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凌厚锋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上了议事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历史自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创新、着力推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创新;文化交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它标志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及路径选择作一探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中,思想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是时代发展使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强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正是从上述实际出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迄今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在中国,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世界,应当努力克服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创造更加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有效化解各国、各地区和各种文明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保持世界的稳定和安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等。总之,不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繁多的共同问题和挑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凝聚了如此众多的共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根本原因。
       问题在于,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需要一系列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为思想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然而经济社会发展又是以一系列非经济因素的存在作为前提,其中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因素和先决条件。在当今中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彰显时代精神、具有生机活力的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无疑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深度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历史自觉。
       众所周知,“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一股认为美国霸权已经衰落的思潮。约瑟夫·奈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美国固然无法仅靠经济和军事力量进一步推进霸权,却可以运用自身的“软实力”继续维护自己的霸权。他在1990年3月发表的《衰落的误导性隐喻》一文中,把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前者指的是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后者则是一种“间接运用力量的方式”,是“同化式力量”,能“使人随我欲”,是一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力量,是制胜的最高境界。他在随后出版的《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的“前言”中,对“软实力”进一步作了界定,指出所谓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即包括文化、政治、外交三个部分,其核心实力是文化魅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
       尽管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自有其战略意图,但从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角度看,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就是为什么“软实力”这一概念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各国纷纷制定增强本国软实力的对策。
       与约瑟夫·奈具有本质区别的是,我们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我们的着眼点是落在文化的基本层面上,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来对待。我们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带有鲜明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它是我们国家政体的文化显现,是我们国家利益的独特呈现方式。”总之,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
       当我们热议文化的作用,把文化作为软实力提到关系国家崛起的战略高度时,有一个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理论问题必须辩明清楚。这里涉及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于文化问题作出既符合唯物史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正确解读。对于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有过经典的论述,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当初强调的重点是放在经济方面,而对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未予论述。这样做是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面临的理论任务直接相关,即要打破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的统治地位,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进而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晚年在回顾当初这一段历史时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基本经济事实引出政治的、法律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以世界观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与此同时,恩格斯也反复指出,不应把历史唯物主义说成是主张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他在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它们又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结果。”他还
       为自己和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点作了自我批评。马克思恩格斯逝世100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上述“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无论如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与文化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应也不可能被颠倒。以中国为例,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之所以能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软实力,是与中国近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密切相关。就连塞缪尔·亨廷顿都认为,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硬实力决定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得以实现和增强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文化不能空洞化,文化的内容永远是社会的;文化不能虚无化,它以一种无形的所谓软力量在不断影响社会。文化只有在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中,只有与硬力量即经济与政治军事实力相结合,文化这种软力量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价值。”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体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进行文化建设的主体,自然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体,主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能否充分激发。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渠道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从客观上对如何引领人民群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实关系。价值作为反映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它标示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对主体的尺度、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一致、相符或接近。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进行整合而成的观念形态。不同的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而在一个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居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即所谓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社会主义有着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价值观指的是社会主义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则是一个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旨在为实现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提供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将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加以统一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方面及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在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过程中,成为日益全面性的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主体性的文化世界,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其个性的潜能,从而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特别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深刻阐明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最高目标所作的最为科学的概括,其基本内涵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的新胜利进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尽一切可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人又如何达到自身的全面性?与抽象的人道主义把人的发展描述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丰富性、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了某种丰富性即全面性,人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活动,并通过全面的活动亦即通过人们普遍的相互交往而获得全面的发展,达到自身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而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恰恰在于,它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当代核心价值最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概括,它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自觉践行这一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就一定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激发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四个方面的首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突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国民的精神状态,锤炼国民的意志品格,陶冶国民的道德情操,增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从而焕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现阶段,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正如有的学者所描绘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同时并存,加上电视和互联网上的传播和热炒,呈现出活跃与浮躁并存的局面。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就应当按照“在不断化解矛盾中追求和谐”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矛盾,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揭示各种思潮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
       径,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在这方面,除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多出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外,当前特别要认真研究如何影响社会心理,诸如分析由于文学艺术、宗教、大众伦理以及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化、信息文化等的传播带来的新问题,做好社会心理的调适、引导工作,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凝聚人心、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在引领各种思想过程中,要坚持“和而不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矛盾的一条重要方针。它既肯定矛盾,承认差异,尊重当下思想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强调相互包容,善于引导,正确反映了“拓宽利益诉求渠道”的客观要求,这是对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具体化。正确贯彻这条方针,做到破中有立、立中有破,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推进文化创新
