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国研究]中国的研发:高科技的梦想
作者:[美]凯瑟琳·沃尔什 著 刘丽红 摘译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英刊《亚太商业评论》2007年第7期刊登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凯瑟琳•A沃尔什的文章,介绍外国研发投资在中国的增长及其背后的动机、外国研发投资在中国经历的变化和可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并且探究了它对亚太局势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利用外资研发投资时应注意的事项。该文对于思考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导言
       英特尔、微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以及其他主要的跨国公司宣布,下一批新的商业研发中心极有可能将设立在中国大陆。事实上,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研发计划被认为是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为了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因此,一项关于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今后将设立于何处的国际调查显示,在包括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名列榜首。事实上许多公司的行政总裁今天所面临的困难抉择不是是否要在中国开展研发工作,而是在中国大陆的何处设立研发中心以及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研发。
       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间跨国研发中心在中国和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长迅速,然而向着这些新目的地挺进的外包和海外研发项目在最近才引起主流媒体、行业分析家和决策者的注意。这会产生什么效果?这一关键问题依然未得到答案。换句话说,是否会出现赢家和输家?(它是一个零和游戏么?)或者说海外研发是否会给彼此带来利益,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仍然处于发展中的经济体。这种新形式的研发投资对国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是如反对意见所说的只是加强了跨国公司的资本?并且就长期而言,研发的全球化趋势会使硅谷或北京中关村的工程师的创新方式发生显著地变化吗?作为一个不断地接受外国研发投资的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在未来可与美国在同行业竞争的国家,这个议题对于中国尤为重要。
       这项研究首先试图超越数据来进行分析:是什么驱使外国的研发投资流向中国,这个不断增长的投资是如何影响中国大陆长期的科技发展战略的,以及该趋势今后将会给亚太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二、中国的梦想
       到2005年,据报道中国大陆拥有多达750家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这个数据显著地证明了这种类型的外国投资的迅速增长。例如,来自美国的研发投资从1994年仅有的700万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超过5亿美元,使中国在接受美国研发投资的国家中居于第11位。事实上,现在的实际数额可能会更高。
       现在这些研发计划中的大多数属于外商独资企业,它们往往将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造成这种地域偏好背后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广阔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贫困和欠发达的,而其东部沿海省份接受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外商投资。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共同努力下,外商资本承诺投资于——在某些情况下,外资企业实际参与了——以西式风格的办公大楼和居民住宅为形式的现代化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能源和电力供应,改善道路及运输系统,以及发展中国主要城市的光纤通信枢纽。
       一些重要的因素会继续“吸引”外商研发投资流向中国(例如,大大降低的成本,庞大和技术日益熟练的劳动力)。正是国家、省市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中国成为了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研发地点。
       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类似于美国硅谷的地域性高科技创新中心。现在中国各地正在建立创新型的现代化科技发展中心(新科技园),以吸引特色鲜明的、高科技方面的投资者。跨国公司利用现成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中国松散的监管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及其他促进投资的有利政策进入市场,全球化促进并强化了各种国际贸易、投资、旅行和通讯的发展,因此中国市场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资助的研发中心,这并不完全出乎人的预料。
       然而,比研发中心的总数更重要的是以这种形式进行的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增长。为什么突然之间有这么多的跨国公司投资于中国的研发?这与时间有关。首要的理由和推动因素是要在一个重要的和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建立创新型的情报信息中心。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为了满足中国官方的需要;许多外国投资者认为这样做对于深化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利益来说是必要的。第三,技术的引领者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跟随者。因此,当作为行业巨头的英特尔、微软、摩托罗拉、通用汽车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在中国投资于研发时,这引起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注意,它们像这些公司一样在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投资项目。第四点,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研发投资是为了在已经进行海外制造和生产的情况下,为研发寻找定位。因为在过去的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许多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当时跨国公司的理念、设计和技术已经不再适合市场的需要。要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并牵制中国竞争者就需要新的思路,重新进行设计和创新。中国决策者使这个问题变得容易,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取消了更多的市场障碍。另一个促使公司首席执行官决定向中国等地区进行研发投资的理由是中国有供应充足的熟练工程师。相对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供应不仅充足而且日趋成熟。综上所述,外国研发中心的数量在中国的激增并不奇怪。
