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国青年哲学论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作者:李清华

《东南学术》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应用型的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就我国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进行分析,并阐述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建设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7)03—0165—04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
       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决定》明确指明职业技术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再一次说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无比重要性。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接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相差极大。并且,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只占3.5%,即使是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高级技工的比例也不足7%,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比相差很远。并且现有的技工大多年龄偏大,一部分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又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而在上亿的农民工里,技术熟练的工人所占的比例很低,有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仅占12.5%。
       显然,发展技术教育,培养技工人才是当务之急。但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起点较低,再加上各级政府及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技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从而造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低,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目前,我国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生均预算内经费增长不大,且呈下降趋势。各企业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也不同程度地逐年下降,国家财政预算内事业费只能基本保住人员经费,甚至有些学校连保工资都困难,更难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
       由于办学经费紧张,造成许多学校连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所需的最基础的设施和设备都没有。同时,由于经费紧张,不但教师没有机会出去进修提高,而且连学生必要的职业实习也无法实现,而这一情况在农村职业学校中更加突出。在教育工作上,有些领导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认识还很肤浅,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但不安排配套经费,而且连专项经费也很难保证。这样,使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形同虚设。再由于部分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很难把先进的技术成果引入教学中来,造成了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不能适应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开设的专业课也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这不但影响了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而且也挫伤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入读信心。
       2.职业技术教育内部自身的改革力度不大,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虽然全国职业技术学校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及时适应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但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校存在着办学模式相对单一,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活力。有的学校领导的职业教育观念陈旧,安于现状;有的学校专业课程和教材内容不能较好地反映最新、最前沿的创新知识和生产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再者,职业技术学校内部之间不能沟通,专业设置重复、资源不能共享,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没有学到科技致富的真本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社会上就业形势严峻和市场上就业准入制度的不规范直接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国有企业重组合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仍有企业下岗职工近600万人,失业人员600万人,在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扩招后,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使社会上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造成了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另外,一些企事业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员工高学历化,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在中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就业准入控制不严,缺乏执法依据和力度,一些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区和企业,包括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大量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人员,这也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4.社会上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直接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规模。
       由于受中国传统“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抱有成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是上不了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学生,迫不得已才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在农村,农民对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还没有真正具有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因此,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子女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升学考试,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出人头地,摆脱贫困。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及其家长出现了“普高热”的现象,这样,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职业技术
       学校却出现招生困难的态势,办学规模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更为短缺,即使招了一些学生,其生源的素质也是相对较差的,大部分学生在职校不但学习差,而且也很难管教,这直接影响到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为发展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第一,调整职业教育的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规模庞大,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都受到经费投入的制约,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各级政府不但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还要建立新的投资机制,积极鼓励经济主体、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在预算内教育经费中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发展重点职业技术教育,扶持农村、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各类企业要承担本单位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国家应鼓励利用信贷手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金融机构要为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职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为职校的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同时,各类职业学校也要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实行“产教结合”,在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为学校增加办学经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明确指出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政府这一政策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同时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件大事。各行业、企业、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严格制度、合理安排,将拨款用在最实处。
       第二,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各职业技术学校要进一步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单一的办学模式,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一步调整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必须进一步转变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建立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专门实用人才。同时还要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在城市要适应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
       第三,调查摸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办出特色专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严格规范市场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现有的专业,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的就业面,努力办出特色职业技术学校。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推荐毕业生就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34亿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使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这一措施既有力地缓解了社会上就业的压力,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在就业市场上要严格执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市场就业秩序。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和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培训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从业人员,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四,全社会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氛围,逐步转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在提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要理性地控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正确引导民众,特别是引导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家长根据自己子女的学业情况、兴趣爱好和家庭经济状况,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子女发展的就学方向和就业目标,不能盲目追求高学历,应理性地考虑让子女选择入读职业技术学校。这样,既让子女学了一技之长,又为家庭减轻教育投资的沉重负担。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负面的影响也逐渐凸现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年有大量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参加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而市场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又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以至出现了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就业形势。这样,就使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空置,发挥不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而各企业急需的各种技术工人和应用型的人才又相当缺乏。
       因此,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状态下,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