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信息与动态]信息与动态
作者:佚名

《国外文学》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帕慕克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帕慕克的中国之行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年6月7日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其主要作品有:《塞夫得特和他的儿子们》(1979,1983年获《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寂静的房子》(1983,获1984年土耳其玛达拉勒小说奖,获1991年欧洲“发现奖”)、《白色城堡》(1985,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黑书》(1990,获法兰西文化奖)、《新人生》(1997)、《我的名字叫红》(1998,2003年获欧洲三大文学奖:柏林文学奖、法国文艺奖、意大利卡佛文学奖)、《雪》(2002,获2006年法兰西梅迪契奖,华盛顿大学杰出人文奖)、《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2005,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帕慕克因此书被提名为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帕慕克所获得的各类文学奖项使他享誉全球,他被誉为“亚洲最聪明的小说家”、“欧洲三大核心小说家”之一。帕慕克最终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得主之一,他的作品已译成57种文字,在国际文坛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帕慕克曾就读于伊斯坦布尔大学建筑系。他从小酷爱绘画,曾希望成为一名画家,22岁开始文学创作。他对东方古典建筑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中国的山水画,并对保存了东方古典建筑和绘画艺术精神的中国充满向往之情。帕慕克认为,中国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经济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虽面临传统文化流失的困境,但中国政府和知识界都在致力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土耳其在西化过程中,全面失落了伊斯兰文化传统,帕慕克对此深以为憾。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宏伟、强大而深沉的国家,是现代化过程中较好地保持本土文化传统的一个楷模,因而十分渴望访问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共同邀请,帕慕克携布克文学奖2006年度得主基兰-德塞(Kiran Desai)于2008年5月21日——31日到中国进行为期11天的旅行。这是帕慕克韩日中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21日帕慕克从日本大阪来到北京,在北京发表了三次演讲,并做客新浪网“文坛开卷”回答网民的提问。在京期间,帕慕克游览了北京的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恭王府、雍和宫、孔庙等景点,并在王府井、琉璃厂、长安街等地漫步购物,流连忘返。之后前往绍兴,在绍兴文理学院发表演讲,参观了鲁迅故里、仓前老街和兰亭,游览了杭州的灵隐寺和西湖,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东西文化与文学想象”座谈会。在华期间,帕慕克与中国学者、读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著名作家莫言、余华、陈村等与帕慕克均有会谈。
       帕慕克抵京时,正是中国举国哀悼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三天。经历1999年8月土耳其大地震的帕慕克深切地表达了他对地震灾民的同情和哀悼,并问候所有的中国人民。他表示理解中国人民的伤痛,也欣赏中国人民在灾难中表现出的空前团结。据悉,帕慕克在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曾主动发邮件询问详情,表达了慰问和悼念之情。他此次访华行程中安排在京沪两地的签售会也临时改成了签名义卖,以表达他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的心情。
       5月22日上午。帕慕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由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主持,所长陈众议致辞。帕慕克欣然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授予的名誉研究员称号,并作了“我们究竟是谁?——在卡尔斯与法兰克福”的演讲。他谈及小说艺术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如何处理作者与他想象中的读者的问题。帕慕克描述了自己在创作《雪》的过程中,为了亲身体验主人公卡的生活状态和感受,去法兰克福和卡尔斯——故事发生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事实上,这是他每写一部小说前必做的调研。对于小说的本质,帕慕克认为。正是小说的神奇魅力使得作者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当作所有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现,同时也能够把别人的故事当作自己的故事来书写。他认为,每一位伟大作者的最大喜悦来自进入别人的生活并赋予它生命。帕慕克对小说家使命的理解是:人们的幸福和不幸并不来自生活本身,而是来自作者所赋予它的意义,而这正是他一生都在试图探索和致力完成的事业。
