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被”人利用的烦恼
作者:高 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种烦恼,那就是“被人利用了!”
       一个人有可利用之处,说明他是有用之人,有价值的人,能够派得上用场是好事。为什么反而会产生烦恼、觉得窝囊、感到晦气呢?关键在“被”字上,这个“被”字在这里有着比“被动”狭窄得多的特定的含义,成了贬义词。它的意思是受到了不正当的、不情愿的、不该有的利用,其特点往往是在事后才知道自己被“蒙骗”了,被“白使唤”了,被别人“当枪使”了,当了“替罪羊”了。令人愤慨和沮丧的程度,仅次于被栽赃、诬陷。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的情况:
       1、知情权被剥夺了。他被利用的真正目的被隐瞒了,受到了欺骗。譬如,让他去听免费的健康讲座,结果是千方百计地要他购买保健品。又譬如,让他给朋友带一封问候信去,里面却充满了辱骂之词。
       2、报酬权被剥夺了。被利用来为别人获取了利益,而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不给报酬或少给报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受到了不应有的剥削。譬如,一位编剧参加了一部戏的集体创作,其他人光是动嘴讨论,全剧由他一人执笔写成,稿费却由剧组全体人员平分。
       3、休息权被剥夺了。被“鞭打”了“快牛”。利用他的人以“能者多劳”、“非你莫属”、“这是对你的信任”等甜言蜜语,让他额外地、超负荷地工作,难得有劳逸结合的日子,用他的“多劳”换取别人的“多逸”,使无能者和懒汉占了便宜。他自己却碍于情面,有苦难言。
       4、立了大功劳,却无好下场。这是很惨的一种被人利用了的结果,翻开我国古今的历史,特别在忠臣良将之中,是最为屡见不鲜的遭遇。对于这种情况或者说这个规律,说得明白不过的是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在被刘邦抓捕起来以后的一段话:“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避免发生上述种种情况的办法是:不要轻信甜言蜜语,不要受小恩小惠的引诱,不要磨不开情面。“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法,就是从教训中得出来的。作为当代人,应当有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所谓“君子协定”和口头许诺往往是靠不住的。那些为了私利而使用哄骗、蒙骗的手段利用他人的人,绝不会讲什么信义。他们认为可利用时,能给你一定的甜头,相当的好处,不低的地位,较高的荣誉。当他们认为已经无利可用或者可能对他有害的时候,就会将其抛弃甚至置之死地。俗话说的“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恩将仇报”、“杀戮功臣”就指的是这种不义之人。
       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人尽其才,各得其所;都能明白工作的真实目的;都能得到合理的报酬;有了好心、做了好事都能得到好报,那样,“被利用”一词就不再含有贬义了。人们也就再没有所谓被利用的烦恼和抱怨了。譬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纵然历尽千辛万苦,直到劳累而死,我们读一读他的《出师表》就可以知道,他不但没有一丝被刘备利用了的感觉,而且对刘备怀有报答知遇之恩的情感。假如刘备长寿,而且在谋臣诸葛亮的帮助下灭亡了魏、吴等敌国,最终平定了天下,会不会怕诸葛亮功高盖主而把他“烹”了,也很难说。那就要看刘备的品质和晚年的变化了。不过也不必担心,如果真是那样,以诸葛亮的聪明,他会效仿张良自动功成身退的。■
       【伍德荐自《今晚报》200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