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研究]儒家隐逸观与自然观自先秦至唐的演变(摘要)
作者:屈小宁 余志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尚用”,二为“比德”。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伦理道德至上向自然山水的转移,山水成为君子德风的比喻和象征。汉儒“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先秦儒学“比德”观念的继承和发扬。经过晋宋玄学对传统儒学的扬弃,儒隐者不仅比德山水,还寄情山水,以追求高洁独立的人格。唐儒高举建功立业的时代大旗,始终没有改变积极用世、匡扶天下的价值取向。即使走上隐逸之道,也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关键词:
儒家;玄学;隐逸观;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