       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行了帕慕克作品专题学术研讨会,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和北京大学《国外文学》为此首发帕慕克作品的译文、评介文章以及学术论文,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通讯》专门编辑一期《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研究专号》。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帕慕克就自己的写作经验作了20分钟的简短发言,并以不习惯当众听与会者讨论自己的作品为由离席而去。有学者认为,帕慕克的习惯和钱锺书先生颇为相似,不喜欢参加有关自己的学术研讨会,因为“鸡蛋好吃没有必要去认识下鸡蛋的母鸡”。
       5月24上午,帕慕克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发表演讲“隐含作者”,校长康健致辞。帕慕克认为写作对于像他这样的作家而言,是一种慰藉,甚至是一种救治。他把自己比喻成“半个幽灵”和“文学的病人”。他说:“我必须每天服用的文学药剂,就是我笔下的文字。”他特别强调了想象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强调作家要保持一颗童心,要勇于实验和创新。他认为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其最伟大的品质,在于能够像孩子一样遗忘整个世界,无拘无束地漫游其中,与已知世界的各种规则嬉戏周旋。同时,作家应对于人类的未来有着深沉的责任感。他表示他人生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再写30年小说,并以此为借口,用新的面具将自己包装成他人。在讲演中,帕慕克阐释了他对“隐含作者”这一理论原则的新理解。伊塞尔的“读者导向”理论认为,小说的含义既不完全存在于文本,也不完全存在于情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契合点。小说的含义只有被阅读时才会浮现。所谓隐含读者,实际就是给读者指派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帕慕克进一步认为,每一部尚未下笔而处于构想、计划中的小说都必然存在着一个隐含作者——梦想之书的隐含作者。30年来,他致力于成为自己渴望撰写的作品的隐含作者。伟大作家的困难是如何成功地成为自己梦想之书的隐含作者,从已知世界的喧嚣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5月24日下午,帕慕克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为北京大学的师生们作了题为“你为谁而写作?——凝视故乡的忧郁灵魂”的演讲。演讲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维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致欢迎辞。这次演讲也是北京大学“冠军讲坛”系列之一。帕慕克在台上神采奕奕,向听众讲叙他作为小说家30多年来对小说家身份和小说意义的理解,尤其回顾了自己不同时期对“你为谁而写作”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小说艺术在任何意义上
       都是一种民族艺术,小说是随着19世纪民族国家的崛起而兴盛的文本,小说家承担着书写民族兴衰的重大责任,写小说和读小说都意味着参予一场有关国家兴盛的民族讨论。小说不仅是对民族的叙说,也是对全世界读者的叙说。小说写作和阅读所承载的意义因时代不同而不同。“世界性”作家从他自身文化之外的传统中汲取养分时不会失去自身的真实性,也不会影响本土文学作品的本土性和纯洁性,他依然忠实于民族之根。他认为,“一个作家的真实性确实取决于他融入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能力,但也同样取决于他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变化的身份的理解能力。”他强调所有的小说家,不论他是本土的,还是国际的,都应该是在为理想的读者写作,并做到首先想象着他们是存在的,然后心存着他们而写作。在帕慕克完成演讲之后,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主要针对他作品的民族性、写作构思和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提问,他作了详细的解答。