       不幸的是,相关讨论往往到此结束,它只提供了非常少的关于这些研发投资是如何影响到中国自身发展的见解。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倾向于认为这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能力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也有推论认为这将削弱或威胁美国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领导地位。产业代表通常认为,在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海外研发投资是必要的。还应当指出,虽然有些产业感到不得不融入这一趋势,但是它们依然发现这一趋势是令人不安的。有观点认为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他们倾向于认为这种向国外转移技术的方式没有影响到中国,因为中国本土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以过去半个多世纪长期不引人注目的科技发展努力为基础的,其中也包括众多的吸收国外技术的尝试的失败(中国的导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突破被这些人认为是例外)。最后,无论中国是否得益于不断增加的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研发投资,一大批拥护者依然对美国在技术方面的潜在竞争者中保持领先地位的能力充满信心。
       中国的民众对此也存在意见分歧,一些人在鼓吹国外投资带来的光明前景,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受到了外国利益集团的过度剥削(这是一个贯穿中国历史的主题)。尽管如此,他们都认为中国继续需要国外的技术和研发投资,但必须更好地利用这些投资,否则薄弱的本土创新能力将会使中国成为外国剥削的对象。事实上,中国最新的长期科技发展计划强调了有效利用外国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再次,关于这些研发投资是如何影响中国本土的科学和研发的,这些研究仍然只提供了非常少的见解。理论研究已经展开,主要集中于与管理相关的议题。如果美国等国家的学者要充分了解研发全球化趋势中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动态,那么就需要更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关于这一趋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分析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传统指标、独立的研究、定期调查和其他一些流传的说法。中国研发趋势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施的研发的类型正在发生变化。
       三、中国研发的崛起
       十多年来跨国公司一直以商业为导向对中国大陆进行研发投资。然而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目前这一趋势的演变已经经历了好几个特色鲜明的阶段,每一个变化都是国内外利益集团及其动机发生变化的结果。外国研发投资起初是慢慢出现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开始激增,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低迷,一些公司开始巩固它们在中国的研发资产,中国的外国研发投资又稍微缩小了一下规模。当外国研发投资进入中国并进行扩张已成为常规时,其他的海外投资者也设法进入中国市场。有理由相信目前的这种扩张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几个关键因素都有助于推动当前海外研发在中国的扩张,并很可能将这一趋势扩展到可预见的未来。第一个因素是支持研发投资的理由发生了转变,从强调迎合中国科技以研发计划形式实现技术转移的需要(通过维持与中国官方和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利益),转变到对企业内部利益的重视。换言之,跨国公司在中国寻求研发投资的前提是为了实施全球经营模式。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研发的方式发生了切实的变化。例如,与许多跨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正式或非正式的技术转移的要求而进行的不必要的“作秀式研发”不同,现在中国大多数外资研发中心进行的是真正的研发项目,主要集中于应用研究以及项目的设计和开发。
       当中国的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进行真正的商业研究时,它所带来的其他变化改变了中国的外资研发的展开。例如,研发中心建立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并采用了额外的手段以保护知识产权。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对其研发中心进行了改造和巩固,使其成为了外商独资公司的一部分,以减少对中国合作者的需求,因为国内外联合研发常引发更加复杂的问题。而且,向着更为实质性的研发的转化,可以使建立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整合到全球研发网络中。除非有重大的政治或区域动荡,外国研发机构是不会突然终止在中国所做的努力的。另外,研发机构已经将其视野聚焦于长期努力。这再次表明,跨国公司为了获得以后的长期利益,愿意在时间、人力、培训和措施方面花费大力气。
       相信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趋势将持续下去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国的外国研发投资的增加及其实质性转变反过来也刺激了中国本土公司对研发的投资。例如,华为、联想、中兴和其他一些公司已经将更高比例的公司利润投资于研发。
       另一个因素是鉴于应用研究在国内外的升温,中国官员警觉到有必要投入更多,使中国科研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开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以确保实现中国自身长期的技术发展目标。因此重视基础研究并加大对其资金投入成为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作出了战略性的决策,将推进科技进步(科教兴国)作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而作为这个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充分利用外国研发投资、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让。
       但应该看到,尽管这些计划和政策经常强调致力于提高本土的科技研发能力,使其达到国际水准,然而这些做法的目的也包括致力于使中国摆脱对外国的技术的依赖。中国的想法是寻求并加强对外国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以实现本土科技的发展。因此,最近公布的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方针要求中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未来十五年内从现在的50%减少到30%。
       最后,国内外研发的竞争同样会使外国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保持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国外风险投资涌入中国大城市的动因。而结果也会如中国决策者所希望的那样,对研究的投入所形成的潜在的良性循环将使中国本土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然而这种可能性也引起了新的担忧,特别是在经济竞争力和安全领域,它使中国与美国、亚洲邻国、欧盟国家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四、影响
