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种种可爱
作者:席慕蓉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为一个小市民有种种令人生气的事——但幸亏还有种种可爱。让人忍不住的高兴。
       中华路上有一家卖蜜豆冰的——蜜豆冰原来是属于台中的东西,但不知什么时候台北也都有了——门前有一副对联,对联的字写得普普通通,内容更谈不上工整,却是情婉意切,令人动容,上句是“我们是来自纯朴的小乡村”。下句是“要做大台北无名的耕耘者”。店名就叫“无名蜜豆冰”。
       台北的可爱就在各行各业间平起平坐的大气象。
       永康街有一家卖面的,门面比摊子大,比店小,在门口换广告词。冬天是“100℃牛肉面”。春天换上“每天一碗牛肉面,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比“日进斗金”好多了,我每看一次简直就对白话文学多生出一份信心。好几年前,我想找一个洗衣兼打扫的半工。介绍人找了一位洗衣妇来。“反正你洗完了我家也是去洗别人家的,何不洗完了就替我打扫一下,我会多算钱的。”
       她小声地咕哝了一阵,介绍人郑重宣布:“她说她不扫地,因为她的兴趣只在洗衣服。”
       我起先几乎大笑,但接着不由一愣:原来洗衣服也可以是一个人认真的“兴趣”。
       原来即使是在“洗衣”和“扫地”之间,人也要有其一本正经的抉择——有抉择才有自主的尊严。
       隔巷有位老太太,祭礼很诚,逢年过节总要上供。有一天,我经过她设在门口的供桌,大吃一惊,原来上供的主供竟是洋芋沙拉,另外居然还有罐头。后来倒也发觉她的可爱,活人既然可以吃沙拉和罐头.让祖宗或神仙换换口味有何不可?
       她的没有章法的供菜倒是有其文化交流的意义了。
       从前,在中华路平交道口,总是有个北方人在那里卖大饼,我从来没有见过那种大饼整个一块到底有多大,但从边缘的弧度看直径总超过二尺。
       我并不买那种大饼,但每过几个月我总不放心地要去看一眼,我怕吃那种饼的人愈来愈少,卖饼的人会改行。我这人就是“不放心”。
       那种硬硬厚厚的大饼对我而言差不多是有生命的,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生命,我不忍看它在中华路慢慢绝种。
       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忽然满街都在卖那种大饼,我安心了,真可爱,真好,有一种东西暂时不会绝种了!
       华西街是一条好玩的街,儿子对毒蛇发生强烈兴趣的那一阵子我们常去。我们站在毒蛇店门口,一家一家地去看那些百步蛇、眼镜蛇、雨伞节……
       “那条蛇毒不毒?”我指着一条又粗又大的问店员。
       “不被咬到就不毒!”
       没料到是这样一句回话,我为之暗自感叹不已。其实,世事皆可作如是观。有浪,但船没沉,何妨视作无浪;有陷阱,但人未失足,何妨视作坦途。
       (陈大涛摘自2000年4月7日《中华周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