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心海浪花]善点燃了善
作者:朱 鸿

《青年文摘(红版)》 199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贫困是不幸的,然而不幸的贫困考验人的同情之心、忍耐之心、博爱之心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刘路,岁近50,教授写作。刘路很想对贫困的学生有一点资助,可老师是清寒的,他的月薪仅仅数百元,而且他上有老母,下有学子,算计着月薪而持家,他对学生的资助,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学校一次发给他3000元奖金之后,他才有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发给他奖金,是由于他的搭桥作用,学校获得了一笔奖励基金。刘路把这笔钱交给中文系,他提出,要全部资助给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
       于是一天下午,中文系为刘路的赞助,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20名特别贫困的学生都来了,他们是由班级认真挑选的。其中一个男生是靠母亲销售面条的钱做学费的,另一个女生的情况是,她仅有一张从铁岭市到西安市的车票的钱,她走进校园手就空了,是她宿舍的同学,为她凑够了报名的费用。这些学生低着头,静静地坐在教室,心情是复杂的。一道从窗口探入教室的夕阳,想以它金黄的光辉照亮他们的眼睛,但是很难,秋天的夕阳让他们伤感。刘路戴着眼镜,身穿普通的猩红茄克,亲切而自然地看着他们,轻轻地说:
       “同学们,我赞助的钱,只能平均每人150元,这对你们的生活实在是杯水车薪,我很内疚。然而,它带来的信息是,老师牵挂着你们,对于贫困,你们不是孤军作战,你们的后方除了有家长,还有社会!盼你们一定要自强自立,完成学业,万万不能半途而废。在这里,我要提醒你们:贫困是尴尬的,可变换一个角度考察它,它就成了一笔财富,它培育人的同情之心、忍耐之心,而且它锻炼人的意志,所谓寒门出奇士,所谓雄才多磨难!贫困是由于缺钱,缺钱必然想钱思钱,对钱作召唤或诅咒,但是无论如何,希望你们保持精神的自由和昂扬,不做钱奴,不为物役。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能把贫困归罪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怨恨和嫌弃他们,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供养你们,并送你们上大学,已经难能可贵了,而且你们所具有的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质朴而坚毅的品性,多半是受他们的影响,他们足以敬重!”
       刘路的声音是低沉的,道理并不高深,但是他的话带着穿透人情世故的力,敲击着学生的心,他的话是滚烫的,一下融化了他们梗塞于胸的一些块垒。贫困的学生几乎都哭了,含盐的泪水,像秋天的梧桐叶子一样沙沙地响。最最激动的时刻是:中文系领导把钱交给刘路,刘路把装钱的红包递给学生,学生依次接过,依次深深地鞠躬,毕恭毕敬,腰弯得俨然是在顿悟之后表示一种信念,神情突然成熟得有一点肃穆,泪水滴在地上,致谢的声音挣脱着哽咽而沙哑。他们不是仅仅为150元钱才致谢的。
       在资助仪式上,田娟莉同学获悉张慧茹的家境比自己更艰苦更深重之后,拿出100元钱,晚上去找张慧茹,一定要她收下,但是张慧茹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刘路的赞助,她当然不再要。在柳树下,两个女学生悄悄地推让着钱。她们清亮的眼睛,满是月光。王成义把受到资助的事情告诉给自己的母亲,这个信奉佛教的妇女,虔诚地为刘路烧了香,她从遥远的甘肃赤金堡向刘路祝福,祈祷他平安。赫振龙是西安市一家副食公司的经理,他偶然知道了刘路资助贫困学生的消息,感慨系之。他放下工作,立即取出1000元钱,让职员送给刘路以补贴他的生活,并表示对一个陌生老师的敬佩。善就这样产生着新的善。
       (黄华云、张迎利摘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