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历史一页]一幅地图使美国参战
作者:王 禅

《青年文摘(红版)》 199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希特勒铁蹄的蹂躏,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然后,希特勒集中了2000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大空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等大城市也炸成一片瓦砾。大英帝国危在旦夕!
       但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此时却还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之中。到1941年10月,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华盛顿的国会山上,仍被孤立主义情绪所笼罩,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援助英国的议案一再遭到否决。
       美国佬何以如此沉得住气?原来,美国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尝到了“中立主义”的甜头,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再次出兵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1941年10月27日,在庆祝美国海军节的午餐会上,罗斯福总统突然宣布,他获得了一幅希特勒政府绘制的附有说明的中南美洲地图。这幅地图明确地将中南美洲14个国家的疆界重新划定:阿根廷和巴西的领土都扩大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则被合并成一个受希特勒控制的“新西班牙”国家;与美国利害攸关的巴拿马运河以至整个拉丁美洲,都被纳入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墨西哥湾成为德国油港基地……这幅地图表明,希特勒的刺刀即将伸进美国的“后院”,德国轰炸机将随时飞临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
       这幅地图一公布,美国人再也沉不住气了。按照“门罗主义”的原则,谁统治欧洲他们可以不管不问,但现在却居然有人要把战火烧到他们的屁股上来,他们可就不能再稳坐钓鱼台了。于是,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纷纷谴责希特勒的罪恶行径,要求美国国会和政府放弃孤立主义政策。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会山上那些顽固的孤立主义议员,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11月初,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废除了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案》,决定在北大西洋对德国潜艇进行公开的战争行动,为英国的运输舰队护航。
       一幅地图竟然在一周内就使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所以战后有人说,一幅地图不但拯救了英国,而且也拯救了欧洲。原先,苏联已和希特勒签定了《中立法案》,如果英国再亡了,美国就势单力孤了,希特勒早晚要将战火烧到美洲这块版图上,到那时,“美利坚”还能坚持多久?更何况让美国人深感恐惧的是,它的大门口还蹲着一只狡猾的虎视眈眈的恶狼,它随时都有可能趁美国人不注意时进入美国屋内,这只恶狼就是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引发太平洋战争就是佐证。故此,美国出兵援助英国是必然的,那幅地图仅仅是点燃了美国人参战的情绪而已。
       20多年后,两位美国历史学家查阅大量英国情报机关的文件,发现那幅地图竟是英国情报机构在丘吉尔的授意下绘制的。
       罗斯福总统是真的相信了那幅地图,还是佯装相信以利用它来实现自己的参战政策呢?可惜,现在已经死无对证,这成了一桩千古疑案。
       (薛琪摘自《知识窗》199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