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专家访谈]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工会运动
作者:本刊记者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编者按: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工会运动面临工人就业形势严峻、国与国之间和各国内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工会组织率下降等新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工会运动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工会当前的斗争目标是体面劳动;二是工会代表和维护的对象从一部分工人走向工人阶级全体成员;三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从工联主义走向战略工联主义;四是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格局从一国范围走向更广泛的工会联合以及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顾问钱大东研究员。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记者: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请问世界工会运动对此有何看法?
       钱大东: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这不仅深刻影响了国际经济领域,而且日益对国际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和国际现象。从生产力层面看,它是在科技进步推动下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前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和国际垄断资本剥削的加深,导致包括一国范围和世界范围内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特别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从维护工人群众的经济社会权益出发,很自然地密切关注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工会运动中,大体上存在着两种看待经济全球化的方法。一种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从根本上反对经济全球化,认为当前劳动人民日益加重的不幸都来自经济全球化。另一种态度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它具有二重性,其消极面带来的严峻后果是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因此持这种观点的工会不笼统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强烈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全球化。在工会的积极参与下,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化社会影响委员会”于2004年公布了一篇题为《一个公平的全球化》的研究报告,指出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问题是如何管理和引导,提出了应该实现一个“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创造机会和切实受益的全球化进程”。这个报告正是反映了上述的第二种观点,反映了世界工会运动的主流观点。
       记者:从社会层面来说,经济全球化究竟带来哪些消极影响,各国工人和工会正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钱大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国际垄断资本倡导和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泛滥,它加剧了国际经济竞争,加快了国际垄断资本剥削的全球扩张。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减少和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经济与社会关系上只讲效率不讲公平,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各国工人和工会以巨大冲击,突出的是三个问题。
       专家访谈一是就业形势严峻。自上世纪70年代中叶石油危机以来,许多国家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更是加重了工人的失业。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全世界失业人口从1573亿上升至1918亿,增加219%,失业率达到63%,其中将近一半是15—24岁的青年。失业率目前正处于最高值。在严重失业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就业不足和就业不稳定问题。就业不足的非全日制工和临时工在许多国家里占工人总数的20%左右。
       二是贫富差距扩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就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来说,2004年,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而在61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均年收入仅为765美元或更低。近30年来,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了50个。就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来说,据国际开发总署《2005年人力开发报告》,在有统计数据的73个国家中,过去20年中有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美国1979年占家庭总数5%的高收入家庭平均收入同占总数20%的低收入家庭所得之比是10∶1,而到1999年则扩大到19∶1。不少国家劳动者还遭受着限制工资、削减福利的困扰。
       三是工会组织率下降和工会权利遭受侵犯。由于新自由主义在劳工领域中极力推行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政策和劳动关系非工会化政策,大多数国家工会会员大量流失,组织率大幅下降,工会权利遭到限制和削弱,工会谈判地位下降。拿上世纪末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工会组织率下降的情况是:美国从34%下降到14%,英国从44%下降到30%,日本从55%下降到20%,法国更是下降到8%。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会组织率在10%以下。在被称为“工会生命线”的集体谈判权利方面,一些国家取消中央和产业一级的集体谈判,把集体谈判分散到企业中进行,有的甚至取消集体谈判,由工人直接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因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大幅下降。在工会的其他权利方面,出现了阻挠组织工会、限制工人参与程度、提高罢工的门槛等现象。一些工会人士惊呼,近200年来工会取得的权利有丧失的危险。
       记者: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各国工会组织作出什么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些什么新思路?
