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审美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作者:刘进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 塑造具备全面素质与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是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重新建立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就应该以审美教育观为理论指导,而不能仅局限于艺术教育本身。同时,达成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立法、优化艺术课程体系、改革审美教育方法、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促进审美教育手段的更新。
       [关键词] 高等教育;审美教育;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1X(2007)04-0468-05
       审美教育获得独立的地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审美教育中,音乐和美术又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外大量事实证明,审美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早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人的知识结构,具有任何工具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意义。因为审美教育本身使人的想象力向着更高的理念追求,培养出具有崇尚的品格。所以说,没有音乐和美术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的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审美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而且教育界也普遍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美育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没有经过美育教育的人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人。与此相反,学界却对于审美教育的把握依然过于感性化和随意化,尚未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充分觉悟审美教育的深刻含义。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应试教育的地位重新评估以及教育国际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作为素质教育一个有机部分的审美教育本身也将发生一系列的深层变化。在推行素质教育多年的我国高校,当正视到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目标与教学效果相去甚远时,我们亟待在既有的立场上对审美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对多年不变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评价等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
       一、对审美教育的重新认识
       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崇尚品格的人为终极。加强高等学校审美教育,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再认识。
       自古以来,艺术显著的情感效果和多样的社会属性一直被作为最有效的教化和育人手段,它通过艺术特殊的教育功能,强调美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意义,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提高全民的素质,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也可以说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这种审美教育观念,早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儒家美学思想中就体现出来。孔子提倡“六艺”,重视礼乐教育。他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教育观是塑造“修身治人”的“明人伦”思想,这是最初的古代美育思想。礼乐有不可分割的表里关系,礼乐从秩序与和谐两方面为王道政治服务,列为古代学校美育的基本内容与形式,所以,儒家主张以礼乐为主教。与此不谋而合的是,古希腊的音乐在学校中也是七种自由艺术科目之一,并提倡“体育形成人的肉体,音乐形成人的灵魂”。这说明古希腊的教育观即是以塑造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的伦理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净化论的音乐教育观也是从人的音乐培养角度来阐述音乐教育的意义,18世纪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近代人文主义思想背景下,以美的灵魂为理想,与伦理美相对立,其教育观是突出艺术活动——美的作用,塑造理性和感性相融合的和谐人性之人,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审美观。19世纪出现了强烈的反机械主义、反技术主义的倾向,试图通过审美教育恢复人的创造主体。近代审美教育观的倾向,就在于审美教育中突出主体的创造性。美国现代兴起的创造力——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日本铃木的能力教学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体系,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及艺术方面获得平衡发展,造就具有音乐修养的成年人。德国的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所有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都体现了审美教育的育人观念,体现了发展人的创造力正是现代审美教育的宗旨。
       综观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可以看出审美教育从古代的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为基点,逐渐演变到近现代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完整人性。这种人性与艺术合流的教育观念,无疑对审美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要加强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认识到:第一,审美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所以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本身,应以审美教育观为理论指导;第二,从大教育观出发,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几个文艺活动骨干,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塑造全面素质,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目的、方法、手段都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
       二、审美教育的重新建立
