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当前学术期刊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孙 麾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学术期刊肩负着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在发稿选择上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国化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如何在推进世界知识体系中建构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当代学术思潮;积极倡导综合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深入地从“问题规范”来提出问题,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进学术进步。
       关键词: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思潮;问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4-0165-04
       一、学术期刊肩负着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十七大报告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殷切期望,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认识。这一战略无疑蕴涵了学术独创性和原创性的诉求,蕴涵了学术服务于大局和现实的诉求,蕴涵了中国学术自主性的诉求。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和方向性的理论自觉。与这个战略相适应,如何发挥学术期刊的优势,使学术期刊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所作为,并以创新精神探索办好学术期刊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这是编辑工作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学术期刊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学术期刊只满足于发表学术成果,缺乏把握学术生长点和理论前沿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不能自觉担当起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的重任,就难以主动融入学术发展的主流中去,就很难在制高点上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向、分辨研究成果的独创性。
       二、在“中国化”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
       我们强调学术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术期刊在发稿选择上也要考虑如何在中国化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生动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践进程深切相关的,至少有两个基本事实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基础:一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理论成果,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始终如一的主题,也是表现当代中国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解释力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是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建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范式的内部张力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产生理论的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其理论内涵和分析对象也相应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批判范式本身失去了意义,而是其价值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把握得到扩展并获得新的含义。因此,要在学理的意义上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精神,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实质上就是理论在中国的实现方式,这种理论在中国的实现方式,也就是中国气派学术话语的建构方式。这种学术逻辑的有机关联,不仅深刻的构筑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基础上,而且以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的原创性获得了学术上的世界意义。每个时代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伟大梦想,人民最精致的智慧都集中在哲学思维中。因此,形成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以及出现表达时代精神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担负起引领学术的重任,积极发挥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创造基础和前提批判的作用。我们召唤着巨大的理论热情和原创动力,从孤寂的书斋幽思转向社会的现实关怀,以实践为源泉,以人的自主活动为中介,筑起把握现实本质的理论体系,并内聚着与实践深切联系的文化逻辑和理论张力。
       三、推进世界知识体系中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形态的建构与发展
       中国与世界整体格局中的文化交往与文明对话,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深刻把握现实中具有时代性的问题并以中国的方式来表达,进而通过中国全面复兴的历史事实确立世界文明体系中的文化形象。如何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的成就,对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与学术探索无疑就是一个重要标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这种在开拓进取中进行改变世界的理论创新,决定了任何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都是思想原创的障碍。解放思想,就是要从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就是要从对西方学术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包括从基于历史阶段性和历史条件限制并体现为实践定规的狭隘经验中解放出来,这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逻辑要求和时代要求。直接地复制或引申西方的学术话语,有关中国发展的研究及其成果都要经过西方知识框架的过滤并打上西方知识示范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独创性和理论的原创性将不复存在,由此世界意义的文化交往和文明对话多样性之间的可理解性、可交流性也失去了基础。而在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则是一种思维简单化的表现,因为它在以观念的“应然”规定现实物质生活的“实然”中回避了或远离了中国的真正问题和产生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世界的制度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和被称为“软实力”的文化竞争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在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作为时代性标志的中国学术思想,创立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四、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当代学术思潮
       关注时代的迫切问题,就不能不关注当代思潮。在学术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潮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借助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学术框架为阐发各自不同的主张和见解开辟道路。当代学术思潮是对时代问题的不同反映,尽管存在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取向,但它们都不是在某个学科中施展自己的理论张力和学术主张,而是表现一种更尖锐、更入世、更宏阔的现实关怀。这种现实关怀可以说更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社会科学要有所建树,必须对围绕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种种思潮在其学术外表下隐含的历史观、价值立场和学术动机进行前提批判;还必须反对那种在学术性的名义下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态度。我们看问题,不能离开社会形态、离开社会制度性质、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全球竞争,而只是观念地看问题,否则就必然会陷入西方理论所预设的逻辑陷阱。应该指出,一些学者尊崇的“普世价值”在其实质上就是将地方知识上升为世界知识,也就是西方价值的普世化。这里要特别强调唯
       物史观对历史评价和历史理解的重要意义。唯心史观把基于物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都归结于观念的问题。因此,对各种学术思潮,首要自问的就是其实践批判的前提和自身立论的基础。
       五、积极倡导综合问题的跨学科研究
       社会科学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离不开“全球化”和“中国化”语境。在我们这个疆界消逝的科技全球化时代,风险也必然全球化。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和超常规性,在风险社会当中,人类更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方式来理解我们自身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应对全球化,包括如何为那些注重社会责任与环保效益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公平贸易中提供充分利用可配置资源的条件,就不是单纯听从市场安排的问题,很显然,市场需要一个政治化的秩序框架,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扩大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协商,并利用政治行为手段控制跨国企业的黑幕交易。可以说,当代学术前沿的问题都带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单凭一个学科的资源已无法索解这些问题的答案;种种学术发展的迹象都表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相互关联地跨地域性发展趋势,使得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失去了单独解决人类面对的文明冲突和生存困境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实践对理论综合化的当代需求,也预示了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域的开拓方向。这直接推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同时,各个学科也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分析工具,不再仅仅满足于利用本学科的传统研究方法。通过“问题”实现对学科的综合,并通过这种综合体现出各个学科自身的优势,这应该上升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如果局限于学科自身所设定的范围而不融入整个问题语境和时代背景,对学科发展就将构成新的障碍。
       六、从技术规范到问题规范
       在学术界提出抵制学术腐败,提倡学术规范的问题以来,学术期刊积极加入,形成共识,从学术责任的高度自觉担当起守门人的角色,要求作者充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当然,我们着力更多的还是在技术规范的层面,具体说主要是指注释体例规范。随着学术的进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规范层次讨论,要更深入地从“问题规范”来提出问题。这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学术本身的问题,一类是现实中的问题。我们要开辟将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到学术的层次或转化为学术问题的方法论,有力改变避开现实的矛盾抽象地研究思想过程,有力改变从一般哲学原理的单纯推演中寻求具体问题的答案这种简单化思维。那些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的条件,离开了产生问题的实践基础,非现实性地提出问题,问题往往就只能是虚假的空洞的概念。无条件地正视并敢于揭示现实中实际发生的真实过程和客观趋势,科学地分析和揭示过程的性质和规律性,这是坚持理论的彻底性和逻辑的一惯性的起码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必须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进学术进步。
       总之,在新的待解决的问题面前,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成果,汇成无愧于时代精神的思想体系,在改革开放关键抉择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像马克思说的那样,让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