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现代诗经(网络版)]章凯诗六首等
作者:章 凯等

《诗歌月刊》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事实
       像欲雪的天气等来一场大雪
       我多日前决定的在林中的一次散步,
       成为
       一次在窗前的凝想。
       站在另一个我企图达到的高度,
       我爱着大雪。我无法在这样的时候
       怜悯任何一样对象,
       包括我自己。从上面落下的事物
       掩盖了这座多少曾亲近的城市,
       变成
       遥远的普遍之乡。我能发出怎样
       的喊声?
       尽管这样能把世界一分为二:
       现实的与虚幻的。但是,现在,
       我力所能及崇尚的那些质朴理
       想,已经
       变成生活中那些微小改变,
       我用来安慰自己的词语,已经
       变成遵守人间规则的寻常缄默。
       “返回到一去不还的地点。
       掌握了技巧,他可以把书一直写到
       有人来打断他为止。在
       模糊的旅馆里,恳切地
       女读者一再地诵读他的作品:
       “真实只有一个样本,
       (棍棒、数字、字母)……”
       而列车时刻表还蜷缩在包里,
       而田野上奔跑的火车,正从样板
       护道林中急急地
       扯出白汽。象书中指出的那样:
       沉默让给了阅读。新闻让给了诉求。
       女读者对自身的想象,让给了
       僻远处某时间的静憩。某时间阳
       光以及流水
       当书中提到第一次隆隆作响的行
       进之前
       春秋亭里的女服务员们
       接来了另一茬同事,
       一日日老去的女人们,
       她们刻骨相爱的
       他们——她们用余下的日子喂养着
       他们。
       一天隐藏着另外一个二十四小时,
       另外一个,
       顺从着一一断裂,然后再次
       无所不容,包括真实
       包括字母
       报答有一种安静
       顺从这种安静,美丽自然的花朵
       模仿了另一棵
       在冬天将至的花园里,
       在被泥土覆盖的泥土之上,大地
       无法模仿另一个,
       它供献出可以模仿的那棵,和模
       仿着的那棵
       (令人)颤栗不止的那棵
       天然的哀伤
       我有无限次的衰亡。
       每一次的经历,是上一次的衰亡。
       有时,我也替别人死。
       别人并未获重生。
       新日子,乌喙含着惊人的消息:
       后面的花开,不是很静吗?后面
       的流水,不是很静吗?
       你每日将牛奶轻轻滴入水中,
       最亲近过的人把苦味泛于海上。
       幻象
       幻象者坐在马桶上,窗外,杉木
       如极道之树
       高且挺立,落下的叶片却是碎屑的
       也是沉默的,
       我不拥有我祖国的语言,
       我坐在马桶上,听见自己与你们
       一起
       被守护者——装进罐子
       锤子在街上静止不动
       甘甜
       但我仍然不时地喜欢啊,不时地
       喜欢着,
       这滋味
       遁于无知,遁于无形,甚至不能
       表达我的所想
       章凯的诗不缺乏女诗人惯有的敏感、细腻,但她似乎比别人多了一样东西:智慧,这一点让章凯变得卓而不群。她的诗里流动着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隐痛和忧伤,但她以一种冥想的气质把这种混沌的感受化为透明的水晶,把感性化为成熟的知性,把颤栗化为深沉的缄默,把“苦味”化为丰富的“甘甜”。 【地下室人】2007-01-30/08:00人气(3)(272)
       我喜欢。章凯的诗意象单纯,技巧而不外露,她善于在深远中表达智慧——宁静而理性的抒情。可以感到“一场大雪”成为“在林中的一次散步”再“为一次在窗前的凝想”。从《事实》这首诗歌中,也隐约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一份敏感的天性——从“词语”而知“规则”的那种敏感和诗性。但在诗歌的精神向度上,似乎应该对“深厚、厚实”有所追求。窃以为,事物的内在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和精神质地,有必要直接指出来,这也是一个诗人对于事物和作品的立场之一。章凯的诗让人有触摸到生活的真实感,细腻而丰满。用细腻的心情介入内心世界。《天然的哀伤》寥寥数语,却传达了足够多的信息。当然他更在意语言在简洁中达到的生命深度。[叶逢平]2007—01-27/22:03人气(11)(2KB)