       帕慕克是位学者型的作家,对世界文学经典进行过广泛的研习,笛福、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艾柯、博尔赫斯等作家的经典作品都是他深入探究的对象,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几乎研读过波斯古今文学的所有经典。同时他对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也有所了解。他多次研读过《一千零一夜》,并写过深刻的读后感。他还读过鲁迅土耳其语版的《呐喊》、英文版的《红楼梦》,如今他开始读有关孔子的书籍,并阅读过莫言的小说。作为一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有着强烈的民族身份意识,见证了土耳其在东西方文化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徘徊与迷惑。他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作家应该牢牢地扎根于本土的文化特质中并汲取养分,言说民族的自豪、喜悦、愤怒、脆弱以及耻辱。同时他认为,作家还应该成为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者,而不仅仅以本国人民为读者。他呕心沥血所创作的文字,是与他心目中的读者的交流——无论他们是本土的还是异域的。帕慕克的作品用西方的叙述技巧成功地讲述了东方的故事,却又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帕慕克的中国之行不仅让中国的公众进一步接触到这位世界知名的诺奖得主,并对他的不同侧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推动了异质文化和不同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文学与文化正朝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帕慕克这次访华之旅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也不仅是某个地区或国家的行为,而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交流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作为作家身份的一部分,应该成为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对本土读者来说,通过它,可以完成与异质文化的对话;对外国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不同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完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真实而全面的了解。中国记者曾问及帕慕克的文化身份,他是东方作家,还是欧洲作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反对这种分类。我很高兴自己同时属于这两个世界,我是西方和东方幸福的共同体。”他还坚定地回答:“我并不完全属于这两个世界。我的土耳其性多多少少就意味着我既不是纯粹欧洲的,也不纯粹是传统的,而是两者的结合。这就需要与这两个源头都保持距离。在文化上,特别是在文学上,我更是一个西方人。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的城市中,我更是一个东方人,但我想保持自己的距离。当我说桥上的风景更好时,我的意思是大桥不属于任何大陆。”帕慕克出身于土耳其一个西化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西方精英教育,他的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对此,帕慕克表示:“东方世界有伟大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但同时我们又希望享有现代化。追求现代化是否意味着忘记传统和往昔的美丽?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正如博斯普鲁斯大桥连接了东方和西方,帕慕克作品的意义也在于他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所做出的努力。
       在社科院的演讲中,帕慕克认为,“小说使我离开无聊、破碎、沉闷的世界,走向深沉多样的世界”;在北大附中的演讲上他表示,“我真正的使命,或者说促使我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写小说”;在北大的演讲中帕慕克提及他要向世界证明,“诺贝尔奖并不是一笔‘退休金”’。他在访谈中还透露,在自己的脑海里还有19部小说的主题和素材,他将来的作品会写入中国的元素,他的中国之行可以看作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写作“做调研”。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帕慕克心存的理想读者们还能不断地读到帕慕克先生更多的精彩作品。
       (魏丽明 魏李萍)
       近年韩国文学动向——以获奖作家作品为中心
       近几年,韩国文学取得了不小的实绩。总体上看,作为韩国文坛中坚力量的中年作家、特别是中年女性作家仍然在各大奖项的角逐中极具竞争力,而获奖作品则多以描写社会中下层的市民生活为主,透过艰辛或乖张的生活表象来揭示社会问题。同时,随着韩流的兴起和盛行,韩国文学的世界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令世人瞩目的是朝鲜小说家首次获得了韩国文学奖,韩国文学翻译院也在韩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海外出版发行方面加大了投入。2006年东仁文学奖
