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咒语疑云
作者:飞 飞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北京上学时,有一回在学校附近碰见一个老妪站在大树底下兜售布袋——一种长方形单面有图案的纯棉购物口袋,价钱相当便宜,只售一元五角。于是一气买了六个。
       布袋拿回宿舍,同学都说值,不料一位细心的蓦然惊呼:“怎么上面有个‘死’字!”定睛一看,布袋的图案四周原来还环着一圈外文,几个较长的单词不认识,字典里也没有,中间一个“die”,却赫然触目惊心!再细看图案本身,几个简单而形状怪异的色块拼凑在一起,谁也辨不出那究竟是什么。
       “我说这么便宜!”“准是邪教的图腾!”“巫婆!”“咒语!”同学们大呼小叫。
       虽说向来不信邪,东西照用不误,但挎着口袋上街时还是小心地把有图案的一面向里,以免引来旁人注目。有次要寄衣物回家,那些口袋是再好不过的包裹,但瞅着那个碍眼的“出e”,心里仍有些别扭,总不能往家里寄去一份不祥吧?后来想出个好主意,用同色的彩笔在“die”后面加上“t”,成“饮食、节食”之意。自忖破去一劫,顿时心安理得。
       直至一年后,认识了一个外语学院的朋友,“咒语”之谜方水落石出:那句奇怪的外文其实是德语,“die”是德语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冠词,发音为“地”,用法相当于英语“the”,专用以修饰阴性名词,“咒语”全句的意思是“保护世界环境”。
       恍然悟过之后回头再看那神秘的图案,原来竟是世界七大洲的板块!
       有时想想,生活中的诸多禁忌,纯属世人作茧自缚。基督徒避讳“13”尚有宗教传说之情可原,因为发音而遭人唾弃的“4”多少有点“比窦娥还冤”,要知道在简谱音乐中,“4”的唱名正是如假包换的“发”,这是不是比辅音相异的“8”来得少一分牵强?
       转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活着就该有大无畏精神。“死”就“死”吧,有“咒语”傍身,说不定还能以毒攻毒,一保平安。
       (李建东、程桂香摘自1999年11月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