       好棒的诗。而列车时刻表还蜷缩在包里,/而田野上奔跑的火车,正从样板护道林中急急地/扯出白汽。像书中指出的那样:/沉默让给了阅读。新闻让给了诉求。/女读者对自身的想像,让给了/僻远处某时间的静憩。某时间阳光以及流水/当书中提到第一次隆隆作响的行进之前/这样的句子体现了章在句式的变换,场景的叙述达到了让写作变成本能.真正成熟的写作者考虑的已经超脱于所看所想的一切。【龙在野】2007-01-27/16:16人气(12)(430)
       觉得章凯老师的有女诗人很难有的力度【孙苜蓿】2007-01-26/20:26人气(0)(0)
       《事实》是雪落雪化,“那些质朴理想”,都“无法掩盖了这座多少曾亲近的城市”,更无法“变成遥远的普遍之乡”。这往往是很多人“遵守人间规则的寻常”借口。妙。【阿卓务林】2007-01-26/18:30人气(8)(152)
       读后感:从语感看得出作者的修炼水平。《事实》前面不错的,后面变成了自语,思想表白太多了些。《“返回到一去不还的地点。”》处理得较好。最看好《报答有一种安静(组诗)》是好诗,尤其看好《天然的哀伤》,实有生活的感受,短小,却包容了极广大的内容。“有时,我也替别人死。/别人并未获重生。”【乐思蜀】2007-01-26/13:36人气(16)(3KB)
       :)读章凯的诗,很喜欢她的冷静的语调和客观的描述。我在阅读中时常被一种情绪吸引着,纠结着。《事实》无疑是一首杰作:“事实”本身难道就是我们逐渐放弃自己,接受“事实”的过程?章凯的思考是深刻的。和很多诗人相比,章凯不仅仅有同现实决绝的勇气,也有内心的沉淀和凛然于众人的独醒。【陈巨飞】2007—01-26/12:48人气(8)(268)
       杜绿绿诗五首 杜绿绿
       质问
       我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依附我心。形状好似蜘蛛
       吐出的不是丝线
       是盘旋于星空的
       黑色薄雾
       两条蝰蛇苟合野外
       毒液顺小溪流淌
       经过这里,朗朗星空下
       无花,无草
       我的身体宛如魂魄
       虚度光阴
       我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无时无刻。暴躁折断双手
       虚弱与奸诈
       反复考量内心
       我不知它们是否存在
       我诋毁自己的感觉
       墓碑
       这个老妇死在秋天
       享年八十七岁
       
       有二子送终
       由于她的坚持,墓碑上
       只刻了几个小字:
       她年轻时吃过些苦头
       空空的大理石因之凄惶
       儿子们商量后
       把母亲遗像放大
       嵌进黑色中
       她没有生气
       只远远看着自己的脸
       富态、安详
       眼里挥之不去的
       还是那个人
       逍遥
       卸下兵器吧,告老还乡的理由有
       许多
       屋前种树三四棵遮阳,屋后
       埋花生、红薯过冬。
       如果喜欢,屋里养上一窝小孩
       每天换着花样
       给他们梳发、做饭。
       日子长些,还可以带他们
       上山看日出,下水摸小鱼儿
       做逍遥的好人,不读书练武,不
       谈情说爱。
       在礁石上吹风
       吹动头发
       吹动身体
       吹动竹筏
       吹动细沙
       吹动海鸟
       吹动大风
       吹动深埋的秘密
       吹动一点一点的忧伤
       吹动我与你的关系
       在礁石上吹风
       在礁石上吹风吧
       我跳进海里
       我没有任何办法
       不跳进海里
       房间里的人
       静坐。不看窗外,不养花
       左手搭住右手,右手放在腿上
       保持单一的姿势,冬天不是冬天
       风雪躲进匣子。有人说,珠江有咸潮
       从早晨睡去,没有夜晚
       安静的人做安静的事,静坐。
       有时会发梦,奔跑,在一些人之间
       在情绪流淌中,可怕的事莫非遭
       遇大寒
       地铁站的人们包裹甚厚,一张照