       经过激烈的竞争和多次评审,李惠敬最终凭借小说集《缝隙》获得了“第37届东仁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先是每月举行一次读书会,在2005年8月到2006年7月间发表的40部作品中选定了12篇作为候选作品,而后又通过无记名投票按照得票顺序确定了四强席位。进入四强的4部候选作品分别是李惠敬的小说集《缝隙》、金仁淑的小说集《一个女人的自传》、李玄秀的长篇小说《新妓女传》和金钟赫的小说集《企鹅新闻》。进入四强的候选作品均得4票,一时间难分高下。进入四强的4位作家有3位是女性,这再一次证明了女性在韩国文坛上的强势地位。令人注目的是,进入四强的4位作家均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李惠敬和金仁淑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进入文坛。进而展开了扎实的创作活动。李玄秀和金钟赫分别于1990年和2000年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由于创作新派小说而很快受到文坛的瞩目。评审委员们对这4部候选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惠敬《缝隙》中的几个短篇具有大家风范,而金仁淑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则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辛酸,这部作品对被排斥于主流之外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省察,字里行间透出诗的气息。李玄秀的长篇小说《新妓女传》成功地再现了已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妓女世界,对妓女的歌曲、舞蹈、饮食等描写得细致入微。金钟赫的《企鹅新闻》以奇特的构想描写了信息化时代的人生,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模式。评审委员会最终通过3次投票确定李惠敬为“第37届东仁文学奖”得主,并授予奖金5000万韩元和纪念雕像。
       第6届黄顺原文学奖
       具孝书的《明斗》在与权如善的《假如秋天到来》、金爱兰的《谁在海边乱放焰火》以及金钟赫的《爱斯基摩,到此为止》等候选作品激烈竞争后最终脱颖而出,获得“第6届黄顺原文学奖”。作者充分
       发挥其想象力,以一棵存活了150年而在20年前死去的树为讲述人,对生活、死亡、命运以及母性等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讨。这是一部在当今韩国文坛不多见的拟人小说,极具趣味性。具孝书1958年9月25日出生于仁川广域市江华郡,就读于培才高中并毕业于牧园大学国语教育系。1987年在《中央日报》“新春文艺”栏发表了《关节》,并从此进入文坛。在高中时期,具孝书一直以成为一名诗人为自己的理想,也进行了一些创作,后来遇到了童话作家金饶燮,从此改写小说,其小说主题不拘一格,十分多样化。1988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废语》和《山路》,1989年又发表了《里长》。此后,他又于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悲痛的海》,1992年发表中篇小说《刺在灵魂上的鱼骨》和长篇小说《战场上的冬天》。1994年具孝书凭借《没有罐头起子的村庄》一举夺得《韩国日报》文学奖。由于易拉罐的出现,罐头起子再也没有用武之地。这部作品所描写的正是象罐头起子一样由于失去了存在意义而消逝的社会群体。具孝书1995年发表的作品《陌生的夏天》在1996年由洪相秀拍成了电影《猪掉到井里的那一天》。具孝书还发表了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的离别三部曲:《情别》、《袂别》和《哀别》。《哀别》描写了一个受过创伤的男子和一个作为未婚母亲的女教师的爱情故事。具孝书于2000年发表的散文集《人生流逝》包含了对于残留在记忆中的收音机、黑白照片等细小事物的怀念。其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恋人的村庄》(2000),作品集《扩音器与狙击手》(1997)、《桔梗花姐姐》(1999)等,长篇小说《穿过沼泽的方法》(1991)、《记忆中的美好或悲伤》(1992)、《收音机》(1995)、《男人的西边》(1997)、《我的一株木莲》(1998)、《恶党林巨正》(2000)、《晚霞》(2003)、《秘门》(2004)等,童话《浮港少女》等。
       金东里文学奖
       小说家韩勝源以其长篇小说《小说元晓》获得“第9届金东里文学奖”,并获取奖金1500万韩元。评审委员们认为这部获奖作品通过对一个摆脱了时空制约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正处于层层束缚的状态。韩勝源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幼年时期曾随其祖父学习《明心宝鉴》。1954年进入长兴高中学习,早在高中时代,韩勝源就十分喜爱文学课,与当时担任文艺部长的学长宋基宿共同创办了校报《抑佛》,并发表了许多随笔。1961年进入萨拉伯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学习,在小说创作方面得到了金东里的指导。1966年在《新亚日报》“新春文艺”栏发表了《可憎的大海》,并被调任为中学教师。1968年在《大韩日报》上发表了《木船》,并由此开始进入文坛。1969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无敌》和《双色蜘蛛网素描》,并开始在光州春台女高任教。1970年发表短篇《疯狂的声音》,并由此走上了讽刺作品的创作道路。