男孩的注意力都被乌龟吸引去了,对老师的眼色全然不觉。直到下课,这位老师仍面有愠色。没想到评课时,外国同行对这位小男孩却备加赞扬,说他表现得最好,上课最投入。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我们和外国的同行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除了观念的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是蹲着的,一个是站着的。
       (郝宏伟摘自《教师博览》200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