       钱大东: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使得资强劳弱、资攻劳守的劳动关系态势更加突出,各国工会纷纷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总的要求和主张大体上是:反对新自由主义,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工人基本权利和享有体面劳动,消除贫困和缩小各国内部、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让经济全球化为广大劳动者服务。从应对措施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新思路,或者说是新趋向:一是工会当前的斗争目标是体面劳动;二是工会代表和维护的对象从一部分工人走向工人阶级全体成员;三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从工联主义走向战略工联主义;四是工会的维权格局从一国范围走向更广泛的工会联合以及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记者:您谈到了工会当前的斗争目标是实现体面劳动,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钱大东: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各国工会、雇主和政府的参与下,于1999年在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了当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包含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促进和实现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即普遍执行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核心劳工标准的八个国际劳工公约,包括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消除强迫劳动,废除童工劳动,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二是促进就业,包括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和就业中的平等。三是促进社会保护,包括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改进工作场所的保护。四是促进社会对话,包括推进劳资政三方协商合作和集体谈判。体面劳动的提出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争论,原来国际劳工组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只是促进和实现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这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经过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和推动,才形成了包含四项内容的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既包含了就业、社会保护和有尊严的劳动(废除童工劳动和强迫劳动、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等主要目标,也包含了实现这些目标所必不可少的工会权利(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和社会对话等基本手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国际劳工组织指出:能否为所有人提供体面劳动是检验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标准。
       各国工会在争取实现体面劳动这个斗争目标进程中,都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重点。现在普遍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地位,要求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广开就业渠道和加强职业培训,工会也运用自己的力量举办职业培训和介绍就业。许多国家工会还把维护童工、女工、非规范就业工人、移民工人、非正规部门工人等弱势劳工群体的权益放在重要地位。弱势劳工群体作为廉价劳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大量增加,他们在就业、报酬、劳动条件等方面受到的歧视日益加深,是工人群众中最受损害的部分。除废除童工劳动外,工会着力采取多种形式把弱势劳工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反对歧视,争取就业机会的均等和报酬待遇的平等。1997年美国包裹服务公司工人维护非全日制工权益的大罢工,去年“五一”美国有数百万人参加的“没有移民的一天”的移民工人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事例。
       
       记者:组织率下降是各国工会当前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您讲的工会代表和维护的对象从一部分工人走向工人阶级全体成员,是否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
       钱大东:会员的多少和组织率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工会或者一个国家工会运动的强弱和兴衰。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面前,工会只有把广大工人组织起来,才能有力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更好地维护工人权益。工会组织率下降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列宁曾经指出,工会是无产阶级在阶级范围内最广泛的组织。然而过去工会传统的组织对象主要是制造业的全日制蓝领工人,这实际上只是代表和维护了一部分工人的利益。随着经济结构和生产体制的重大变革,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包括产业构成、职业构成、就业方式构成和社会构成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二产业工人大量减少,第三产业工人大量增加;体力劳动工人大量减少,脑力劳动工人大量增加;规范就业工人即全日制工人大量减少,非规范就业工人包括非全日制工、临时工、家庭工大量增加;女工和移民工人大量增加。这些人数大量增加的新兴群体,过去是工会没有组织或者是很少去组织的。而新自由主义推行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政策和打击工会的政策,使得非规范就业工人、移民工人和失业工人进一步增加,使得工会维权更加困难,工会更加难以组织。就工会自身来说,狭隘的行会思想阻碍着工会的前进。在历史上,工会开始时只组织技术工人和只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不吸收非技术工人;虽然非规范就业工人和移民工人等群体不断出现,人数大量增加,但工会开始时不组织他们,认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损害了工会会员的利益,因而对他们采取反对和排斥的态度。许多工会从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尽管不同工人群体有着不同的特殊利益,但是他们都遭受资本家的剥削,都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资本的进攻,因而把组织对象扩大到工人阶级全体成员。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工会运动中出现的“劳动者运动”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它指出:“劳动者是指一切为社会集体事业进行经济社会活动,通过其活动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满足其需要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运动就是代表、体现和组织劳动阶级的一切阶层,通过集体行动,建立新的劳动权力”。
       正是在劳动者运动这种要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全体成员利益的思想的指引下,工会深入到服务行业和中小企业,深入到非规范就业工人、移民工人、青工和女工中,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灵活的组织形式,关注和维护不同群体的特殊具体利益,吸引工人参加工会。尽管提高组织率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深刻变化的今天,提高组织率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至于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说的,后工业社会是只有工作而没有工会的社会,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只要有工人阶级存在,维护工人权益的工会组织就有存在的客观基础。