1971年发表短篇小说《蜘蛛和世界以及教师们》。1972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韩勝源创作集》,并以光州地区为中心,召集文学同仁,创办《小说文学》,展开了文学创作活动。从1974年执笔创作系列小说《恨1——母亲》开始,韩勝源就逐渐摒弃了讽刺和寓言的表现手法,转而对作为韩民族情结主干的“恨”产生了浓厚兴趣,深深地迷上了盘骚里。而后,他又于1975年发表了《恨2——孀》和《恨3——芋山岛》,以其故乡南海岸地区为中心,通过民族风情和历史意识成功地将民族的悲剧和恨情结表现于小说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可以说,韩勝源的创作深深植根于其故乡南海岸边。他的小说总是通过在命运的桎梏中苦苦挣扎的人物形象来探求人类存在的根源。从他的处女作《木船》开始,《海边的远行客》(1987)、《浦口1》(1982)、《小巫党》(1994)、《爱情》(1998)、《梦》(1998)等数百篇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方言来创作的。正因为如此,南海岸地区在韩国小说史上也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1997年在韩勝源的故乡浦口建立了一座文学纪念碑。韩膀源于1980年凭借《沸腾的大海》和《云壁》获得“韩国小说文学奖”,又于1982年以《姐姐和豺狼》摘取了“大韩民国文学奖”。其作品《浦口的月亮》先后于1983年和1988年获得“韩国文学作家奖”及“现代文学奖”。《海边的远行客》于1988年获得“李箱文学奖”,《浦口》于1997年获得“韩国海洋文学奖”。韩膀源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夏天遇到的人》(1979)、《神的晚霞》(1980)、《神话》(1981)、《火的女儿》(1983)、《我们的石塔》(1989)等,随笔集《虚无大海上的孤独灯塔》(1993)、《小个子村》(1996)、《和尚的光脚》(1998)等,诗集《恋爱日记》等。
       第11届同胞文学奖
       赵英雅凭借《狐狸啊,你在做什么》摘取了“第11届同胞文学奖”。这是一部以一个13岁男孩为主人公的成长小说。小说以这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描写了在竞争激烈的都市生活中一个虽遭受挫折却从未失去希望的家庭的故事。小男孩相振在第一场雪到来时遇到了狐狸。对他来说,狐狸就是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中能够使他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存在。由于略带残疾的哥哥,相振从未得到过细心的关怀和呵护。他依附于一个萨克斯手,满怀凄凉。在都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相振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小说描写了少年相振心中所幻想的银狐以及与精灵一起对未来的希望。最终,在依依惜别之前,狐狸对彷徨、痛苦、孤独的相振诉说了世间的真相。“同胞文学奖”为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指明了新的创作方向。该奖项的获得者既有成名作家,也不乏新人。“同胞文学奖”的设立使更多的优秀作品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
       第11届文学艺苑作家奖
       作家李相云以《我脑海中的狗》获得了“第11届文学艺苑作家奖”。这部小说通过以“肥胖女人”和“无钱男人”为代表的社会失败者的故事对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生活在半地下室里的高达寿每天都无所事事。这一天,他的大学同学马东秀找到他,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此时的马东秀已事业有成,而他的妻子却由于大量食用糖果而变得极度肥胖。为了达到使妻子离开自己的目的,马东秀让高达寿去勾引自己的妻子,并愿为此付出1000万元的巨资。小说以高达寿向心理医师告白的形式展开。整篇小说几乎都是以引号里的登场人物对话来进行叙述的。相对于小说而言,这部作品似乎更接近于戏剧的台词。作家正是以戏剧式的人物形象和台词,通过凝练的笔调和辛辣的讽刺揭示了社会中所存在的矛盾和扭曲的价值观。李相云出生于韩国庆北道浦项,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文系,曾在延世、京畿、水原等大学任教。在凭借长篇小说Ficton Club获得“大山创作基金”后,开始了创作活动。
       李相云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Fiction Club、《探戈》
       以及作品集《达摩的围裙》、《保持安静》等,为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而有活力的血液。
       第30届李箱文学奖
       郑美京以《分开吧,黑夜》获得2006年“李箱文学奖”。这部作品以光和黑暗的美学为基调,将能够使读者领略北欧黑夜等异国情趣的空间诗学与反讽的发展结构相结合,描写了一个天才形象的瓦解过程,并通过旁观天才没落的“我”的视角,以巧妙的叙事手法勾画了由于投射出欲望的影像的幻灭而招致的自我虚妄反应以及内心世界的崩溃。可以说,这部小说就是对于人生虚无和凄凉的告白。郑美京1960年出生于韩国庆南道麻山,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1987年她在《中央日报》“新春文艺戏曲”版上发表了《暴雪》。2001年她又在《世界文学》的小说版上发表了《卑小女人》,并由此开始了她的创作活动。郑美京在其代表作《玫瑰色人生》中,将感性和理性、内心世界和叙事描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打开文坛新局面”的好评。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我血淋林的恋人》,长篇小说《玫瑰色人生》等。
