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整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 
作者:王飞南 王浩斌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系统整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形塑生成于培育中国特色市民社会过程中系统整合的实践需要;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在动态平衡中以实现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践目标在于通过系统整合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系统整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本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5-0001-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互动为理论祈向,以有效地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为实践目标诉求,其意在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厚的实践底蕴。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还是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就是社会的系统整合。为此,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以充分发挥其系统整合的实践功能,这无论是对于丰富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还是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形塑生成于培育中国特色市民社会过程中系统整合的实践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构想,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这一和谐社会的构想既是对中国传统“理想社会”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它的超越。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老子迷恋的“小国寡民”、庄子神往的“在宥天下”、孟子心仪的“王道乐土”以及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等同起来,认为“和谐社会”是生活的福地、心灵的净土、无为而治的美好家园。这里生活平静安稳,不用忍受贪官污吏的压迫与剥削,所有的人都只知道春种秋收,无暇顾及岁月的流逝,在这里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总之,“和谐社会”是“天人合一”的“地上天国”,是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是福柯所述的“历史终结”。事实上,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误解,因为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或“和谐社会”是一种“小国寡民”条件下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既没有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案,也没有纳入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之中,是幻想或梦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同于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高度社会整合状态,而目前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种治国策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治国策略,是深化市场改革、培育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无法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因为市民社会就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形式,市民社会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日益独立出来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紧密相联并协同作用的私人活动领域与非官方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系统。”市民社会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世俗化、理性化即个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市民社会是一个祟尚合理个人主义的社会形式,黑格尔指出:“在市民社会,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同样,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马克思也认为,“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市民社会的这一根本原则事实上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引发了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和异化,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的出现,致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不得不对这一“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进行有效的系统整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构想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具体地讲,它生成于培育中国特色市民社会过程中进行系统整合的实践需要。
       二、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在动态平衡中以实现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
       如果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形塑生成于培育中国特色市民社会过程中系统整合的实践需要,那么,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在动态平衡中以实现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
       (一)历史地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与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是同一过程
       假如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度整合状态的社会,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就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构想之前,中国社会没有整合形式,那将是大错而特错。事实上,整合作为促进不同构成要素一体化、整体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建国初期,中国由于没有好的经验可资借鉴,事实上沿袭了原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由此形成了一种取消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依赖自然分工和政治权威来配置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秩序的整合方式即机械整合。机械整合又称为机械团结,“它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并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市民社会培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危机、人际关系危机以及社会道德危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物,是无法避免的。为此,需要在社会分化或专业化的基础上,在不断实现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由此形成了一种有机整合形式,有机整合又称为系统整合或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与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是同一过程。
       (二)总体而论,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途径的功能性整合、制度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之间的生态联动
       系统整合是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生命系统,站在全局或系统而不是局部的高度来配置社会资源、整合社会
       秩序的一种整合方式。总体而论,系统整合是一种生态整合。强调新系统与旧系统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与整体系统之间以及整体系统与外界其它系统之间的融合与协调。一般而言,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是功能性整合、制度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之间的生态联动,而功能性整合、制度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可以看出,系统整合包括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三个层次:功能性整合(又称自然整合)、制度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它们分别是从社会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角度而对社会进行的整合。系统整合问题是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领域出现分化和非中心化而提出来的,社会的自然分化推动着社会资源按照专业化分工和效率原则进行自发配置。由此而形成各专业之间的有机整合状态,这种整合叫功能性整合。又叫自然整合,“其主要目的是要使社会资源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和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经济的运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适应现代化变迁的需要。”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经验表明,市场机制是世界上实现功能性整合、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有效整合机制,也可以这么说,现时代的功能性整合就是在市场的引导下,促使专业化大生产的社会组合从机械团结逐渐走向有机团结或系统整合的自发整合过程。
       当然,由于社会的自然分化加剧了社会冲突,引发社会问题,这就客观上提出了制度化要求,即要求建立新的制度规范体系,统一、协调各种分化出来的异质性因素,由此而形成的整合状态叫制度性整合。所谓制度性整合是指运用各种政策、法规和法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条理化和合法化梳理,使其纳入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轨道的过程。制度性整合是对功能性整合有益的补充。首先,功能性整合以承认社会分化为前提。而社会分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使社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另一方面,它也会因分化过度引发利益冲突,引发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其次。功能性整合以市场竞争为杠杆,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它不能前瞻性地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往往在资源被极端地不合理利用并出现社会问题以后,才反馈给市场,由此造成了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功能性整合是一个自然整合过程。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由此而形成生态危机。这样,运用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等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合法化、条理化梳理,势在必行。