       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审美教育有明确的规定,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美国是世界审美教育的先进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美教育发展很快。1870年哈佛学院正式把艺术课列人教学计划。1875年创立第一个音乐系,于是,全美的综合大学纷纷成立了音乐学院或音乐系计有一千余所。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音乐学院或音乐系的本科教育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1965-1968年美国制定的《曼海顿维尔音乐教育大纲》,其中对音乐素质的培养、教师进修等内容都有明确规定,对美国音乐教育有较大影响。1994年,美国出版公布了《美国审美教育国家标准》(刘沛泽,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由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American Alliance for Theatre & Education)、全国舞蹈协会(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等4个全国性审美教育组织,根据1994年国会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有关精神制订。《标准》将艺术分为4种门类,即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其中“视觉艺术”概念比较广泛,包括传统美术(诸如电影、电视、图形制作、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诸如城市设计、内部和园林设计)、民间艺术,以及诸如制陶、纤维编织、珠宝等艺术品和木制、纸制及其它材料的艺术制品。《标准》针对美国儿童和青少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分别设计出4种审美教育的4个学习阶段基本要求,即幼儿园到四年级、五至八年级、九至十二年级(熟练水平)、九至十二年级(高级水平)。它是对美国长期学校审美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所阐释的对艺术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是耐人寻味的。
       我国在1951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大纲中规定中学一、二、三年级每周开设1小时艺术课,1956年又改为中学一、二年级每周开设2小时艺术课,三年级只适当组织艺术课外活动。1963年修订大纲时,仍然规定中学一、二年级每周开设2小时艺术课,到1978年修订大纲时又改为中学一年级才每周有2小时艺术课,而1981年重新修改大纲时又恢复到1956年的水平。对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则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大部分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一直处于三无状态(无专业师资,无教学场地,无设备资
       金)。这样,我国的审美教育一直处于摇摆状态,有时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充分肯定,使我国的审美教育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远,直到近些年来,审美教育才逐渐相对重视起来。1985年中国音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有60多位著名音乐家签名向中央呼吁重视音乐教育,其后成立了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各地也相继成立了音教分会,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审美教育委员会和审美教育处,并在1988年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1996年又颁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这样审美教育才恢复它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地位,但这毕竟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我国主管部门对此应制定出相应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和制度,使审美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如不这样,重视审美教育便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审美教育手段的更新
       要加强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就必须确立课堂教学在审美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因此,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是保证课堂教学、发展审美教育的根本。
       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长期以来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片面强调培养“专才”,使课程结构体系呈“圆柱体”,即为培养“专才”设过窄的“专业课”,围绕专业课设“专业基础课”,为学专业基础课设“基础课”作为先修课;二是课程体系结构呈“封闭体”,不仅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而且将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封闭起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多为仅具科学或者人文素质的“半边人”。我国“专才”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实也反映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上。
       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只限于以唱歌为主的启蒙教育。30年代初,当时国立上海音专以黄自教授为主编撰写的六册线谱《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虽然有了音乐欣赏、乐理等内容,但仍以歌曲为主线。历史发展到今天,尽管有了全国统编的音乐教材,各省、市、自治区也编印了不少地方教材,但就其内容而言,其基本体系仍未突破以唱歌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基础音乐教育的这种教学模式对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不少的影响。公共音乐课实际上就是唱歌识谱课,尽管不少高校自编了一些内容不等、程度不齐的音乐教材,但在基本体系上,仍未突破基础教育的体系,有的教材甚至就是基础教育体系的一种变化重复。这种体系由于单一的内容,刻板的教法,音乐教育成了枯燥、毫无兴趣的教育,使音乐教育的目的局限在一个极为狭窄的圈子里,它阻塞了受教育者的音乐视野和艺术创造力,违背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是培养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基础的审美教育观。
       高校的审美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以为应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现代的教学方法转变,优化课程体系。这种优化的课程体系在应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高校审美教育的目的。重视人的自由发展,从客观上体现高校审美教育的目的: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首先是培养人,它应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为课程目标。所以,无论是在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结构的布局上,都应以审美教育为指导。
       2.课程体系应成为有序列、有层次结构的体系。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我们应当通过精心的组织,使它形成一个有序列、有层次的相对完整而又灵活开放的体系。这是因为:第一,每门学科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它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一般规律,课程设计的序列性、层次性正体现了这种规律。第二,它有利于学生了解课程的结构,从而主动地、有目的进行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曾提出,每门学科都可以一种结构使事物的基本原理一目了然,通过学习这种结构可以使学生辨别这门学科的内在意义。高校普通艺术课主要以选修方式进行,将课程构建成一个有序列,有层次的结构体系,学生就能对所需要学习的学科内容一目了然,并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比较准确地介入某个层次、抑或在某一层次退出学习。第三,它有利于学校对艺术类选修课教学的管理。艺术类选修往往容易因人设课,教师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内容,开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艺术类选修课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就造成由于课程目标分散而降低资源利用率和课程的整体功能减低的不良效果,因此,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考虑,也应使艺术课程形成有序列、有层次的结构体系。
