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学研究]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作者:荣四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能有效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造成了合作创新的失败。从生态链与生态群落理论出发,为产学研合作创建成熟的生态环境,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新;生态链;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5-0066-03
       1992年,在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及中科院的共同组织下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要素效率、缩短创新周期、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加速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一条佳径,并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社会对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经济中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从静态的链条式的竞争过渡到以动态的网络型为主的竞争模式,以往单一的、孤立的、短效的产品或能得到一时的技术突破,却无法经受市场的长期检验,唯有给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产品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深化均对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出了现实的革新要求。产学研合作的三大主体不能因循坐误,要合理配置资源,以变求新。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型网络发展模式,从而确保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及其弊端分析
       产、学、研是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创新合作中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成功的合作需要合适的合作模式,以激励各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潜力,参与机构、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差别要求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在总结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祝东伟(2006)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按照合作的紧密程度,分为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共建实体型;二是按照合作的动力机制,分为自发型合作、政府计划型合作、混合型合作;三是按照合作的管理体制,分为单一管理型、多元参与型。祝东伟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比较宏观,是从整体上审视合作模式。但是,即使依照其管理体制中的单一管理型与多元参与型的区分,并没有描述合作模式的内部治理结构,而治理结构是合作模式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契约安排型、产权安排型和开发平台型三种合作模式。
       1.契约安排型。契约安排型合作模式的治理结构是基于项目的委托(合作)开发,企业提出需求并提供经费,以契约形式委托(合作)高校、院所开发,产权归企业或在契约中约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契约,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关系,各自都是独立的主体,责权利在契约中明确约定。
       2.产权安排型。产权安排型的合作更为紧密,双方凭借各自的资源和能力以股权安排建立一个技术开发实体,这个实体作为一个单独机构运作,产学研三方以各自的股权比例享受责权利,股权比例分配由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商定。产权安排型实现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无缝对接,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3.开发平台型。以研发基地为载体的开发平台型指的是根据技术发展需求,第三方(比如产业园区)或者产学研三方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或平台,可以建在企业、高校、院所或产业园区内,开发平台型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产学研战略联盟、松散型民间技术合作组织等,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开发平台重点围绕企业重大战略产品或重大项目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提升区域技术开发能力。
       这个分类基本上概括了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基本类型,从中可以看出,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侧重于强调产学研三方的合作方式及运作机制,忽略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以及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参与方的作用,不能把相关参与方纳入合作模式中,也就不能调动这些参与方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效果。
       (二)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弊端
       通过对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现状的考察,并对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传统合作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1.合作层次提升慢。合作层次低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率,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治理结构,造成交易成本高,影响合作创新项目的顺利实现,合作层次低还会造成“寻租”现象,一些劣质的技术机构通过暗箱操作容易获取项目,而一些优质机构被排除在外,造成整个社会科研资源的浪费。
       2.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各方都存在风险,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自身并不具备实现技术市场化的实力,开拓市场也不是他们的优势,专用性技术开发存在着企业违约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承担市场开发风险的压力,他们希望合作方也能承担部分风险,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使得合作方之间的契约成本大幅度增加,也增大了合作失败的可能性。
       3.利益冲突造成合作动力不足。由于所处领域的不同,产学研合作各方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学术成就和价值实现,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市场化动力不足,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活力不强。对于企业来说,出于短期业绩的考虑和资本市场的压力,管理层比较重视技术开发的短期行为,只注重外围技术开发,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基础技术或产品开发的内在动力。
       4.产学研分离现象严重。由于传统合作模式不能有效地把中介机构纳入到合作模式中去,造成中介机构发展不足,产学研之间不能很好衔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往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结合点,也不能有效利用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大量科技资源,比如一些大型的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综合起来说就是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差,降低了合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合作的质量与成功率也大大降低。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诸多缺陷,造成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产学研三方以及各类中介机构之间链条容易脱节,实践中的大量事实也表明,由于忽视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方的作用,许多合作都失败于缺乏有经验的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不能形成有效的责权利关系,增加了合作的交易成本,造成合作失败,反过来,这种状况又造成中介机构的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产学研合作的要
       求,二者互为因果,使得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更为恶化。由此,对传统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成为必然,创新的关键是要优化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从而调动各参与方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去。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产学研以及其他参与方之间不能形成互动、共生、共赢、牢固的合作关系,从而造成合作失败。生态群落与生态链是自然界关于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以此概念构建全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能够把各参与主体吸纳进来,为产学研合作创建成熟的生态环境,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
