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点摘编]美国在伊拉克的新战略是什么?等
作者:佚名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俄罗斯2007年联邦预算法突出“以人为本”
       2006年11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四读通过了“2007年联邦预算法”。新预算既反映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走势,也显现出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俄政府经济政策的新趋向。
       第一,俄经济形势将继续看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预算确定的宏观经济指标就很令俄国人振奋:GDP将达到31.2万亿卢布(约1.17万亿美元),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增长6%;预算收入7万亿卢布(约2600亿美元),为GDP的22.3%,增长13—15%;预算支出5.5万亿卢布(约2050亿美元),为GDP的17.5%,增长26%;财政盈余1.5万亿卢布(约550亿美元),为GDP的4.8%。这么大的预算盘子充分显示了俄经济的实力在强劲增长。截止11月份,俄外汇储备升至2834亿美元,居世界第三;“稳定基金”升到800多亿美元。
       第二,经济建设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大幅提高了对文教卫生等社会领域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中,教育支出增加38.1%,医疗体育支出增加34.8%,民用科研支出增加30.6%。对预算内单独立项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农业“国家优先工程”的拨款比2006年增一倍。大幅提高了工资、养老金、军人津贴以及各类居民补贴。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宗旨的“投资基金”也比2006年增加了1/3。
       第三,预算较之往年更加“讲政治”。2007年将举行俄国家杜马选举,明年初将举行总统选举。2007年预算当然不能不反映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执政当局当然希望选情尽可能与已有利。2007年政府预算规模庞大,社会领域支出空前,虽是俄经济发展的合理结果,但也不乏当局想在“选举年”取悦百姓,争取选票的政治考虑。
       第四,俄经济仍散发着浓重的“石油味”。俄媒体将2007年预算称为“超级石油收入时代”产物的说法广为流传。石油出口无疑仍是俄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俄2007年预算以“乌拉尔”原油年均预期价61美元/桶为标准制定就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看好增强了俄制定庞大预算的信心。另一方面,俄也担心油价波动,给俄经济带来意外冲击,因此,预算中仍继续累积“稳定基金”,以为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再上一道“保险”。俄2007年预算规定,当油价超过27美元/桶时,国家多获得的收入将悉数进入“稳定基金”,任何人不得动用,以应不测。
       总之,透过新预算,不难看出,俄经济在石油美元的强劲拉动下连年攀升,财政形势不断好转,支出能力明显增强,财政政策扩张的一面日益突出。但也应看到,俄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仍很严重,对能源的依赖不减还升。财长库德林也担心俄经济患上“荷兰病”。此外,2007年俄经济还将面临通货膨胀和卢布升值的双重压力,形势喜中也有忧。因此,俄当局危机意识强烈,称2007年预算的大幅增长仅是一个“特例”(暗含选举的需要吧),今后不会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即使这样,明年的预算仍以保持国家稳定和经济平稳为目标,财政政策总体上还算是稳健务实的。
       (2006年11月26日 http://en.rian.ru 玉成编写)
       美国在伊拉克的新战略是什么?
       布什总统一个月来都在声称,他正在考虑在伊拉克“取胜”的“新战略”,并与各方就这个战略进行广泛磋商。从所有暗示和小道消息来看,没有人屏息等待总统宣布决定的讲话。新战略看来就是旧战略,加上可能在伊拉克部署更多一点的美国军队。
       总统已经首次承认,美国还没有赢得伊拉克战争,但他说,美国也没有失败。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各地,信服这种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西方六国12月初的民意调查表明,66%的美国人赞成联军撤出,而在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法国,这个比例从73%到90%。正如《金融时报》一篇社论所说,“美国几乎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朋友和盟国。”
       在12月7日即珍珠港纪念日,自始一直支持战争的共和党参议员戈登·史密斯[Gordon Smith]宣布说,他改变了立场。“如果一种政策使在同样街道巡逻的我国士兵日复一日地以同样的方式让同样的炸弹炸死,那么,对这种政策,我和其他人一样,也实在不能再支持下去了。那是荒谬的。甚至是犯罪。我不能再支持它了。”
       那么,既然布什明明打算继续推行旧战略,他为什么还要就一个新战略大肆作秀呢?有两个原因:11月份的选举和贝克一哈密尔顿报告。11月份的选举向布什表明,伊拉克政策严重损害了共和党的竞选实力。显然,解除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职务还不足以扭转共和党候选人面临的直线下跌局面,特别是如果2007年出现如下情况的话:在伊拉克的伤亡增加,种族灭绝上升,美元进一步下滑,以及美国人口中80%的中下层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说到贝克一哈密尔顿报告,其开篇一句是:“伊拉克形势严峻并在恶化。”这份报告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伊拉克研究小组能否说服布什接受它提出的一系列远非大胆的变革建议。但这从来就不是这个小组的目的。无论贝克还是哈密尔顿都不是傻瓜。他俩都是美国政坛的老手。这份报告的目的是让美国政治生活的传统体制中心传出的批评声音合法化,而它显然使之释放出来了。人们见证了参议员史密斯的声明。见证了军官们越来越大胆地把他们的深切疑虑公开化。
