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徐 蔚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及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直接引发了外汇储备激增及流动性过剩问题。而后者时我国当前的投资、物价以及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我国多年来实行不当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收支政策密切相关。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政策调整应从出口退税率、汇率决定机制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3-0043-04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在固定汇率制下引发了外汇储备的激增,继而引发流动性过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出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并存的“双顺差”现象。1994年——2006年我国经常项目每年存在16亿一近2500亿美元不等的顺差,资本项目除1998年是逆差外,其余年份每年存在19亿-1100亿美元不等的顺差。在我国实行强制性银行结售汇制和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下,企业和个人将双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收入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将此外汇收入卖给中央银行,从而导致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从1994年—2006年每年存在62亿一近2500多亿美元不等的增加额,最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从1994年年末的515.6亿美元一路上扬至2006年年末的10663亿美元。截止2007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更是高达12020亿美元。
       由于我国自1994年至2005年7月同时实行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和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双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收入由企业和个人将其卖给商业银行。其影响机制如下:
       首先,商业银行又将上述外汇收入卖给中央银行,从而导致外汇储备激增。
       其次,外汇储备激增导致了国内基础货币大量增加。我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2006年每年存在62亿-近2500亿美元不等的增加额。相应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激增。以2003年为例,2002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是2864亿美元,2003年年末这一数字是4033亿美元,即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中的外汇占款增加了1068亿美元,相应地,负债项目中的基础货币也将增加。2003年我国全年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1.15万亿元,使用央行票据冲销掉5000多亿元。基础货币同比多增加6850亿元,增幅为16.7%。
       再次,基础货币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根据货币供应公式: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在货币乘数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基础货币的增加带来货币供应量的数倍增加。当基础货币猛增时,银行信贷往往以更迅猛的速度增长。仍以2003年为例,2003年年末,我国货币供应M2余额是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最后,货币供应的增加正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以及表现。流动性就是资产变现(与货币资产交换)或资产相互转换的时间长短和交易费用。流动性高就是资产互换的时间短、交易费用低;流动性低则是成交时间长、交易费用高。一般而言,我们以货币供应量为流动性量度的基本指标。我国中央银行判断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指标是:基础货币的增速;广义货币M2的增速;银行体系各项贷款的增速;储蓄存款的增速。
       至2007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104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O)余额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6.70万亿元,同比增长15.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3.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88个百分点;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4%。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18个百分点。可见,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使社会需求上升,从而使物价也在社会供给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上升。货币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具有相互的一致性。货币供应增加会转换成社会需求的增加,而社会需求也要借助货币供应以实现自身。社会需求的增加首先转化为投资需求的增加。一段时间以来,汽车工业、房地产业在我国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普遍被银行业看好。于是大量的银行信贷投向这些部门,促成了这些部门的快速发展。汽车、房地产业的原料供应部门——钢铁业、冶金业也感到吃紧,进而导致煤、电、石油等能源产品、交通运输业的需求猛长,随之国内出现能源产品、运输服务价格的上涨。全面反映社会通货膨胀压力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GNP DEFLATOR)2003年年末达到2.1%,而这一指标在2002年年末是-0.3%。至2007年3月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3.3%。2007年8月该指数同比增长6.5%。目前,大量的货币业已流入到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中去,造成了国内房价节节攀升,股指连创新高。使得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面临相当大的风险。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国际收支政策失当密切相关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及流动性过剩问题是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的双顺差在强制性银行结售汇和事实上的固定汇率的制度前提下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讲是相应的国际收支政策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政策是所有能够影响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的制度、措施。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体现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主要体现为直接投资顺差。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们重点追踪了几项主要国际收支政策: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和直接利用外资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的双顺差、外汇储备激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流动性过剩。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
       出口退税是政府为鼓励出口将产品在国内所交纳的增值税在产品实现出口之后全部或部分返还生产商或出口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历史证明,商品出口与退税率紧密相关,出口退税率的变化会及时、敏感地反映在当年出口额的变动上。1985年4月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1988年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直至1993年。但这一时期,在旧税制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工商统一税,出口退税额按照产品分类,由于存在重复课税问题,很难计算退税的数额。所以这一时期出口退税不高。1994年税制改革,增值税取代了工商统一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
