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我的1961年8月31日
作者:朱敦名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祖父上面三代以讨饭为生;我父亲辈上靠种田度日;到了我这一辈,家中走出5位大学生。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难以言表,但有些事情,却又刻骨铭心,令你永不忘怀。
       1961年8月31日就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那天非常炎热,而我的心情比这更灼热,接到高考通知书的同学相继离开了家乡,而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年迈的父亲终于忍不住问我究竟考得怎么样?我肯定地回答:考得不差(后来得知是全省第二名),但我也很纳闷儿,莫非是我的志愿未填好,清华,北大,复旦……我心中的圣地啊!我决定不再等待,赤脚从田里一气跑了数公里赶到母校询问。班主任把压在抽屉里的录取通知书拿给我,本想给我解释什么,我一看,是南大数学天文系,啊!原来学校给我改了志愿,但报到须知又注明:报到截止日期是8月31日,过期作自动退学处理。天啊,此时已是中午11点,我顾不上班主任的解释,又是一路疾跑回家。
       娘听说我考取了,却哭了。爹知道我考取了,更急了。困难时期,家中难哪,好不容易才向本村小学教师借了1.5公斤粮票、3元钱,捆扎了一包来不及洗的被子和衣物便匆匆上路,家离徐州100公里,车票买不起,只能拦截卡车,善良的司机知情后,不收分文把我送到徐州火车站,此时已是下午5点半,车站售票处公告牌上“停售3天”四个醒目的大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呆了,怎么办,找售票处,找调度室,找站长室都无济于事,原因是部队调防,大批军人在徐州站待发。我不能“瓮中待毙”,兴许是急中生智,靠着一位好心人的提醒,我便沿着火车站的围墙跑到火车站的尽头后,又沿着铁轨折回到站内,只看到一列列军车和排列整齐的一队队解放军战士。一位站岗的士兵拦住了我,我讲了情况,几位解放军的首长看了我的通知书并审视我一阵,确信我是刚刚录取的新生后就让我立即爬上一列闷罐车,并一再叮嘱我,不要向战士打听任何情况。我知道,部队调防属于国家机密,能让我跟车已属不易。车开了,沿途的风光我全然不觉,只想到今晚12点前必须赶到南大报到,因为它还属于8月31日。否则……车到蚌埠,全员换车,我随大军又赶紧爬上另一列闷罐车,继续南行。车至乌农,离浦口还有7.5公里,车停下不再前行,全体将士下车等待渡江命令,估计此时大约已半夜时光,看来12点前是赶不到了,我开始惆怅。回头已无路可走,前进,兴许还有希望,于是我下定决心,背起行装,由满天星星引路,沿着铁轨一气又跑到浦口码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本是半夜12点就停开的渡船不知什么原因在凌晨4点又加开一班轮渡,我花5分钱买了一张船票匆匆上船,浩瀚的长江我无心观赏,只是向人们打听南大的情况。船到中山码头,一打听,这里离南大还有数公里路,公交车还得等一个半小时才能开出。为了求学,我这个农村长大的穷孩子不怕吃苦,为报到争分夺秒,我又背上行装,向南大方向疾走。没进过大城市的我只好边走边问,边问边走。在多位好心人的指点下终于走到了南大校门口。汗水流尽了,嗓子冒火了,一看到校门,我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门卫师傅给我按人中穴、灌水,又把我送到宿舍。
       南京的天气热得像火炉,一大早就是那么闷,再加上我一天一夜滴水未进,我捧起自来水便汩汩喝个够,想洗掉一身的臭汗,又不知哪是洗澡间,只好不顾体面地在洗涮间冲洗。一位好心的同学告诉我,昨天报到已结束,8点钟你到系里问问还能上学否!人地生疏的我,又是一阵打听,出了西校门,看到了几座圆屋顶,据说这就是数学天文系的办公室,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正想对这几个圆屋顶看个究竟,一位提前上班的老师问我干什么?我才如梦初醒,即向他讲明情况,并向他打听还能否读书。他让我好好地给系领导说说看。8点钟后,我将情况向系领导作了详细陈述,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严格的,系领导对我除惋惜同情外,便无计可施。绝望中我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嘴里同时念念有词地喊起了:“我要见郭影秋”,因我听父辈讲过,南大的郭影秋校长曾在我们家乡闹过革命。也许是老天有灵,郭校长正巧向数天系走来,站在我身旁的一位老师从同情我到有些责怪我,你怎么能直呼郭校长的名字呢?然而郭校长却未在意,他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后,就像慈父一样安慰我,并通情达理、实事求是地作出决断,我终于圆了大学梦。
       如今,我已是一名大学计算机教授,抚今迫昔,我感慨万千,想当初,如果不是不知名的司机、解放军官兵的帮助,热心人的指路,门卫师傅的急救,数天系老师、领导的关心,郭校长的相助,说不定现在我还在修理地球呢!今天,当我即将告别20世纪,进入光辉灿烂的21世纪之际,这人间温馨仍一如既往地给我前进的力量。
       1961年8月31日这一天,使我终生难忘。
       (沈军摘自2000年8月15日《现代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