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热点观察]中俄“国家年”与中俄关系
作者:本刊记者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按照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俄罗斯问题专家李永全研究员认为,“中国年”将极大地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对话。
       记者:李先生,您多年研究俄罗斯,非常了解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您能否谈谈俄罗斯“中国年”对发展中俄关系的意义,或者,请您先谈谈,为什么要举办“国家年”?
       李永全: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参加俄罗斯“中国年”的开年活动,这是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建议。去年已经在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俄罗斯“国家年”。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举办“国家年”的想法是在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形势下提出的。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接连上了几个台阶。我们顺利地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顺利地将中俄关系发展成为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又将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成为目前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开创中俄关系的新局面”。2004年10月14日,双方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彻底解决了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问题。2004年,中俄关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顺利结束。中俄两国领导人宣布,互相承认对方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中俄双方还草签了关于结束俄罗斯加入WTO谈判的文本。2005年,中俄举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联合军事演习。这在中俄关系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两国建立起年度元首会晤机制和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开通了元首、总理热线电话,两国领导人经常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双方政治互信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的成功举行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人民间的交往,人文之间的交流似乎落后于两国政治关系的水平。“国家年”的举办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俄罗斯“国家年”的主要成果?
       李永全:俄罗斯“国家年”期间,开展了300多项活动,内容涉及两国关系的各个方面。两国元首一年举行了5次会晤,总理举行了2次会晤。高层和各界往来非常密切。去年俄罗斯有150多位副部级以上的领导人来华访问。俄罗斯总理和几乎所有的副总理、部长都在去年来过中国。俄现有87个联邦主体,其中有80个联邦主体的领导人在去年都曾访华,4—5个联邦区的领导人来华开了商品或投资推介会。举世闻名的俄罗斯大剧院去年一次就派出300多人来华演出。这种国外演出规模在大剧院历史上还不曾有过。俄罗斯珍宝馆也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来华展出。这些活动达到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人文交往、促进人民友谊等目的。“俄罗斯年”的成功举办无疑促进了中国人对当代俄罗斯的了解。
       记者:那么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当代俄罗斯的主要特点?
       李永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各个方面。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无需更多介绍。
       在经济方面,15年来,俄罗斯经济经历了从危机到复苏的过程。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和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很好,俄罗斯经济连年增长。到2006年底,俄罗斯经济已经基本上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
       200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GDP总量超过10000亿美元,人均GDP约7000美元。照这样发展,俄罗斯国民的工资和收入水平在2007年将达到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最高水平。
       俄罗斯外汇储备2005年已经高达1822亿美元,比1998年多出1700亿美元。2006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达3000多亿美元。在此基础上,2006年6月29日,俄政府以《外汇调节和外汇监督法》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所有限制。自7月1日开始,卢布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2006年1—8月俄罗斯共偿还外债304亿美元。8月15日—21日俄罗斯偿还了巴黎俱乐部1996—1999年重组债务的全部余额,即提前14年还清了欠巴黎俱乐部的全部216亿美元的债务。因提前偿还巴黎俱乐部债务而节省下来的利息支出总计将达到120亿美元。而六年前,俄外债累计高达1584亿美元,约占其GDP的87%,基本上是一个破产的国家。
       在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复兴的过程中,国际石油市场行情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有分歧。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并且也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目前俄财政收入的40%—50%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
       2006年俄罗斯乌拉尔牌原油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价格为每桶7363美元。虽然现在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价格有所下降,但是2007年俄罗斯预算平衡是以石油价格每桶37美元为基础的。即使原油价格降至每桶37至38美元,联邦财政出现赤字,俄还有稳定基金来平衡预算。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俄罗斯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为中俄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和活跃。
       记者:今年的“中国年”有哪些活动?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如何?
       李永全:先谈谈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我在上面说过,中国人对当代俄罗斯了解得很少,许多关于俄罗斯的印象还停留在苏联时期的水平上。同样,俄罗斯人对当代中国的了解也很不够。通常对一个国家的了解要通过载体,目前的主要载体有人员交流、媒体报道、商品传导以及传统印象,等等。当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报道和商品传导以及在俄罗斯从事商品交易的人员。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很少,而且很片面,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已经失去上世纪50—60年代的信誉,90年代中国大批质量低劣的产品给俄罗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近些年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俄罗斯人关于中国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至于中俄之间的人员交流,在上层是很顺畅的,而在学者、青年等层次则尚显欠缺。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年”将在加强两国人民相互交流和了解方面安排许多重要的活动。除双方国家领导人的高层会晤、政府总理会晤及各部门领导人以及地区领导人的会晤外,企业家、学者、青年、媒体代表也要进行交流,中国一些文艺团体将赴俄罗斯进行演出,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目前已经在计划中的“中国年”活动有200项左右。
       记者:中俄关系中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李永全:在中俄关系中,目前不存在没有解决的或解决不了的政治问题或战略问题,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符合两国长远战略利益的新型国家关系。目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是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也并非易事。主要的问题有,在政治方面还没有达到充分的互信,“中国威胁论”,尤其是中国的人口威胁论在俄罗斯还有一定的市场;在经济方面,双方贸易结构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两国领导人和具体经济部门。
       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和人口威胁论,主要是由于双方还缺乏了解造成的,其中也不乏西方因素。要消除这种疑虑,我们确实要做许多工作。
       关于贸易结构不平衡问题,比较复杂。俄机电产品出口中国下降的问题是近两年中俄关系中最受俄方关注的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通过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机电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在彩电、冰箱、手机、热水器等产品上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对俄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大高于进口,这一现象呈进一步强化势头。严格地讲,这是一种结构性问题。俄罗斯经济具有鲜明的资源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在中俄贸易上,也体现在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上。记者: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中国年”会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吗?
       李永全:这是“中国年”期间要促进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年期间将有大批中国企业家访问俄罗斯,共同探索合作新途径。胡主席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大约40亿美元经济合作协议。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上面说过,中俄贸易结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目前,按照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探索新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1加强科学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目前,中国在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优势,俄罗斯在航天、航空、核技术、电力、军工、新材料、环保、生物工程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双方能够在上述领域加强技术合作,将为联合研制、合作生产创造条件,从而也将极大地带动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2中俄企业应加大相互投资。经验表明,扩大相互投资,加强两国企业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是保证机电产品贸易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俄方也应鼓励中国企业到俄去投资建厂,吸收中国对新技术实行产业化的经验,通过联合创立高科技园区,创建合资企业等方式扩大机电产品的生产,在双方市场上销售,或者向第三国销售。3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及能力。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和观念是进一步扩大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为此两国企业家应提高本国机电产品的宣传力度,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等等。
       (责任编辑李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