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文字学研究]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常月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大学生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群体,关注并了解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生活状况,是高校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令人堪忧。其原因既有环境性的,即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方面,也有个人性的。其中环境性原因应该引起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关注。
       两年前,由河南省教育厅立项,我们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统计分析,调查历时一年。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常用字的认读能力和对规范字的认可态度;2.常用文体的写作情况及一般书面语能力;3.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及实际使用情况;4.语言文字问题的关注程度;5.自身语文水平期待等等。调查目的是了解区域大学生人群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对语文能力问题之认知和期待,并借此检验大学语文教学针对该区域人群的功能及所面临问题和困境。我们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象是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范围为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五所高等院校,涉及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工商、会计、经管、中文、计算机、电子、通讯、机电、机械、建筑、环境、土木、食品、临床医学、烟草、包装艺术等21个专业。由于对象选择避开了具有特殊语文教学要求的师范类院校,因此该调查具有非师范类的普通性。同时由于这些高校的学生以河南省籍为主,外省学生中北方学生也占相当高的比例,因此调查的区域性可视为北方范围。问卷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在校学生,访谈主要面对大三和少数大四学生。发出问卷1200张,收回有效问卷1026张。.正如上图表所示,问卷共设计了六个问题,分十个侧面。通过统计、分析,分五个问题论述如下:
       
       一、关于常用字的认读问题
       识字教育是小学期间学习的重要任务,小学期间要求学会2500个字,会认3000个左右[1]。整个中学教育完成后,学生应该掌握3500个常用字。但由于目前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的限制,又由于小学语文三年级以后开始逐渐重视篇章轻视字的认读的偏差,致使大学语文教育在认读能力训练方面仍然承担着提高与完成的重任。因此了解大学生认读能力情况,也变得重要起来。
       1988年9月国家语委制定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入常用字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常用字是书写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使用度高的字和构词能力强的字。经过抽样检验,结果是3500个常用字,可以覆盖率99.48%[2]。我们从表中选出9个高频度字和1个表外高频度字,组成5个词,请调查对象为这些词注音,作为问卷的第3个问题,以考查该人群对对常用汉字的认读能力和对汉语拼音掌握的情况。
       参差角色 樵夫 冗 长 粗糙以上只有“樵”字不在常用字表中,其中“差、角、色、粗、长”是常用字,“参、糙、夫、冗”是次常用字。调查结果如上表所述,全标注正确的为0,标注正确6—9个的占57%,对3-5个占41%,仅仅标对2个(包括2个)以下以及全错的占2%。归纳问卷看出,产生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拼音回生。受调查人群在小学期间都学过汉语拼音,由于长期不使用拼音拼写和阅读,出现由于对拼音不熟悉而产生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拼写错误。受调查人方音影响,用拼音给音节标注方音。(4)多音字标注错误。汉语中有许多多音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只能读确定的读音,反映出受调查者对多音字的认识模糊。(5)个别字不认识。
       调查中所发现的认读错误看似简单,但却反映了语文教育中认读意识和能力训练方面的严重不足,应引起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育的足够重视。
       二、对规范字用字的态度
       关于规范字问题,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调查该人群对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态度;二是自评是否经常写错字、别字、生造字;三是自评对外界的错字、别字、生造字是否敏感。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首先学生对使用规范字态度正确,他们普遍认为,应该使用简体字。但是从他们自评使用汉字的情况看来,35%的人常常写错别字,46%的学生对外界的错别字不敏感,还有30%左右的学生根本不注意自己或者外界是否有错别字。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学生对规范字有正确的认识,不是偶然的。从1955年起,我们国家开始着手汉字规范化工作,陆续公布了3次简化字方案。1986年国家公布《简化字总表》共收入简化字2235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科书和印刷品都使用规范的简化字。