       记者:工联主义是工会的传统理念,现在正走向战略工联主义,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钱大东:长期以来,工会只是关心工资、劳动条件等工人切身利益问题,“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就是传统的工联主义的口号,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理念。然而工人利益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各个企业和国家竞相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工会运动在实践中逐步出现了战略工联主义的理念。战略工联主义这一名词是上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工会理事会在考察瑞典等北欧国家工会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后加以综合概括而提出的。战略工联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工会不应把自己的活动局限于工人的切身利益问题上,也要考虑到自己对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责任以及各项政策的相关性;工会的作用要超越劳资关系的领域,呈现出一种宏观的、战略性的、全方位的态势。战略工联主义的主要内涵是:一、在关心工人工资、劳动条件等问题的同时,要关心经济的发展,要参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订和协商,从源头上维护工人权益。二、在关心工人切身利益的同时,关心和参与推动环保、教育、医疗、妇女、消费者权益、反对种族歧视以及和平运动等关系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活动。三、工会维权主要采取协商对话的方式,通过集体谈判、工人参与,特别是劳资政三方性机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维护工人权益,只是在必要时才采取威慑性的罢工手段。在战略工联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过去瑞典工会曾经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主张,并在广大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今天许多国家工会积极提出自己对经济社会和劳工问题的主张,影响政府的决策和立法。各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在积极发挥自己在国际劳工组织中作用的同时,还积极谋求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的对话与交流,要求它们的决策过程更加透明和民主,反映工会的关切,并且积极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张,对宏观经济社会政策施加影响。
       战略工联主义使工会以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既维护了工人权益,也提高了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工联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一种社会改良主张。记者: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世界工会运动发展了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联合,并且也发展了同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合作,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钱大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在全球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更加紧密联系,给各国工人和工会带来许多新的共同问题,然而目前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格局却依然局限在一国范围之内。资本的联合要求工会的联合,工会在区域和全球范围之内的联合,包括行动上和组织上的联合正在成为一种趋向。在区域范围内,各国工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和合作,建立和加强区域性工会组织。它们彼此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开展联合行动,同区域性经济组织对话,维护工人权益。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协商,由西方工会主导的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和以天主教会为背景的世界劳工联合会于去年11月宣布解散各自的组织,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会联合会。这一由全世界154个国家和地区工会组成的世界性工会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工会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背景下新的全球联合趋势。从这一新的世界工会组织的纲领、章程以及领导机构组成成员来看,也反映了西方工会主导的力量在世界工会运动中影响和力量的进一步扩张。当前世界工会运动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西方国家工会为了维护本国工人的就业,抑制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出口,强调必须推行“社会标准”,要求把国际贸易同国际劳工标准挂钩,如果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不执行国际劳工标准,则予以贸易制裁。很明显这是以推行国际劳工标准为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是有悖于世界工会运动的联合统一和合作的。如何正确处理发达国家工人同发展中国家工人利益的矛盾,这是推进工会全球联合中一个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
       工会在发展自身联合的同时,还发展同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合作。在许多国家里,工会围绕着共同性的问题,同环保、女权、消费者权益、反种族歧视等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进行对话,开展合作和联合行动。在国际上参加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社会论坛的活动,并在社会论坛内建立了工会论坛。这些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都分别代表着人们某一方面的利益或者某一人群的利益,大体上都是对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弊端提出批评,同工会有某些共同点。工会发展同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有助于维护工人权益。
       记者:跨国公司是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同一跨国公司系统内部的工人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问题,请问工会如何维护跨国公司工人的权益?
       钱大东:跨国公司是专门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垄断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把传统的国际分工变成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在全球范围内直接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网络,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现在跨国公司从事和控制着全球生产的30%,世界贸易的60%以及90%以上的海外投资。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实力和随时可以易地生产的威胁手段,使得工会维护工人权益更加困难。工会当前正在突破一些跨国公司对组建工会的阻挠,把工人广泛组织起来,同时把原来一国和一个企业内部的集体谈判和工人参与推行到跨国公司系统。在工人参与方面,欧盟范围内有1000名雇员并至少在两个成员国内各有150名以上雇员的跨国公司,均在总公司一级建立了欧洲企业委员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跨国公司还建立起了本系统的世界企业委员会。委员会由企业职工代表组成,享有知情权和磋商权。资方定期向企业委员会通报经营情况,并就总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磋商。在集体谈判方面,由于各子公司所在国的情况不同,目前主要是就一些急需的专门性问题和劳资关系的基本问题进行集体谈判并签订集体协议。欧洲工会联合会和欧洲雇主协会已先后就父母的育儿假、非全日制工作、固定时间工作和家庭工等四个问题进行了集体谈判,并签订了相应的集体协议。一些国际产业工会同相应的跨国公司也通过集体谈判签订框架协议,内容主要涉及贯彻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工标准,要求遵守所在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有关工时、安全生产等规定。目前已有40多个跨国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覆盖350万工人。跨国工人参与和跨国集体谈判维护了跨国公司工人的权益,但也存在着如何正确处理本公司系统内部发展中国家工人同发达国家工人利益的问题。
       总的来说,实现体面劳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实现为所有国家所有人带来机会和切实受益的全球化进程则更为艰难,世界工会运动正在探索中前进。
       (责任编辑 李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