       第52届现代文学奖
       李承友以其小说《传奇叟故事》获得了2007年“第52届现代文学奖”。该奖项的诗类获奖作品是崔正礼的《她的嘴唇火热而你的冰冷》等4篇,评论类的获奖作品是卜道勋的《畜牲,尸体,自动玩偶——2000年青年作家小说中的形象和新人类学》。颁奖仪式于2007年3月举行,奖金为1000万韩元。
       韩国小说文学奖
       胡英颂和金善周获得了由韩国小说家协会主办的“第32届韩国小说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分别为《已故小说家的社会》和《Jonah的记忆》。
       第25届金秀英文学奖
       诗人姜基源获得了由《世界文学》季刊主办的“第25届金秀英文学奖”,其获奖作品为诗集《装满了大海的书》。“金秀英文学奖”从2006年开始面向最近10年进入文坛以及还没有进入文坛的诗人征集50篇以上的诗或是长诗来作为候选对象,而姜基源则是新规定出台后的第一个获奖者,该奖项奖金为1000万韩元。姜基源原来只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后来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开始了创作活动。她在40岁时进入文坛,于2005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猫筋做的竖琴》。
       第2届大韩民国小说文学大奖
       申中仙获得了由韩国文人协会设立的“第2届大韩民国小说文学大奖”,获奖作品为长篇小说《秘密花园》。该奖项奖金为1000万韩元。
       第19届万海文学奖
       资深朝鲜小说家洪锡中获得了由韩国文学创作与评论社主办的“第19届万海文学奖”。这是朝鲜小说家首次荣获韩国文学奖项。朝鲜和韩国同文同种。洪锡中的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黄真伊》。这部小说描写了16世纪朝鲜著名艺妓黄真伊的凄美爱情故事。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艺妓黄真伊才貌兼备,能歌善舞,因与男仆相爱,而不容于当时社会。男仆被处死,艺妓身世飘零。此书于2002年由朝鲜平壤文学艺术社出版发行。2004年2月,韩国出版商从朝鲜进口1400本。现已售出1000多本,在此书获奖消息传开后,首尔书商已经准备从朝鲜大量进口此书。万海文学奖创立于1973年,奖金高达1000万韩元。洪锡中1941年出生于首尔,1948年随祖父、作家洪明熙北上定居朝鲜。《黄真伊》的获奖与韩国国内当前的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KB2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黄真伊》的收视率在开播的当天就达到了20.1%,高居首位。
       以上是近年来韩国文学各大奖项的基本情况。从总体上看,获奖作品多以揭示社会矛盾、暴露社会问题为主,例如赵英雅的《狐狸啊,你在做什么》以及李相云的《我脑海中的狗》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韩国作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对于人性的挖掘和探求上。此外,还应注意到的是,韩国文学的世界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高银的诗集《瞬间的花》、朴婉绪的长篇小说《老笑话》以及黄皙暎的长篇小说《客人》等作品都已得到了韩国文学翻译院的赞助,准备翻译并在海外发行。其中,朴婉绪的长篇小说《老笑话》将被译成汉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与广大的中国读者见面。
       (肖伟山)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重庆“山隐秋鸣”酒店召开(10月21日报到)。本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承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叙事学前沿理论;2、叙事理论与实践:东方与西方;3、跨媒介叙事研究;4、用叙事学的方法重新阐释叙事作品。届时,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挪威等国的知名叙事学家将到会进行大会发言。会议的工作语言主要为中文,除特邀国外嘉宾外,请一律用中文提供论文。
       与会人员交纳会务费700元,往返路费及住宿费用由原单位报销。有意与会者,请登录《英语研究》网站www.engstudy.org.cn下载报名表,填好回执后连同400字的摘要(中英文两个版本)于2009年4月15日前寄回或通过电子邮件发回。我们将在2009年6月30日以前发出正式邀请。
       联系方式:1、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编辑部;2、联系人:路小明、郭建辉;3、电话:023-65385313;023-62179173;4、电子信箱:enstudy2007@163.com。
       责任编辑:魏丽明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