       事实表明,制度规范的建立和内化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支援和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这就需要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达成价值取向的协调一致,以避免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行为紧张和冲突,由此而形成的整合叫认同性整合。认同性整合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思想性整合。它是指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让人们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达到认识上的一致,避免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行为紧张和冲突,以达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协调一致的过程。认同性整合是对制度性整合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制度性整合通过制定大量的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无法可依的现象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有法不依的现象却相当普遍,各种犯罪屡禁不止;另外,法律本身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合法的东西未必都能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因为不道德的事未必违法,这样,单纯的制度性整合在我国是行不通的。认同性整合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实现价值认同的有效途径是寻求科学的价值导向和依赖健康的道德规范。这里的价值导向不同于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由于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他们从各自所处的利益关系中选择自己行为的价值观也不同。所以,价值取向应该是多元的或者说多样的。而价值导向则不可能是多样的,是相对统一的。
       综上所述,系统整合的实践过程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途径的功能性整合、制度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之间的生态联动,功能性整合(自然整合)是基础,制度性整合是手段,认同性整合是保证,它们最终形成一股系统整合的合力,既促进社会的自然分化,又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三)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社会——政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社会——伦理系统以及社会——自然系统之间的系统整合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互动为理论祈向,以有效地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为实践目标诉求,其内容涉及到社会——政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社会——伦理系统以及社会——自然系统之间的系统整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社会——政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社会——伦理系统以及社会——自然系统之间的系统整合过程。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社会——政治系统的系统整合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建设要求,形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整合过程,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过去追求纯粹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按照“充满活力”的要求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社会——伦理系统的系统整合过程,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形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按照“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建设要求,实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还是社会——自然系统的系统整合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建设要求,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美好社会。
       三、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践目标在于通过系统整合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追求在于通过有效的系统整合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共同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状态,“人”始终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大”关系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人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人学实践目标,可以看出,人的发展或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其次,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来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建设理念等无不凸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奉”指涉性。最后,就系统整合而言,也具有很强的人本指涉性。功能性整合虽说是一种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自然整合,但好像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较远。历史表明,正是这种专业化分工所促成的市民革命或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使人
       的发展彻底摆脱了封建半封建性的人身依附,从而充分地调动了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制度性整合也是这样,任何制度都是由人而制定,制度的实施对象也是人;认同性整合的“人本”诉求则更为明显,因为认同总是人的认同,认同性整合实质上就是一个“内化”过程,也就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不断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学习社会的行为规范、培养一定的主体素养的历史过程。
       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系统整合所要实现的人的发展,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是人的片面发展,而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的发展有多种形式,有个体发展、群体发展以及类的发展等,人的发展的多种形式来源于人的本质的多重表现样态,历史表明“人是类、群体、个体三重形态的感性统一,因而,人的本质也就包括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三种生成样态,三种样态的具体生成构成了人之本质的表现系统。”近代以前,市民社会长期湮没于政治国家的淫威统治之下,“市民社会的等级和政治意义上的等级是同一的,因为市民社会就是政治社会,因为市民社会的有机原则就是国家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毫无民主权利可言,甚至连自我概念都没有,这是一个原始类本质表现或封建群体本质表现的历史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时代里,群体或类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个体发展的需要为代价的。近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市民社会的积极培育,人的个体本质得以逐步彰显,这是一个个体本质彰显的时代,人的个性的张扬和人的个体尊严的维护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历史高度,这一时代的主流概念“理性化”,其实质的含义就是个体利益最大化,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群体或类的发展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前文所说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危机就是这种代价的典型体现。
       可以看出,无论是近代以前还是近代以来,人的发展都是一种“非”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系统整合的实践途径所要实现的人的发展,在实质上不同于以往社会中的人的发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整个人类的利益与发展优于或高于具体个人的利益或发展,强调当代人的需要和发展要以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为限度。“具体而言,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层涵义:其一,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对人的本质的过分个性化张扬与极端化发展的深度反思与扬弃;其二,人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没有忽略社会中具体个人的发展,但其理论侧重点在于强调整个人类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类’指涉性;其三,人的可持续发展意在正确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最后,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等几重相互关系。”m甽由此可见,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系统整合的必然结果。是通过有效地整合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以及类生存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实现的,具体来说,是指站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高度,从维护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既不能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就过分强调人的个体本质,甚至以人的个体本质压制、忽略乃至取代人的类本质,也不能为了实现人的类或群体发展就过分强调人的类本质和群体本质,甚至以人的类本质和群体本质压制、忽略乃至取代人的个体本质,事实上,前者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以及生态危机,后者则容易挫伤人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践目标在于通过有效的系统整合,努力协调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以及类生存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系统整合的最高实践目标,在历史发展的向度上彰显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
       责任编辑 任浩明
       作者简介:王飞南(1976-),女,湖南双峰人,中共湘西州委党校邓小平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王浩斌(1976-),男,湖南双峰人,湖南省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