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辑学研究]论经济新闻的视角选择
作者:贺向东 苑书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经济新闻报道不仅涉及报道什么,还存在一个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报道视角,所产生的报道效果不同。目前经济新闻报道的明显缺陷就是报道视角单一。要想使经济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建构经济新闻报道的多元视角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从政治视角、经济学视角、人文视角、社会视角以及受众需求视角等多角度进行报道,对于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效果意义很大。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视角;选择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5—0185—04
       经济新闻是对经济生活、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具体而真实的报道。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WTO,经济已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这一趋势格格不入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对经济新闻的报道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报道中依然存在着报道思路狭窄、报道模式僵化的弊端。“数字+术语”的天书式经济报道常常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很难与读者产生“共振”。为此,近年来业界和学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如何改革和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展开了深入研究,如谢春华在《论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变革》一文中就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并对经济新闻报道如何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杨继绳在《经济新闻的功能和趋势探讨》中从本体论出发,对什么是经济新闻,经济新闻的功能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沈世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的改革》一文中提出:经济新闻的改革要跳出以生产为中心的格局,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新闻新框架;就经济新闻的内容而言,一是要从广度上延伸,二是要从深度上开掘。研究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对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我们知道,经济新闻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向受众传递经济信息,同时也应该对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事实和问题作全方位的分析,从现象中抽出本质,阐明某种道理,从而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其干预作用。这是经济新闻赢得受众的前提。为此经济新闻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深化和拓展,对报道对象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观照和挖掘。
       同其他报道一样,经济报道不仅涉及报道什么,同时还存在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也就是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所谓报道视角,其实就是报道经济新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即报道者以什么身份、站在什么立场上进行报道。不同的报道视角,对同一报道对象所揭示出的信息含量就不同,所产生的报道效果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区别。所以,要想让经济报道真正“活”起来,建构经济新闻报道的多元视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一、政治视角:凸现经济新闻的指导性价值
       经济新闻以报道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但经济活动在整体上是属于一定制度背景中的社会实践,它和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其中和政治的联系尤为密切,这就决定了经济新闻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所谓政治视角,就是用政治的眼光透视经济现象,将所要报道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置于宏观的社会政治背景中去观照,努力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从时代政治的高度来立意、选材、切入。对于一定的报道对象来说,其报道价值的大小与报道视角的选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经济活动、经济现象若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其报道价值和宣传价值并不是很大,但如果从时代政治的角度看,其报道价值和宣传价值却比较突出。这种跳出经济而写经济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报道对象的不同,既可以写成正面弘扬式报道,也可以写成侧面批评式报道。比如现实生活中有些经济活动带有明显的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的色彩;有些经济活动纯属不顾客观规律大搞形式主义之举,如果遵循“单打一”的报道思路,坚持一事一报的原则,这样的经济新闻不仅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报道对象的真相和本质,反而在客观上起到助长歪风邪气的作用。相反如果用政治眼光来进行观照的话,就可以写出对其进行揭露和批评的有较大价值的经济新闻。比如,新华社2002年5月26日播发的《银广夏造假追踪:7.7亿多元泡沫是怎样吹大的》一文,对上市公司银广夏“最近4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亿多元,虚增利润7.7亿多元”一事进行了深入报道,文章最后说:“银广夏造假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银广夏将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失信情结’。惟有痛定思痛,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惟有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才能推动中国股市尽快摆脱银广夏阴影,走上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
       这就是一篇凸现政治指导性价值的经济报道,它打破了“单打一”的内幕曝光模式,而是从如何对中国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的政治角度,总结银广夏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沉痛教训,希望我们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希望中国股市能“走上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经济新闻不仅要向受众传递经济信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经济信息的传递,使受众更加准确地了解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采用政治视角报道经济新闻,受众所获得的不仅是感性层面的认知,同时更有理性层面的思考,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决策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采用政治视角采写经济新闻必须避免两种错误做法:一是抹杀经济新闻与政治新闻的区别,把经济新闻统统政治化;二是无视政治与经济的紧密联系,无视经济新闻中的政治性,把政治与经济绝对地对立起来或分割开来。这样的经济新闻不利于受众在经济飞速发展、资讯密集的今天分清是非黑白,更不利于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经济学视角:提高经济新闻的专业水准