       3.重视艺术欣赏。杜威(1859-1952)是美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强调“实用”,注重“做中学”,其教育思想成为美国新教育的主流。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欣赏,对过去以视唱、读谱训练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加以否定,提倡适应学生个性,并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为美育的要求来看,欣赏应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的艺术欣赏应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性。艺术欣赏应包括中外艺术史、艺术基础知识、艺术美学知识等等。
       4.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培养能力为中心。要实现和发展全面的教学,规定实行开掘创造力教学法,这才是好的教学和教学方法,美国《曼海顿维尔教学大纲》中规定了音乐教学中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巩固概念的教学途径。在传统教育观向现代教育观转变的今天,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我们新编的高校艺术教材里应有所体现。
       5.重视选用本民族的艺术文化进行教育。对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是衡量当今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很多音乐教育很发达的国家都重视选用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教育。如柯达依利用匈牙利民族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奥尔夫以德国学生所熟悉的民歌民谣、舞曲为素材进行元素性音乐教育,铃木精选世界各国及日本民族民间音乐为内容进行音乐教育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四、审美教育手段的综合优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们对普通审美教育原来课程内容上的专业化、分裂化、技术化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普通审美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应当淡化技术、强化艺术、淡化课程分类的界线,强化课程整体的融合。因此,课程的综合性是当前普通审美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将几门相互关联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当技能和概念通过系统的方式得到强化时,就能改进学习,这是其一。其二,综合性课程可以避免课程内容相互割裂、重复的弊病,提高教学效率。其三,综合性课程可以降低专业技术难度(这原是综合课程的缺点所在,但在这里变成了优点),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
       国外近些年提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审美教育理论,这种理论假定审美情结的所有构成因素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源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教授列维提出的“放射理论”,大意指:从一个物象的动态中心向外放射,就像扔进池塘里的一连串石头激起的水波纹一样,这些波纹在池塘的边线混为一体,而激起
       波纹的原动力点依然清晰可见。他认为在艺术创造领域,主导性的放射意向在于制作独特的对象,而这种艺术源自人类以视觉形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它的方法是找出与艺术创造相关的本源和动力,将它们作为这门课程学习的相关基础,让学生在更深、更广的文化背景中学习艺术创作。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审美教育理论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解严肃艺术作品的能力,而这也正是大学普通审美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据此,我们可以将课程设计为以一门课为中心,纳入其它相关内容的综合课。例如,对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训练类课程,我们可精选其基础知识形成框架,将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和艺术实践以及简要的艺术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综合性基础课,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获得基本的艺术素养提高。比如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素养训练的综合,我们可将传统意义上的乐理、视唱、练耳、歌唱、欣赏与欣赏方法、音乐文化知识等分门别类开设的多门课内容,根据它们内部的规律,从音乐审美切入,以认识构成审美对象的某一要素为中心知识点,将原来通过多门课程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有机地整合到互为关联的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和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中进行整体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较完整的音乐艺术结构,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同时又能节约学习时间。又如,在审美操作类课程内容的综合改造上,我们可将某一门类的技能训练与对它的文化知识学习、作品欣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艺术审美中学习技术,在技术训练中获得艺术兴趣培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从而避免纯技术训练。比如将歌曲演唱技能与歌曲欣赏结合起来,将钢琴演奏与钢琴作品欣赏结合起来,将国画技法与国画欣赏结合起来……,成为综合的艺术实践课,而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课。再如,对艺术文化类课程,也可开设以一门课为中心,融合与之相关的其它课程内容的综合课,比如以艺术史为中心,结合音乐、美术在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赏析,综合一定的中外思想文化史、人类发展史等内容形成艺术综合课;以艺术评论为中心,结合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建筑、摄影等艺术作品的赏析,综合一定的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内容形成艺术评论综合课……等等,这种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文化课程,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联系和多角度的思维中学习,不仅对艺术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生、对社会理解得也更深刻,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思维。在一个完整的审美教育体系中,还应当包括第二课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加强普通高校审美教育,我们不仅亟待对审美教育重新认识,尽快促进美育的立法,还要紧紧抓住它人文教育的课程目标,立足在更深、更广的艺术文化教育层次上,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整合课程内容,真正使普通审美教育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它的整体功效,为培养全面协调、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