       那么,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布什将推动国会通过部署更多美国军队的计划。正如所有严肃的评论人士指出的,这在军事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当然,如果美国派出30万大军,它有可能平息反抗和内战。不过,即使派出3万部队也会给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带来极度紧张。最迟到2007年6月,美国陷入绝境、损失惨重的局面即使对乔治·W·布什以及尚存的新保守派那些最无视事实的人也会一清二楚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布什不减少自己的损失?他做不到。他整个总统任内都围着伊拉克战争转。如果他试图减少自己的损失,他就等于承认他要为一场国家灾难负责。所以,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连唬带吓一路走到2009年,直到把灾难转给另一个人完事。这就是说,他没有可以接受的选择。但是,未来18个月布什将要学到一些东西。局势已经失控,即使是美国的总统也会被迫做出某些令他憎恶的事。
       首先,有来自美国选民的压力,以及从而来自政客的压力。愿意与战争拉开距离的理性共和党人和胆怯的民主党人日益增多。我们已经在约瑟夫·拜登[Joseph Biden]参议员的声明中看到了这一点,他是民主党比较保守的参议员之一,是即将上任的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他将主持有关伊拉克增兵提案的听证会(显然会充满火药味)。我的猜测是,在民主党有关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激烈内斗中,很多人将倒向公开的反战立场,这个过程起初缓慢,随
       后会急剧加速。我们在觊觎总统职位的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采取的立场上看到了这一点。希拉里·克林顿不会落在后面太久。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或者有望竞选总统的共和党人与之看齐,或者他们注定让自己输掉大选。
       此外,还有将军们的问题。看来,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得到的工作是整顿持有异议的军方。约翰·阿比扎伊德[John Abizaid]将军数月内即将“退休”,乔治·凯西[George Casey]将军已经直截了当地表示他公开反对布什。盖茨可能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以便顺从。但这能持续多久?充其量6个月。一个输掉战争的总司令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普天之下莫不如此。在美利坚合众国也不会两样。
       (2007年1月1日美国http://fbe.binghamton.edu/commentr.htm网站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文,路爱国 译)
       美国反恐新战略:看埃塞俄比亚骑虎弄险
       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肯定研究了美国先发制人入侵伊拉克以及以色列最近突袭黎巴嫩的巨大成功经验。显然他决定加以模仿。他的理由与乔治·W·布什和埃胡德·奥尔默特[Ehud Olmert]说的一模一样,我们必须打击我们的邻国,因为我们必须防止伊斯兰恐怖分子发动圣战打击我们。
       在每一种情况下,入侵者对自己的军事优势都充满信心,也认定大多数人会把入侵者视为解放者。泽纳维宣称,他是在配合美国的世界性反恐斗争。确实,美国不但提供了情报支持,而且派出本国空军和特种部队协助埃塞俄比亚人。
       但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俗称非洲之角的国家近期历史,那里的国家最近40年来曾不大费力地转换了自己的地缘政治立场。
       1974年,一个名叫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Mengistu Haile Mariam]的军官在埃塞俄比亚领导了一场反对“封建”君主制的革命,并建立了一个旋即宣称自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政府。
       在门格斯图之前,美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热乎。埃塞俄比亚邻国索马里与美国的关系疏远。索马里也有西亚德·巴雷[Siad Barre]领导的一个军政府。不过,它称自己为“科学社会主义”政府,并与苏联保持相当密切的关系,为它提供了一个海军基地。1974年政变后,当门格斯图宣布自己的政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府的时候,苏联抛弃了索马里,支持更大更重要的埃塞俄比亚。于是,美国也相应地支持索马里,后者接受了美国的海军基地。
       冷战结束后,两国政府都未能生存下来。1991年门格斯图和巴雷都被推翻了。
       取代门格斯图的是提格雷族解放运动,开始时使用一种“毛主义”民族主义语言。为了把自己与门格斯图政权区别开来,它答应让厄立特里亚独立,但后来就后悔了。基督教统治很快变成了新政府的主要议题,(主要是穆斯林的)奥罗莫族和索马里族的起义开始了。人权人士并不认为泽纳维政府比门格斯图政府强多少。
       在索马里,索马里人的部族之间开始争夺权力,“完美的”民族国家崩溃了。1991年之后,美国开始支持埃塞俄比亚新领导人梅莱斯·泽纳维,后者已经彻底放弃了他的“毛主义”。索马里被冷落到一边。当美国在“人道主义”使命下派兵平乱的时候,美国遭到了痛击,我们现在叫它“黑鹰坠地”,美国于是撤出了部队。多方参与的长期内战继续进行。2006年,一个叫伊斯兰法庭联盟(UIC)的集团夺取了首都摩加迪沙,驱逐了世仇部族领导人,十多年来第一次恢复了相对和平状态。
       美国认为伊斯兰法庭联盟与塔利班完全一样,并与基地组织结盟。泽纳维也这样看。因此,埃塞俄比亚决定入侵,目的是推翻伊斯兰法庭联盟,支撑软弱无力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2004年以来就名义上存在,但它甚至没有能力进入首都。似曾相识燕归来。当然,埃塞俄比亚(和美国一道)赢得了第一回合。伊斯兰法庭联盟放弃了摩加迪沙。但索马里人并没有像欢迎解放者那样欢迎埃塞俄比亚人。部族领导人又开始相互斗争,摩加迪沙也再次陷入动乱。埃塞俄比亚政府不但在索马里面临诸多麻烦,而且当前在国内也越来越如此。
       正如以色列不得不撤出黎巴嫩、而美国在伊拉克也将不得不这样做一样,埃塞俄比亚也将不得不很快撤出索马里。索马里国内局势将不会由于其先发制人的打击而得到改善。先发制人的打击的结果永远都是或者大获全胜,或者一败涂地。
       (2007年1月15日美国http://fbc.binghamton.edu/commentr.htm网站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文,路爱国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