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接触的课文、报纸、各种杂志读物,一律都是国务院公布的简体字,所以他们只认识简化字,而不能识别繁体字,简化字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应该是不可动摇的。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繁体字,诸如:某饭店顶楼“袋晴逵”的香烟广告,城市大街主干道上“顺晴针”内衣广告,某私立大学开学典礼的横标上的繁体字,还有现在可以看到的港台媒体中的繁体字版,85%的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认为,应该用简化字。有10%的大学生是因为看到媒体和广告上的繁体字,所以才认为广告牌或者媒体上可以存在繁体字。5%的学生对是否用繁体字感到困惑。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用字的态度是正确的。
       关于错别字问题,调查数据显示:35%的大学生经常写错字,70%的学生对外界错字不敏感。可以看出学生汉字基本功普遍不太扎实,应该是进入大学以后,书写中常常出现错字、别字、生造字的原因之一。另外,为数相当多的学生长时间用电脑书写,在键盘上只要敲出拼音或者五笔符号,电脑就会呈现需要的汉字。最麻烦的是电脑自动显示的别字代替,诸如:斑竹=版主、酱紫=这样子、东东=东西等等。长时间如此,也是学生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的原因。笔者在批改文科学生作业和辅导学生学年论文时,常常面对学生的错字、别字和生造字。和学生交谈时,发现他们对自己笔下出现的错别字并没有感到应该特别注意。所以从调查数据上看,虽然学生对规范字认识正确,但是对商家招牌、小饭店的菜谱,大街上到处乱写乱贴的广告招贴上错别字、生造字并不敏感。因为他们并不关注自己周围的错别字,他们自己也在时不时地自觉不自觉地写错字、别字、生造字。
       三、关于时尚词语
       社会上一些词语或语音、语法现象能够成为流行时尚,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取向密切相连[3]。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影视作品大量涌入和广东强势经济伴随着的粤语一度迅速席卷北方。一些外国影视剧、广东版的电视剧、游戏软件中的影星、歌星在全国范围被众多青少年追宠,影视对话道白中和歌星台词中的一些词语对青少年学生影响甚深。其中不乏一些有个性的词语如:酷、爽、哇赛之类。之所以流行,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词本身表达语意特别简
       明生动,甚至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一个“酷”字,不是俊、漂亮、冷酷、精悍这些词能够表达的。而“爽”字除了表示爽快、痛快、舒服等意思外,还有一些只能意会。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追新求异的特点,他们对这些明星崇敬有加,刻意模仿其搞笑行为和表示幽默和特性的“口头禅”,于是流行就自然和顺理成章了。
       近几年,网络发展迅速异常,一些网络使用的词语、字母词迅速成长为新兴的时尚词语:如(A):黑客、闪族、拼生活、博客、PK等,被媒体和大众使用;另外,还有一些使用在网络中的词语、字母词、数字词、符号词,如(B):恐龙、青蛙、菜鸟、灌水、斑竹、及传媒在平面、立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大张旗鼓地搞“海选”一类造势活动创造出的一些时尚词:“玉米”、“粉丝”、“超女”等,被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追捧。笔者注意到,网络语言和这类流行的词语,在青少年中特别流行。一个中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周末,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东东,都系偶非常稀饭的。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吃KPM……”值得注意的是,为迎合青少年读者或观众,一些平面媒体、出版物中常使用这些网络用词语、字母词、符号,电台、电视台也在娱乐节目中或多或少的使用这些时尚词语。媒体这种导向,让老师、家长和语言工作者十分忧虑。
       在对大学生的时尚词语调查中我们看到,87%的大学生不会追崇这些时尚词语。其中57%的大学生都表示不会使用这些词语,即使有些人认为这些词语很好玩,有意思,但也表示不会使用。30%的人表示会在不正规的场合用一点。笔者跟调查对象交谈得知,这类时尚词语流行的年龄层次一般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青少年思想不定型,思维较活跃,喜欢新潮、追求时尚,不注意思考。而大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思想和考虑问题都比中学生成熟,他们一方面能很快地接受(A)类词,另一方面认定(B)类词虽然不规范且比较幼稚,但仍不失可爱、搞笑、有趣,因此他们心中并不排斥这些词语,必要场合还会偶然用一下这些词语。但是正式文体和正式场合他们一般不会使用这类词语。
       四、一般书面语能力
       我们请调查对象按规定格式写一张请假条,这一调查是问卷中的最后一项,设计也极为简单。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种“底线”调查,就是以最低标准检验大学生对最常用文体和书面语的掌握情况,以此了解该人群对常用的应用文体的掌握情况,检测被调查者的书面语能力。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0%合格,27%不合格,还有3%的人基本不会写。调查数据还显示:70%的合格者中文科学生占比例比较大,27%不合格的包括3%不会写的多是理工科学生。