       二、生态群落、生态链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从系统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是一个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多个参与方密切合作,互动协调的创新群体,根据自然界的生态群落理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类生物体同种与种群之间种群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以食物链、物质与能量交换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反馈、动态性的群落系统,生物体的自组织、自适应与自协调能力成为生态群落的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自然界的生态群落理论对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生态群落概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启示意义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群落里,种群内部、种群与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有机联系。生态群落的主要组成要素有四个:一是食物链,即各种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赖的取食行为构成的链状或网络关系。二是食物链中的富集链,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聚量是随食物链逐级递增的,因而把其称作为富集链,富集链会诱发疾病,危害到生态系统的健康。三是营养级结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基础,营养结构包括生物数目、生物量和生物能量的金字塔状结构。四是形态结构,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种的时间变化,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群落的发展和演变就是上述各种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综合作用过程,可以把影响生态群落运行的各种要素归纳为个体、种群、群落和环境等四个层次(顾志燕,2006)。
       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必须拥有以营养链和食物链为核心的完整循环体系,并能够顺利实现各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各种调节机制与结构安排实质上都是为了维持上述循环体系的动态平衡。关于生态群落内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信息的获取、传递与交换,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重视,由此组成复杂、有机的生态群落,其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为我们研究创新合作模式及起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基于生态群落的创新生态链及其结构特征
       对于自然界的生态群落而言,要具备稳定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要求是必须拥有以营养链和食物链为核心的完整循环体系,并能够顺利地实现各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创新活动也是一根完整的链条,具体包括参与创新的各类主体,如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我们把这种由不同的创新“种群”按照类似于营养链和食物链关系所形成的价值转化与反馈过程称为创新群落的“生态链”。创新生态链可以表述为,按照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各创新参与主体通过有效的结构安排,建立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多种伴生或共生的关系,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在地域上具有分布式特点、有着较强的共生关系的创新群落,这正符合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特征。
       创新生态链模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上述创新生态链的循环转化效率及各个环节的协调平衡对于创新群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一个有效的创新生态链必须具备以下结构特征:一是具有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能够协调发展各参与方在创新生态链上发挥不同作用;二是具备完整的生态链循环体系,并能够顺利地实现各个环节的价值交换与要素反馈;三是具有有效的调节机制,以维持上述循环体系的动态平衡和应对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具备以上三个结构特征的创新生态链即已形成了成熟的创新生态环境,在此链条上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对于当前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
       通过深入研究,依据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构建的创新生态链结构模型,从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的特点与组织运行体系出发,分析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类“种群”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全面考察从基础研究到生产制造的完整过程,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由参与创新生态链的各单位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群落,其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基础性研究工作和部分应用性研究工作,而企业把握市场需求与价值定位,通过与它们的直接交流、沟通与合作,在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支持群落的要素输入下,实现价值创新的设计、开发,并转化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或服务经过消费者群落的检验,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将被反馈至各个创新主体种群,从而丰富各个种群的知识体系,激发更适合市场的创新活动。
       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创新流程为链条把各参与主体按照生态学理论构建成一个丰富的创新网络,各主体在创新实现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位置,有效完成自己的主要使命,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全、效率高的创新群落,并在合作与竞争中逐步提高群落的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
       (二)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作机制
       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运作机制可用价值链、创新链和营养链三条生态链组成的创新生态群落进行表述。
       1.价值链。创新价值链是以生态链表述的完整的产品或技术创新流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产品实现,最后到市场开发的全流程,价值链实现是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
       2.创新链。创新链是指按照创新的价值链流程,参与创新过程的各种群组成的传递、共生、分工、合作以及互动的生态系统,产学研合作就是在这个链条里进行的,也是该链条的主体。
       3.营养链。营养链指的是创新支持机构对创新系统的输入,金融机构种群向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上所需的资金,政府机构种群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创新主体种群间物质、信息流的传播与互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上述创新过程。营养链是创新生态群落的重要支撑,也是创新合作模式实现的重要保证。
       由参与创新的各种群以及价值链、创新链和营养链三条生态链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价值链、创新链和营养链构成的运作机制把原来相互孤立的各种群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网络型的高级形态的生态群落,群落内的参与主体依据生态链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协调、自我适应,逐渐在创新群落内进行自我定位,促使各方建立明确的权责利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合作方积极参与创新过程,克服传统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合作、协调以及有序竞争,保证创新的顺利实现。近几年,随着中国高科技工业园区、创业园区、高校园区等技术创新载体的发展,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与拓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