       文化软实力的又一重要表现是民族的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改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标志。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全民族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化创新是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蕴含的伟大创造活力只能在包括文化创新在内的创新活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展示。
       ——着力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仅创造了饱蕴各个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屡历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在审美情趣、评价标准等方面也提出有别于以往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应当根据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着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在内容上,要使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充分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能深刻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火热生活,反映大变革的时代脉动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真正体现中国特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达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这里,如何正确理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不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文化创新的重中之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崇高精神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之基之源,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弘扬。
       今天我们强调改革创新,这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改革创新既是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在当代的弘扬,又是当今中国发展内在动力在精神层面的生动体现。刚健有为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这种主体能动性绝非可以随心所欲,恰恰相反,它要求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并顺应这些规律而达到有为。这与今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的要求完全一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讲的正是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尊重实际、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以造福于人民。在形式上,要在继续发扬光大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品种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推出新的文化品种。要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创新文化的方式方法,并且运用包括信息网络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更多更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总之,创造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福建,则应在突出时代特色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大力保护和开发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实施品牌带动,努力创造一批代表福建形象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彰显福建文化特色,提高海峡西岸文化的影响力。
       ——着力推进文化制度创新。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的经验为思想文化发展和变革提供感性基础,实践的需求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这就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规范的体制机制。完善的文化体制具有内在的发展活力,直接决定文化发展的效率和创造力。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革除一切束缚人的文化创造力的体制弊端,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通过文化体制创新,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里着重说一说发展文化产业问题。如果说人民群众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主体,那么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正确途径。从国际上看,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美、英、法、日等国都通过政府的计划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都在10%以上,其中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更高达25%以上,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美国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都居全球领先地位,它通过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及其他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彰显其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10年持续低迷时,唯有文化产业取得巨大增长,尤其是在以青少年及家庭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动漫和游戏领域,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截至2005年底,占世界市场的62%)。反观中国,与上述情况相比,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03年底,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7%、城镇从业人员的5%;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比发达国家低近50%。中国经济总出口长期顺差且持续快速增长,但文化产品出口却一直逆差,出口与进口比例高达1:7,其中图书进出口贸易逆差则达到1:10。2004年我国向美国输出版权和从美国引进版权之比为1:290。这表明,目前我国文化竞争力仍然较弱,而文化竞争力又恰恰是对外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当务之急,是应当根据十七大报告关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通过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应当转变观念。譬如为了增强对外文
       化竞争力,就要摆脱以往把免费文化交流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主要途径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明确在以市场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而其关键,则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影视、出版、广告等媒体产业,并使之逐步走向国际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进行文化交流
       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国家的整体形象越是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国家软实力就越强大。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其作用的发挥靠的不是强制,而是吸引,是精神的感召,引人入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能更加有力地吸引和感召世界各国人民,让他们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真诚地同情和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任务。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促进双方或多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大。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辟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此,应当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纵观人类的文明史,凡有价值的文化,无不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孔夫子、屈原、曹雪芹、鲁迅既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人类;同样,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帕瓦罗蒂既属于各自的地域和民族,也属于整个人类包括中国。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上,自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华文化就源源不断地传人中亚、欧洲,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也不断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引发中外文化的激烈冲突,而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同各种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才能不断磨砺、充实和丰富自己,一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只有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获得加强和提高。
       其二,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在当代中国,构建中华主流文化,就是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包括: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界各国加强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刚健有为、和而不同。在这诸多方面内容中,“和”的思想在当前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中国,“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经商、交往、处事、从政等多个方面仍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和”的核心、精髓也是它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文化所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就是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而建设和谐世界的要义,则是让拥有不同观点、不同制度和国家在“不合群的交往”中建立起一种“和谐世界”的秩序,从而能够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和平共处、共促发展。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其著作《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曾写道:“在全球化时代,迫切需要树立一种对其他文明和宗教的有关学说持尊重和宽容态度的普遍意愿。这种宽容不是漠不关心式的宽容,而是出于尊重和重视世界上所存在的、在历史上出现的其他基本信念而产生的宽容。我们应当传播关于人类拥有许多共同的基本伦理信念的认识,以及每个人都能从他人那里学到些什么的认识。如果思想科学的全球化能够以这种方式大力帮助消除错误的偏见,那么,我们就更有信心去应付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某些风险。”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正是为实现施密特这一期望提供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吗?!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对中华文化宝库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成为构建中华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
       ——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其无限的生命力源之于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今天,中国作为建设和谐世界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一员,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应当努力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其三,坚持文化上的双向交流。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在福建,则应当充分发挥“五缘”(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优势,加强对台文化交流,着眼于促进两岸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开拓新渠道、创造新形式、研究新对策,进一步拓展对台文化交流合作领域。利用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优势,建立和完善文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密切闽港澳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进中华文化和福建地方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福建,树立福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