       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新税制施行后,出口退税急剧增加。由于中央财政出口退税负担沉重,1995、1996年政府两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对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1996年的商品出口仅比上年增加了18%,而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6%和25%。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环境恶化。1998、1999年商品出口比上年增加分别是0.5%和6%。为了推动出口,政府1998年6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9年又两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两年8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了出口的增长。2000年出口比上年增长28%,2002年比上年增长22%。尽管出口退税政策在促进出口以及经常项目顺差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1、该政策妨碍了企业提高技术及产品、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出口退税的条件下,有相当多的资源性产品出口企业盲目扩大出口规模,甚至过度负债,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追求为数可观的出口退税。出口企业的利润通常表现在退税上,若取消出口退税,这些企业将是亏损的,应属被淘汰企业。出口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投资规模、产品价格时,已经将出口退税款作为潜在的收益进行成本核销。企业既然能够通过退税保证获利,提高技术,改造产品,进行结构调整的动力就必然受到抑制。
       2、出口退税政策加重了财政负担。出口退税问题使中央财政背上沉重负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退税拖欠问题更加突出。如1999年至2002年,我国出口退税的应退税额年均增长36.3%,而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仅有21.1%。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03年底,退税拖欠数额将高达3000亿元左右。因此,下调出口退税率,有利于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
       3、当出口商之间的竞争发生在国内的出口企业之间时,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刺激作用十分微弱。举例说明:同一档次的玩具或打火机,国内A企业的价格为2元/只,国内B企业的价格为2.1元,只,而国外X、Y等企业的价格普遍在3元/只左右,这时,如果出口退税政策为每支玩具或打火机退税0.1元,那么,国内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将使出口价格下降至A企业1.9元,只、B企业2元/只。对于国外的采购商而言,只要国内产品价格相对于国外产品具有竞争优势,无论具体价格是1.9元、2元还是2.1元,他们都会采购国内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退税政策反而使出口贸易结算的绝对额下降了。
       4、该政策导致了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进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国内流动性过剩。
       (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
       1984年以前,我国的牌价汇率基本上是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法来调整的,因而其中并未考虑出口换汇成本,导致彼时的贸易出口亏损。鉴于此,此后直至1990年的数次汇率调整都是根据国内出口换汇成本进行的。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时除考虑出口换汇成本,还考虑了外汇黑市价、市场价、国际要求及1993年巨大的贸易逆差,以至于形成人民币过度贬值。此后,人民币汇价考虑了国际收支情况虽略有升值,但基本沿用了根据出口换汇成本调整人民币汇价的思路。1993年我国货物贸易逆差为106.54亿美元,而1994年实现顺差7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43%。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出口换汇成本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极大促进了我国出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我国人民币汇率采取盯住美元的政策,直至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与美元的汇价保持在1:8.27的水平上。2005年7月我国放弃盯住单一货币——美元的做法,改而采取盯住一个货币篮子的做法。无论是盯住单一货币还是盯住一货币篮子,本质还是属于固定汇率制度。2005年7月后,人民币对美元虽然已有较大幅度的升值,但目前的升值压力依然很大。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负面效应:(1)该项政策妨碍了企业提高技术及产品、产业的结构调整。汇率政策跟着出口成本走,迁就企业需要,这样企业也就无动力降低成本。从而出现“汇率贬值一出口成本上升一汇率再贬值一出口成本进一步上升”的恶性循环。如此下去,我国企业根本无法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化的时间将被严重拖后。(2)该政策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进而外汇储备激增,国内流动性过剩。(3)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损。
       (三)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对国内企业而言,与外商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后。产品价格、服务收费可提高几倍,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可提高数倍,工人工资不受政府管制,而且还有诸多优惠条件。因此企业想合资,盼合资,想方设法合资;对地方政府而言,引进外资可带动地方GDP增长,增加地方税收和就业。自1992年以来。内地各省份乃至市、县都推出了优惠的利用外资政策,并纷纷组团到国外招商。至于宏观经济的目标——利用外资提升国内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则不是企业、地方政府考虑的问题。某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外资能否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统统引入,并因此形成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过大、结构不当的现状,并同时引发我国资本项目连续顺差,进而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国内流动性过剩。
       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整措施
       (一)调整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目标
       当前,从我国实行的几项主要国际收支政策——出口退税、人民币汇率、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等政策来看,较长时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政策目标忽视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制定鼓励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政策时显得有些盲目。这样的目标使得中国制定并长期实施高额出口退税、缺乏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缺乏限制的直接利用外资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在缓解国内外汇紧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由此导致了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外汇储备激增,国内流动性过剩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微观层面上,上述政策也未能显著地在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外贸依旧延续着扩大出口数量的老路。所以,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的目标仍是粗放型的。这样的目标显然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相符。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这为从根本上调整中国国际收支政策目标及具体政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国际收支政策的目标应为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终走向并占领国际市场。而具体政策的调整应从适度调低出口退税率、逐步建立富有弹性的汇率决定机制及在数量、投向上限制外国直接投资三个方面入手。
       
