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术动态与信息]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现今与历史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木仕华

《民族研究》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7年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现今与历史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教授致开幕辞。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黄树民教授代表台湾学者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青海民族学院等单位3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七个单元讨论。
       第一单元“藏彝走廊族群格局及其研究”专题。李绍明的《论藏彝走廊族群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以历史为序,讨论了藏彝走廊的迁徙活动及其族群分布基本格局的形成史和动因。孙宏开的《藏彝走廊与藏缅语族语言》,描述了藏缅语族的系谱,并谈了若干研究思路。黄树民的《Zang—Yi Corridor as a Research Platform in Modern China Studies》,论析了国家与民族社会的关系,生态区域分类与文化发展,社区、族群与社会组织,环境适应与疾病传播控制;从部落、土司到自治区,弱势族群与强势族群,文化多元与文化延存,全球化、旅游观光业与商品文化,发展的文化结构,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之间的关系。石硕认为,地理、文化、族群三者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是认识藏彝走廊的基础,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走廊中藏缅语族的共同起源和历史演变是有效的途径。郝时远对藏彝走廊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藏彝走廊各个族群之间的互化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包括宗教、语言和认同问题上的影响。在藏彝走廊的研究中,应当重视历史资源和前人的研究,既要有历史观也要有学术观。
       第二单元“藏彝走廊的历史记忆研究”。彭文斌的《诸葛亮与汉藏边缘的族群空间建构》,以攀枝花、凉山和康定的实地考察为例,探讨诸葛亮“南征”的故事对三地的族群性及其空间知识的影响。木仕华的《谁是MOSO:论古摩沙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从历史记忆、精英操控等角度分析“纳系族群”的族群认同及民族识别问题,借以廓清谁是摩沙(MOSO)。卢梅的《番民、臣民与公民:晚清康区改流中的民族与国家意识》认为,20世纪初清政府在康区的改土归流以褫夺土司政治权力为核心,以“强行开化”为目的的新式学堂教育开创了康区近代教育体系,打破了康区以寺庙教育为主的传统,并分析了清末官员对民族、国家关系的认知与应对。先巴的《青藏高原河曲民族走廊初探》指出,氐羌系民族的迁徙形成了一个民族迁徙“井”字大走廊,即横断山民族大走廊、河西民族大走廊、白龙江一汉水走廊。
       第三单元“藏彝走廊族群研究及其方法论”专题。何翠萍的《“家”的人类学研究在藏彝走廊之可能性与重要性》,分析了“家”的人类学研究在藏彝走廊之可能性。翁乃群的《伯一纳日的共生依存互构关系:历史与现实》,以川滇边境纳日人和“普米”人的关系为例,讨论了纳入族系与自称普米族系的高度共生、依存、互构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藏彝走廊社会文化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成俊的《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探讨了撒拉族借助族群的历史记忆,如何维持族群边界、强化族群意识的现象。徐君的《关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的人类学考察》,讨论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及其在国家政策之下的文化变迁和人的改变,并论及该地区的民族社会历史形态与当代政治绩效、生态移民的组织变迁和社区认同、后续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单元“生态地理环境、医药健康与物质文化”专题。蔡博文的《藏彝走廊少数民族族群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PPGIS方法学初探》,探讨藏彝走廊复杂险恶地形特征与族群的环境调适行为。胡正恒的《云南丽江纳西族之在地生态记忆与其生物多样性经营作为一种族群沟通之符码化再现系统》,以丽江纳西族地区生态为例,关注“生态地景”与“差异人群”的互动关系。
       第五单元“现代化与社会文化变迁”专题。杨福泉的《“藏彝走廊”云南西北部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认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保证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文化生境”。刘绍华的《Opiates and the Capitalist Modernity in Nuosu(Yi)Society》,分析了1910年后鸦片在凉山彝族地区引入并广泛种植与交易的变迁,探讨了凉山彝族的资本主义现代性。余舜德的《Experiencing domestic modernity》,以云南藏民的现代化阐述藏民体验现代性的感知网络。张建世的《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现状调查》,介绍了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传承方式和造型图案等。
       第六单元“宗教信仰、仪式及其变迁”专题。李静生的《硬收拾与软控制:纳西族东巴教中的“暑”(精灵)观念研究》,讨论纳西族东巴教中的“祭暑”仪式集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暑之间不断互动和制约关系,以及和谐共处目的理念。李英的《纳西族的桑尼、毕、扒》,通过对纳西族占卜者“桑尼”与东巴经中的“扒”和祭司“毕”的职能分析,并与其他诸民族作比较,阐明了三者间的关系。谢继胜的《甘肃宕昌本本信仰与藏族本教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对宕昌藏族民间信仰中的神怪由来、名称与职能,祭祀方式,巫师藏文仪轨抄本等材料,论析当地信仰与其他藏族地区本教和民间信仰的差异,提出信仰人群的族属建议。廖旸、艾菊红的《甘肃宕昌藏民的信仰》,论述了宕昌藏族村落的多重信仰体系,及其在族群认同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族群认同及其社会文化互动”专题。李星星的《甘洛尔苏藏人考察纪略》,讨论了甘洛尔苏藏族田野调查新成果。刘夏蓓的《论卡里岗人的族群认同及认同维度》,论述青海卡力岗族群演变、文化变迁和族群认同。艾菊红、廖旸的《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动态过程:陇南宕昌藏族的实例》,分析了宕昌藏族的族群构建与文化变迁等问题,指出族群认同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利益的竞争与分配、和族群情感的共同作用下,不断重构和认同的主体能动过程。袁晓文的《“藏彝走廊”中的尔苏藏族研究综述》,对尔苏藏族的现状和研究成果作了评述。侯红蕊的《族群认同的多维度思考——以“shuhen”的“藏族化”历程为例》,以木里“shuhen”人为对象,通过族群的族称、家庭、信仰、记忆等角度探讨了“shuhen”的族群认同所经历的“藏族化”过程。李晨升的《厂马;一个贵琼人村落的族群认同和社会变迁》论析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新中国基层组织的建立和集体化运动,以及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厂马贵琼人重构自身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的实践及康区族群“藏族化”(Tibetanization)的模式。
       (作者木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责任编辑 刘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