       既然受众常常借助经济报道来优化经济决策,那么经济报道的水准就应该是专业化的。据一家网络公司对网民的调查显示,人们喜欢的10种经济新闻是:(1)对经济重大事件迅速而且详尽的报道;(2)介绍最新企业动态的报道;(3)有深刻剖析的经济评论,既展示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准确评说是非曲直;(4)敢于做前瞻性预测的报道;(5)语言平实,老百姓能看得懂的报道;(6)建设性、可操作性强的报道;(7)能帮助百姓取得财富,避免损失的报道;(8)投资理财的信息和个案剖析的报道;(9)务实、为股民服务的股评;(10)经济政策的深入解读。怎样才能提供这些受众喜欢并且实用的经济新闻,关键是看媒体的记者是否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评价经济活动,深刻揭示经济活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所谓经济学视角,就是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审视经济新闻的报道对象。
       目前,相当一部分经济新闻处于一般读者看不懂或觉得枯燥乏味,而经济学专业人士又觉得过于肤浅的尴尬状态,这就是记者不能运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和
       思维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大量经济事实背后活生生的经济学规律所造成的结果。面对纷繁复杂的报道素材,记者首先要判断其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而怎样判断,则需要调动经济理论思维,用理论性的眼光去观察,辩证地认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例如,如何认识当前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的问题,在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向市场化转化时期,居民的风险意识加强,在基本满足生存性消费之后,储蓄倾向加强,是好事或是坏事,这就要从长远利益,从战略大局作出理智的判断;如果经济新闻只看到出现较大市场剩余而简单地把储蓄增长视为坏事,就是不理智的。这里举一个比较成功的报道案例,中原油田在1988年达到年产原油722万吨之后产量持续下降,由此造成石油专业化施工队伍过剩,从1993年起,该油田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至今已有100多支队伍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如果单从成果的角度报道,无疑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新闻,也能从中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受众不禁要问:这种经济现象最终说明了什么?单从成果角度显然不能给出满意的回答。《中原石油报》推出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等几篇文章,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中原油田石油专业化施工队伍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的深刻的经济学内涵,从而使报道具有了理论深度。可见,用学者的眼光看经济,就要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分清主流和支流;判断经济形势不是只根据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而是紧密联系中国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的具体阶段的实际,认识到反映中国的经济问题,既看运行,又看发展,既讲量变走势,又讲质量内容。只有这样,经济新闻才能做到不仅及时准确地回答经济领域“有什么”,而且正确无误地回答这些“有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该怎样”。
       当然,与一般的社会新闻相比,经济新闻往往带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经济新闻中的理论,有些是比较艰深难懂的。采用经济学视角报道经济新闻,决不能是对艰深理论的阐释,而应是一种视角的选择。在报道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专业化的理论与通俗化的表达的有机统一。首先,报道者要深刻领会理论的涵义和其在经济报道中的意义;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要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大量运用或照搬经济学理论概念,要通过报道者对理论的理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的经济新闻对受众来说,不仅具有可知性而且具有可读性。
       三、人文视角: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所谓亲和力,在新闻传播学上是指报道与受众之间的亲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收率。也就是说,当一家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和观点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被受众所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亲和力。经济报道固然要讲求“经济味”,但如果总是过于冷漠好像板着面孔说教的话,受众肯定不喜欢。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富有生气并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目前一些经济新闻之所以做不到“深”、“活”、“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新闻往往是“见物不见人”,就经济写经济,仅仅把人作为一种被动的陪衬,成为某种政策、措施、经验的印证者,没有丝毫的人情味。经济新闻应尽可能通过人的思想和活动来反映和回答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经济新闻增加了人文内涵,就会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使经济新闻生动、实在、耐读。
       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不能仅从诸如写得“软”一点、可读性强一点这样的技术层面来考虑,这些其实只是亲和力的一部分,报道的亲和力与其说是一种手法,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要使经济报道更具有亲和力,必须在报道主题、报道对象、观察表述上有新的思路。首先在报道思路上,要强调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有用性。读者看报除了了解新闻,更希望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信息,即是否有用。一个普通的百姓看到报纸上“彩电跳水”的报道,他最关注的是“何时买最合算”、“什么品牌既便宜又实惠”这一类的问题,而经济报道也只有与受众的经济生活直接联系起来,把跟受众的需要、兴趣最接近的那些经济信息提供给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有效信息”的问题,现在的经济信息浩如烟海,而“有用度”高的并不多。经济报道必须让信息有效化、有序化,用一句行话说就叫“洗菜乐”,把那些无效的甚至有害的信息“洗”掉,在版面上提供给受众的是经过筛选后的行充分营养的“净菜”。假如在某种新的经济现象出现后,我们的经济报道能够及时地把有关的零散、无序信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出头绪,做出分析、判断、解释甚至预测,使人们能够据此趋利避害,这样“有用”的经济报道,老百姓当然喜欢和欢迎,自然也就有了亲和力。其次在报道对象上,要突出新的经济领域。在当今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经济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正在不知不觉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把他们报道出来,显然比一厂一店的工作经验更吸引人和更具指导意义。再次在观点表述上,要坚持用事实说话,慎下结论。由于受众经济利益的分化,他们对新闻报道信息的接受心理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判断,你认为最好的东西对他来说未必就是最好的。因此,经济报道应尽可能减少主观倾向性,向受众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信息,争取更多的认同感和互动性很重要。
