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术动态与信息]第八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孙 懿

《民族研究》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19-23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市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围绕“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题及生态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城镇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问题、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等4个子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关于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问题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要超越实际,违背客观规律。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则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就是立足于本地实际,确立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发展模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整合传统文化与现实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等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学者或从宏观,或从某一地区的实际,提出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问题;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跨越式发展”不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也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由国外的实践证明了,但“跨越式发展”也存在前提,即避免重复,发展规划要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有学者则从民族区域自治的角度阐述了对民族地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应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层面,更应体现在这一制度和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生态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应该只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能够创造和维护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一认识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赞同,但对如何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学者们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全国出力,充分发挥国家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作用。有学者则在分析新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应该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观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确保绿洲的环境安全。在关注生态环境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关系的同时,学者们对近年来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情况也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四川的实际出发,认为影响四川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因素主要有粮食压力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比较效益和农作物的经济比较效益,只有建立适当的植被体系和补偿机制,才能达到建设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将民族文化也纳入到了生态保护的范围内,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文化生态环境前景堪忧。也有学者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是动态存在的文化现象,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城镇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有学者介绍了近几年来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小城镇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认为城镇化建设为当地少数民族培育了市场,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促进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而中央确定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农村实现城镇化才会有现代化,才会达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的。有学者对福建民族乡村的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乡村的城镇化已经成为福建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有学者则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的变迁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变迁主要表现在民族社区的功能扩展,组织系统趋向有序状态,权利和利益多样化,民族社区和族群在城市中“破碎”和重组,传统的“单位制”社区被打破,民族社区人口结构出现变化,社区类型多样化。
       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有学者对“小康”的由古至今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小康”这个古老的词汇注入了新的内涵,体现了共产党长期革命与建设的经验积累和对未来发展目标认识的升华。有学者对小康社会建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小康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既有矛盾又相互统一、相互影响。一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各民族实现相对平衡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只有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乃至消失,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民族关系也由此获得了不断改善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团结的民族关系作为基础,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的利益之争却容易引起民族关系的严重波动,从而影响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近年来民族理论学界关注的问题,此次会议也不例外,有不少学者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民族理论学科是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民族理论学科在指导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也必须有新的思路。有学者则认为新时期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其次要有计划地研究西方民族理论;再次是结合国情,继承中国学术传统;最后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有学者认为民族理论政治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对“阶级、剥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核心范畴的扬弃,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理论体系的基础,解决这一问题是民族理论学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学者则认为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大兴调查之风,在调查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而概括升华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促进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地区管理体制改革、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民族平等问题、民族意识问题、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游牧民族社会心态分析、族群认同问题等也有多位学者关注。
       (作者孙懿,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责任编辑刘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