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论科学发展观的四重伦理维度
作者:艾有福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注重发展的伦理愿景,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彰显和谐的伦理诉求,崇尚和平的伦理责任,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四重伦理维度。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和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3-0006-03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注重发展的伦理愿景,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彰显和谐的伦理诉求,崇尚和平的伦理责任,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四重伦理维度。
       一、注重发展的伦理愿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即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把中国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强调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发展,成为中国走向强盛,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始终不渝的伦理愿景。
       要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伦理愿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是指发展经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源于中西伦理文化的人本主义传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优良传统。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尽管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其中所包含的关心人的生存和珍惜人的生命的重要伦理成分是不可否认的。《论语·乡党》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起火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是否伤着了人,而不是马。孟子在孔子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著名民贵思想,主张统治阶级要“制民之产”、“保民而王”。荀子更是张扬和凸显人的生存价值,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还进一步把君民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提醒统治阶级(“君”)不可忽视人民(“庶人”)的力量和作用。在西方,素有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的主体性的人本主义传统。古希腊神话中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精神。雅典人本主义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至理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尊贵。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更是抬高人的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人文主义思想家们高呼“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口号,在一个新的高度复兴了古希腊人本主义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中西人本主义思想的优良传统。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人本、民贵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批判吸收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具有科学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并将其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终极价值追求。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称: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基于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情感,小平同志始终把人民的疾苦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根据时代的变化,他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路线;他倡导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为“为人民服务”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把握时代脉搏,洞悉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变化,重新诠释党的性质、宗旨,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为人民服务”解释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征程上,为“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21世纪之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对“为人民服务”进行了新的诠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指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彰显和谐的伦理诉求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和谐的伦理诉求。早在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只有在和谐、融合中才能产生、发展。先秦时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墨子倡导“兼以易别”的理论,主张通过消除等差构建和谐;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主张遵从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诉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在一个新的时代高度扬弃了传统文化追求和谐均衡的价值理念,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伦理诉求。首先,发展要以人为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往往把发展问题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又把经济增长局限于GDP指标的增长,致使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发展的真正含义,从而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即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是天、地、人之间相互和谐的发展。其次,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发展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走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第三,发展要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
       四、祟尚和平的伦理责任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崇尚和平,反对国家之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伦理文化传统。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老子提出“不以兵强天下”的和平主张,并对战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忧心忡忡,他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甚至要求“天下之人皆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孟子提出,应“交邻国以道”、“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汉代大思想家刘向则强调:“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明确主张。国与国之间应“持和平主义”。“以礼相处,不复相凌”。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将其确定为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准则,强调指出,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伦理理念,而且涌现出无数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实践行为。不管是秦始皇修筑用于防御的万里长城,还是唐朝开辟的旨在传播文明的丝绸之路;也不管是张骞两度出使西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和平友好。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思想和伦理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和平赞歌。
       和平与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源泉和动力。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富强繁荣将有助于全世界的富强繁荣。拥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维传统和饱受外国侵略与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即使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不会将战争之苦难强加给任何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江泽民同志曾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那些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西方国家或政客,说到底是他们不愿意也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或者说,是想要遏制和阻止中国的不断强大,其居心可谓叵测。可喜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正在逐渐减少,而“中国和平崛起论”的声音正在不断扩大。其实,只要稍微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相反,只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国必将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性,决定了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武力掠夺方式来实现。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和平和谐的方式来处理国内外各种问题,求得发展壮大。换句话说,是通过“双赢”、“共赢”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这就是,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