       四、社会视角:扩大经济新闻的思维视野
       在经济活动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今天,不存在脱离社会、政治、文化的纯而又纯的经济现象。一些大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焦点问题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经济报道在探索、分析一些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时,应将其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从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哲学的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例如,如何看待和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问题,《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通过对社会学家李强的专访,了解到这不仅仅是基尼系数过高的经济现象,而且是有复杂原因的社会现象,进而提出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完成再分配的政策。这样的报道,有一个较高的视角,从而往往比较容易、透彻明了地搞清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由来、本质及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也能给读者入木三分之感。当然,能否通过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表面现象抓住并揭示事物的本质,取决于记者的政策水平和学识能力。用社会视角报道经济,不仅要求记者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还要把知识触角伸进社会学和文化学等更深领域,因为对社会的疏离往往会使经济报道变得苍白枯燥。从社会视角采写经济新闻
       带有“全息摄影”的特征,表明了经济新闻由单纯的一个方面向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超越。诸如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苗头、经济建设中的社会现象、经济上作中的社会热点问题、经济演变中的社会内涵以及经济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心理等都可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切入点。《经济参考报》星期刊曾刊登过一批谈社会经济问题的文章,如《水、水、水》、《房、房、房》等。因为作者都是从社会视角对经济现象和问题作了精确地分析之后写出来的,所以深受受众的欢迎,传播效果也比较好。
       同时,经济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的范畴比较,文化现象可能是更加独特、更加稳定也更加充满内在与外在矛盾冲突的范畴。经济报道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文化报道,因为文化的内涵决定了经济报道的丰富性和全方位性。文化因素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鲁布革冲击》对一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彼此影响的深入挖掘,反映了深藏在经济背后的文化背景,内涵就显得更为深刻。当然,如果记者头脑中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就不能从文化角度开掘经济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也就不可能写出反映现实经济生活的好新闻来。
       五、受众需求视角:增强经济新闻的有用性
       受众接触媒体都有其价值诉求。“今天的读者读报的基本动因往往是追求有用的信息,能帮助读者分析当今世界复杂变化并帮助决策”。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经济决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趋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转型。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处于大转型期,经济改革正向宽领域、深层次推进,不确定的、不可知的因素较多,增加了决策难度。二是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后,全方位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紧密关联,国际经济的变动往往会影响国内经济。经济决策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难度、风险很大。就企业而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更多的时候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而且对手大多是实力雄厚的巨型企业。三是新的经济形态。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新经济成为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为了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作好经济决策,人们迫切需要媒体的帮助,希望通过经济报道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从而增强决策的理性,增加福利和收益。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有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可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阅读经济报道更应该如此,能够帮助受众进行经济决策的经济新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新闻。所以,经济报道要想取得理想的报道效果,就必须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宗旨,把有用性作为经济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等经济类媒体之所以影响力显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追求报道对目标读者的有用性。毋庸讳言,目前许多媒体的经济报道对受众的需求还缺乏了解,致使报道的有用性与受众的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不少报道内容空洞,严格来讲根本算不上经济新闻;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稿件比较多,分析性、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传统的工交、商业、农业报道多,对现实中许多全新的经济课题、新经济领域报道少,等等。要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报道者更新观念,注重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选择报道题材,真正提高经济新闻对受众的有用性。
       总之,改进经济新闻报道可以有多重视角选择,在报道实践中记者根据报道对象的不同情况,恰当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报道视角,不仅可以拓宽经济新闻的报道领域、增加经济新闻的信息含量,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新闻对受众的亲和力,从而使经济报道成为媒体报道园中的一朵奇葩。
       [责任编辑 姬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