       (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我国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不利于生产和出口企业主动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刺激了出口的数量扩张,导致我国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沿着一条不健康的路径节节攀升,并引发了人民币对外的升值压力和对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管理层对出口退税的消极影响的认识逐渐明确,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我国从1985年开始引入国际通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于1994年正式颁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当时规定有三档退税率17%,13%,6%。1995年7月1日的第一次调整将退税率全部下调3个百分点。具体为14%,10%,3%。但调整后退税率仍然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财政仍然不堪重负,出口骗税现象严重。总之,退税率依旧偏高。1996年1月1日国家决定将退税率进一步下调至9%,6%,3%。第二次调整后,各方面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依旧存在。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环境恶化。为了推动出口,政府1998年6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9年又两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两年9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了出口的增长。2003年10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正式出台,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按现行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7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取消或调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将部分商品由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政策调整涉及商品总体出口增幅回落。总之,几次退税政策调整目标类似,都指向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增强自身竞争力,减轻财政负担。但政策调整是否最终到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
       我国人民币汇率长期以来根据出口换汇成本调整,并采取了本质上为固定汇率的制度,这不利于生产和出口企业主动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刺激了出口的数量扩张,导致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使外汇储备沿着一条不健康的路径节节攀升,并引发了人民币对外的升值压力和对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受损。故我国应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直至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2005年7月我国实行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放弃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货币——美元,改而采取盯住一货币篮子的做法,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较大幅度贬值。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不断创出新高。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但就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国内流动性日渐增大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增无减。有的国内学者试图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合宜幅度,但笔者认为,我国资本项目还存在较为严格的管制,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也即我国尚不存在一个完善的外汇市场,从而我们也就无法获得一个真实、准确的市场汇率。某些学者主张人民币升值5%虽然有其依据,但这一理由未必能精确地预见到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外汇供求的所有变动。因而也很难说5%就是一个准确的数字。真实的人民币汇率只能从完善的外汇市场中获得。逐步地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尽快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建立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是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该做的工作。
       (四)调整直接利用外资政策
       1992年以来,我国直接利用外资获得了飞速发展。外资在提升国内生产技术,增加就业与税收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不公平竞争,技术水平提高有限,产业结构畸形,利润抽逃,逃避税收以及导致我国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使外汇储备激增,并引发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和对内通货膨胀压力。当前。应在数量、投向上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1、对于一般技术和产业投资,应取消给予外资的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的种种优惠。实行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2008年起我国将使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并轨。
       2、只给予在高新技术及国内空白领域投入的外资以优惠,但也须对其技术水准把关,要求其必须达到国际标准水平。
       3、按照国际惯例加强对外资企业财务、税收及工人工资福利的管理。
       4、控制外资参股企业的股权比例和限制外资独资企业的产权时间。
       5、制定全国统一的外资引进与利用法,不能再由各地自行其事。
       2007年7月国家出台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2007年11月初我国又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目标指向皆为提高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层次,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但结果是否能如决策者所愿,尚需进一步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减少外资流人的政策建议并非要限制国内的竞争。外资减少或退出的领域完全可由我国民间资本填充。过去,我国对本土民间资本的限制比对外资的限制还多。极大地压抑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我国已连续多年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而且目前中国国内储蓄已高达18万亿元,这本身已表明我国国内资本充足,不需要大规模的外国资本。而人们之所以普遍认为中国资金不足,是因为国内大部分资金贷放给了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以至形成了银行系统中大量的不良资产。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国资金的投向存在问题,使得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因此,今后中国应努力促进民间资本的发展,在融资、市场准入、监管等各方面为民间资本的平等发展创造条件,使我国经济真正走上健康、持续、快速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