       片躺在地上
       那个影象伸出手来抓挠。
       远离春与夏,躁动的季节万物生变
       蝴蝶不长翅膀,蝙蝠象初生的婴儿
       你的手瘦成白骨,坐在房间里
       把人生幻象成恐怖电影。背景是
       废弃的牢狱
       主角是穿梭的猩猩,还有一些穿
       着衣服
       小寒已经过去,那日,你遭遇不幸
       发白的画面静止,沉重的语气下
       四肢麻木
       迫降于窗台,任人宰割也快乐
       好象是突然昏厥,醒来时已无白昼
       你尝试过寻找,当然只是在梦里
       整理潮湿的记忆,让轮廓清晰,
       让海水倒流
       这个城市离海太远,你看不到你
       要看的
       坐回房间里,耳朵也要堵塞了。
       发现式的写作往往剑走偏锋,偶然、意外的因数在写作尤其诗歌写作中往往是必然的内容,直接面对所谓的写作主题常在窠臼内,所谓非期待的惊喜,杜诗可能给你,在《墓碑》等作品中可见一斑。【李昌鹏】2007-01-29/14:13人气(9)(151)
       杜绿绿的诗具有一种敏感、纤弱而又尖锐的气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心灵与现实之间的一种不妥协的紧张关系。正是这种紧张关系,造就了她那些短促、内敛、快节奏的诗行,仿佛是一排密密的栅栏,诗人用它们来护卫自己敏感、脆弱的心。就像初涉人世的美人鱼,当她用大海的眼睛来打量人世时,对人世间那些司空见惯的污浊与黑暗有一种特别的讶异,因此在她的诗中充斥着“黑色薄雾”和“恐怖电影”般的人生幻像,以至于她希望用自己的理性抵制自己的感觉。这种讶异的感觉正是杜绿绿的诗动人的力量所在,与那些矫揉造作的感时伤世判然有别,这种讶异在杜绿绿这里来得特别真诚,因此也就特别具有感染力。其实艺术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用陌生化的眼睛重新观照世界。杜绿绿是以自己的直觉找到这个秘密。当然,杜绿绿有时候也会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那样,在诗歌里“卸下兵器,告老还乡”,去“做逍遥的好人,不读书练武,不谈情说爱”,安于一种平凡而适意的人生状态。但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样的诗其实是戴着面具,那拒绝抒情的姿态、稚气的语气让诗人露出马脚:诗人不是要与现实握手言欢,而是进一步地拒绝了现实。诗人是故意露出这样的马脚,因为她绝不想做采菊东篱的陶渊明。当然,结果只能是:我跳进海里/我没有任何办法/不跳进海里。最后,可能是苛求诗人的是:如果能够超越这种与现实的二元对抗关系,寻找到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一种更为平静而又深沉的目光重新观照世界,对存在作出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那就更好了。当然,这需要人生的历练,也需要艺术的精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究说诗,见笑了。【地下室人】2007-01-29/00:52人气(7)(2KB)
       读<房间里的人>有感:也许静是一种解脱的美,是一种逃离世间的选择,可以把世间所有的东西遗失,让所有的记忆消失,让人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把自己的所思和所想全部展现在现实生活着,给人一种完全的解脱,充分的把自己置身于想象的空间,叫人早早的离开现实,给你一种出乎想象的张狂,让人感受美妙的冲动和静养的解脱。我本人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但能体验到诗境带给我的冲动和美的享受。所以我一直在读杜绿绿的诗,也许是除了诗本身之外,她也能带给我许多的想像空间和创作的冲动吧。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作者能带给我们更多更让人喜欢的诗的感动。【海蓝711124】2007-01-2820:01:16(484)