       外国研发投资进入中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政治、与其他大国的安全关系这四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国如何利用外国研发投资,如何使这些努力透明化,这些努力将取得何种成功,如何迅速实现并看待这些成就。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目前中国近期和长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国研发投资。如果上述目标实现了,它将为中国的技术转让提供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数百亿额外的研发资金增加了中国的研发资金投入,事实上,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正处于技术腾飞的关键时期,这些资金若能有效地用于技术发展,就将加快技术转型的实现。技术腾飞的实现迫在眉睫,这将会对跨国公司和它们的母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从商业和贸易的角度来看,部分由外国研发投资所推动的中国潜在的科技腾飞很重要,但是它对于美国和其他区域大国的军事和安全利益而言甚至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人们已经针对其可能引起的反弹展开了争论。尤其是中国进行的军事现代化运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五角大楼最近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反映了这一担忧,该报告指出中国最有潜力成为能与美国进行军事抗衡的国家。事实上,有强烈迹象显示,中国目前的防务战略是将商业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然而,这些不明朗因素使得跨国公司及其政府在与中国进行研发协作和投资时更加谨慎。因此中国政府在将商业科技推广到军事应用方面的目的和努力越透明,西方国家就越希望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反之,越缺少透明性,投资者和外国政府将越谨慎,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全盘努力。
       第三个方面,外国研发投资影响中国大陆技术的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中国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地吸收了外国的技术、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自身的科技发展,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外资研发,中国必须促进更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互动,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在这方面的作为非常少。中国也必须加强自己的研究团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弥合研究人员与国内产业之间的差距。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利用外资研发的投入,其技术发展将受影响,这种情况可能加剧人们对零和式结果的恐惧,在这种结果中,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被认为正在不公平地剥削中国的人力资源和其他有形或无形的资源。
       最后,如果中国成功地利用了外国研发投资,实现了其科技发展的目标,这种成功的规模和速度就成为主要问题。这种情况下,并非越快越好。中国快速上升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接受外国研发投资的首要国家,这使观察家觉得惊讶和反常。此外有关人士也对中国在利用外资研发实现军事现代化方面的速度存在担忧。因此,在中国分析家中常听到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外国研发中心是否在进行真正的创新,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担心?”
       在外国研发投资进入中国十来年后,表明其在适应和创新方面的结果的证据才开始浮现出来。最近的例子包括由英特尔研究人员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发的以处理器为基础的开放源码编译器芯片的设计。
       然而,像刚刚所描述的这些成就的整体水平极有可能被低估了,甚至不为人所知。原因之一是,在中国开展研发的跨国公司也未必想突出这些研发中心取得的技术进步,它害怕这会引起自己国家的反弹,其本国的一些高技术职位和低技术职位在某些地区已经明显减少,这已经使得它们国家的人们对于外包和离岸问题的关注高涨。另外,设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在新产品设计或创新中可能只占了一小部分。事实上,这是全球性高科技产业中的通常情况。因此总部设立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有效地隐藏了其作用。这种情况不会给双方带来好处,因此,公开这些投资对促进彼此长期的研发和创新目标的实现的作用,对双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保证和具体的例子,怀疑会随着研发投资的增加而上升。
       这些挑战不仅限于中国。外资研发向中国的涌入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局势,包括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关系以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中国吸引更高水准的外国研发投资的能力引起了该区域其他国家的关注,促使各国展开新的努力以增进双边甚至是三边(中国—日本—韩国)的商业研发协作。这种类型的区域伙伴关系的形成反映了其他国家惧怕落后于中国发展的紧张情绪,因此都加强了对中国的学习和合作,例如韩国。
       如果这后一种趋势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将影响到整个区域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东北亚地区的三个新兴的经济体(日本、韩国和中国)之间在经济技术方面存在的互补性使三者加强了整合和相互依存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将带来什么影响这一点依然不清晰。
       有关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主义的全新考虑引发了这样的猜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亚洲经济集团在亚太国家之间是否是可行的。按常规来讲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是随着中国成为新的经济秩序中的经济引擎,这一想法对于亚洲主要的工业和高科技经济体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它可以作为它们在全球竞争中增强集体力量的潜在手段。虽然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中国、日本、韩国为发展全亚洲的技术和技术标准所正在进行的努力将是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第一步。
       五、结论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级研发中心的崛起开始引起了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中国有潜力站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所称的“新工业秩序”的最前列,如其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全球霸权的争夺中,最大的赢家将是那些在人才、技术、工具的开发方面无可匹敌的国家,而不是仅仅在制造商品的速度和商品的价格上占优势的国家。”
       可以明确的是中国迅速增长的外国研发投资是由许多因素的整合而形成的,其中,首要的原因是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开放,对于市场需求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持续不断地吸引外国研发的努力以及对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这一切发生于新一轮的全球经济互动浪潮中。总之,中国正处于正确的位置和正确的时间。而现在的中国政府清楚知道,在全球化进程中,或者如某些人所说的在一种平的世界经济(flattened world economy)中,发展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有竞争力的市场需要做什么。关键问题是中国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或者是否会如过去一样由于制度的弱点削弱了科技发展。同时,投资者很可能会继续在中国寻求新的研发机会,这有可能带来快速的甚至是革命性的结果。
       [刘丽红: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