       请假条是一种最常用的应用文体,它主要目的是请求准予不参加某种学习、活动、工作。它包括:标题、称呼、请假理由、请假起止时间、颂祝语、请假人署名、时间七项内容。我们把行文中基本没有错字和语法、词汇错误的视为合格,缺项较多、书写格式不对、文中有错字超过3个、有语法、逻辑方面错误.视为不合格。请假条是生活中最常用文体,是调查对象在上小学三年级期间语文学习的内容,而且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常常用到。30%的学生写不好请假条,这打破了我们的“底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期间语文教育中书面语方面的差距。中小学期间语文学习的缺陷,直接影响大学期间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开题和进一步写作。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看来,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报告,的确是学生的一大难题。笔者接触到部分大三、大四学生,学生所反映的对论文写作感到非常困难,不知所措以及论文从结构、材料,到字词运用所显示出来的书面语功底都让笔者感到吃惊。笔者跟学生的交流中也发现,这个问题在大一到大四学生中普遍存在,三四年级从毕业论文或学年论文中反映出来,一二年级主要表现在完成书面作业时。
       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反映出来的书面语的先天不足,给大学语文教育又提出了一个任务。加强对大学生的书面语能力训练,成为大学语文应该考虑的内容之一。
       五、关于普通话问题
       普通话问题是大学生们比较关注的,我们用两个问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非常理想的。首先,在大学生普通话水平自测中,有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好、较好,只有10%认为自己普通话不好。其次是97%的大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宣传,大力推广,推广普通话工作也像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一样,形成了可喜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普通话不再被认为是撇洋腔,而被认为是个人形象的标志。现在,不管男女老少工人农民在必要时都可以说几句普通话。并且持双言(普通话一方言)进行交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熟练程度越来越高。这个统计结果与改革日益发展的形势是一致的。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一般都可持双言交际,而且语码转换十分熟练。该群体生活在方言的语境中,方言是从小熟知的,普通话一般是上小学以后学会的,方言的熟练程度自然优于普通话。加之方言是家乡话,表情功能极强,乡音乡韵使人感到浓浓的乡情,表情达意可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所以,在语码的选择方面自然习惯倾向于方言。但是,他们都会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读话题目,选择相适应的语码,即对讲普通话的人和陌生人说普通话,对家人都说家乡话。在工作场合,重要交际场合说普通话,在随意场合说方言。调查对象中城市学生普通话较好,一般使用普通话交际,农村学生普通话不太好的比例较大,使用方言交际比例较大[4]。
       大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是因为他们强烈地感到,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能用普通话顺畅自然地表达思想,无疑对毕业以后的应聘、面试以及将来竞争职场,都有益处。所以他们很多人选择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此来促使自己学好普通话,并希望自己能考一个好的等级,拿到证书,以备后用。
       六、结语
       从上述调查情况和数据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中的可喜现象和不足之处。例如大学生对规范字、时尚词和普通话的认识是正确的,他们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提高自己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是充满期待的。调查中显示的大学生的认读能力和一般书面语能力不足,这应该是几十年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调查的第6个问题中,显示出大学生对语言文字问题关注不够,表现在他们对《语文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与我们当前语文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没有投入过多关注,这与该人群目前所处环境和地位很不相称。
       语文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语文能力强,就能很快掌握各种文化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大学生对语言文字问题的关注度,是目前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正如我们调查的五所院校一样,许多高等院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普通话口语课”和多种素质教育课,注重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注重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修养,以期弥补学生在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不足,“亡羊补牢”也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高等学校是社会语言文字力量的储备站,培养语文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我们高校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学生一批批走向社会,将成为社会语言文字工作的生力军,他们较强的语文能力,将会对提高我们全社会未来的语文生活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