       《在礁石上吹风》,虚与实的和谐结合,让这首诗具有圆满的完成感。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叙述不枝不蔓,而出色之处在于结尾和前面的相互映照,诗人站在礁石上不说大海的诱惑,而通篇好像只是在说风,出其不意的结尾让整首诗血肉生动,意蕴丰满。“我跳进海里/我没有任何办法/不跳进海里”为什么要跳进海里,此处的艺术空白很好,传达出一种诗意的“资讯”:大海的诱惑不可抵挡。也许还不止这些。【安徽阿尔】200701-28/16:48人气(19)(374)不可否认三位女诗人都秉承了当下女诗人该具有的风格,就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多种意象的应用。但比较阅读后,我更喜欢杜绿绿的直白,我认为诗歌不是一个人炫耀的工具,一首好诗不应拒人千里。太多的太过于复杂的意象堆积反而增添了诗歌形式本身的沉重,从而让人读起来一头雾水,虽然大多在结尾处点出诗人的思想或呐喊,但读者已经陪你承担了太多的“混乱”。因此,简单、生活、自敛是我喜欢杜绿绿的原因。她选送的作品也有良莠共存的局面。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正。【年轻的老曹】2007-01-28/11:28人气(22)(449)
       说几句绿绿的诗:绿绿的诗总的说来属于内向型的以纤细,敏感,朴素见长。这几首诗可以看出来作者正在摆脱那些固有的诗歌观念向更加简洁纯粹的硬朗诗风逼近。这是个好现象,可惜这几首写得有点急噪,节奏太快,掩盖了诗歌质地中类似水晶般的灵动。【龙在野】2007-01-
       27/15:34人气(28)(205)
       也说几句:有时候,读(懂)诗比写(好)诗还要难。所以,与一些诗人相比,我更钦佩那些诗歌类刊物的编辑们——他们要于各种不同的风格诗作中,判断出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读了杜的诗,除了《墓碑》、《逍遥》外,其他的我感到“难以理解”——就是这两首,我也仅仅感到无非是“一件虚构了的事件”而已。我必须重申,我不是说这样写不好,我只是说我理解不好。因为,作为一个阅读者,我应该像一个诗人说过的那样“要有阅读的宽容”。【姜继飞 】2007—01—27/14:43人气(17)(862)
       绿绿的诗是表述式的吧?虽然我不大喜欢纯表述类的诗,但又觉得水平达不到。【古泉】2007-01-26/19:19人气(16)(55)
       好!《墓碑》有让人“眼里挥之不去”属于时间的东西,而“那个人”,也许是爱情,也许是亲情,但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经的刻骨铭心。我还想说的是“那个人”对于“这个老妇”而言,比历史重要多了,我们还能说“那个人”是虚幻的东西么?【阿卓务林】2007-01-26/18:10人气(19)(226)
       读过杜绿绿的一些诗。这几首中,《逍遥》不错,人的一种理想,没有什么提升,诗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提升,只要有生活本真就够了。《在礁石上吹风》尾收得好。《房间里的人》时有佳句,如“可怕的事莫非遭遇大寒/地铁站的人们包裹甚厚”。总体这些诗少了些生活直觉的东西,意思是到了,诗歌不仅仅表意,要飞扬起来。【乐思蜀】2007-01-26/13:22人气(26)(329)
       你看到的“生活本真”,而我站在一个角度上看到的是“回到汉语的诗”。【甲乙路人】2007—01-26/14:18人气(0)(0)
       也说两句:写了生活中的一些人、事、景、物,并非就是诗,因为诗应有纯度、深度、高度和亮度,故而我想一本知名诗刊要打造品牌,非把质量关不可,它不是搞销售,尽在刊物的栏目上费心思:搞诗展是实力的展示,而不是拉关系,搞宗派;推新人也就更应在其“瓜熟蒂落”之时,而不能催生,“拔苗助长”……我认为:真正的诗和诗人都是“天然”自成的,她们不需要太多“人工”行为。【竹心】2007—01-26/08:37人气(18)(344)
       曾收到绿绿赠送诗集《近似》一直在读。喜欢。在此相谢。这里发出的几首诗,我更喜欢的是《在礁石上吹风》,这首诗和绿绿的许多诗一样,写得冷静机智。开始是吹动头发……那是真实的风,的但在叙述的词语递进里,渐渐让你不知不觉中并认同地落入词语的陷阱,就像一个说评书讲故事的高手,让读者进入故事里,变成其中一员,与主人公同生死共命运,经历一切,身心与灵魂融入诗意里,甚至来不及细想,就认同了:吹动深埋的秘密/吹动一点一点的忧伤/吹动我与你的关系。那是怎样的风呵!吹动深藏的秘密,“我与你的关系”,那一定是让人值得一想的关系,那是比九级十级更大的大风!至此,我们就只有与绿绿一起不得不跳海了。——柏铭久【009】2007-01-25/20:20人气(23)(616)
       绿绿的诗写得细腻,却太生活化了些,第一首不错,第二首诗感不好!【云南张礼】2007-01-25/14:36人气(0)(0)
       绿绿的诗很灵动【古城天子】2007-01-25/14:00人气(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