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三七杯·多彩文山征文]浓情舞鸾歌 丹心慰天地
作者:周家鸿

《含笑花》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大部分地方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年均气温15.8-19.3℃,最适宜“三七”生长。全州八个县就有文山和砚山两个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三七究竟是什么?不是两个数字的简单组合,也不是一种渲染,而是一种神奇药材,正在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应用、珍藏、热爱。由于三七不耐严寒酷暑,只适宜冬暖夏凉、半阴潮湿的生长环境,异常挑剔的习性,使它的最适宜区域非常狭小。而古老神奇、资源丰富的文山,似乎是三七独特秉性的必然居住地,苛刻的三七找到了文山,也就找到了最适宜生长的土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当然地位居全国之首,达95%以上,而且品质最好,是名副其实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有文字记载的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可以说,全世界的三七主要产自中国,而中国的三七主要产自文山。
       珍贵的东西总是来之不易。文山选择三七产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支柱,也一样地艰苦,数百年来,已总结出一套完整、丰富的栽培和加工技术,七农必须非常精心地照顾,三年后才得以采挖,独一无二的、专门从事三七研究的文山州三七研究所,更是肩负沉重的担子,多年来,他们把这味包含着吉祥数字的奇妙药材,融入了一颗丹心、一份浓情,倾心竭力地从事着一项伟大的科技工程,并始终将这种研究律动成美妙的莺歌,以告慰天地人间。
       三七作为药物使用的历史,比栽种历史更长。已有上千年之久,古时一两金子也不能换到一两可以救命的三七,又称金不换,古往今来。这种药医治了数不清的疑难杂症。《本草纲目拾遗》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三七究竟怎样补血、治病,它究竟包含了怎样莫名的东西?如果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岂不可以更好地造福人间?
       这就是三七研究所的初衷,也是文山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期盼。
       新火起新烟 三七园边春风暖
       很多时候,政治是可以主宰历史的,这样的时候,科技会显得更有意义。1964年,是文山三七大发展的启动年,开发了许多种植新区,面积逐年扩大。为适应发展,提高三七产量,成立了文山州三七技术指导站,算是对这种独有药材开始了探索。如果说,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懊恼,人就绝不会总是沉默,随后而来的“文革”,将边陲文山也带进了动荡年代,指导站停止活动,三七生产和技术转由医药公司负责,产品和技术只控制在狭窄区域,三七单产一直在30-50公斤间徘徊。
       土地承包到户后。三七栽培区域和面积开始发生悄悄变化,并逐年扩大,因为涉及利益,七农对栽培需求逐渐增强,而滞后的技术却成了发展的阻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州委、州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1985年3月,集栽培、产品、质量、信息研究为一体的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这是文山人的福音。也应该是人类的造化;继而栽培室、植病室、实验场等6个科室设置起来,还建立了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检测等数个学科。“日到层霄,九枝光满。”一批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为了一个追求,在日夜不停地守候、观察着这味造福人间的药材,就像一缕阳光,将光明、也将喜报传送给天地人间。 起步是艰难的,再加上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成立之始,研究所边研究边摸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先是完善管理和学科体系,让三七优势和特色逐步形成,建起了优质高产研究基地、系列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刻苦的工作,往往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但由于资金短缺,到1998年,三七研究所仅有简陋的办公用房300平方米,5万元的仪器设备,很多科研仪器属于空白。而这样的条件,并没有影响研究和发现。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千万年的发展,猿猴可以演变成人,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山区的三七,毕竟是古老植物,内在成分也定会在时光的流逝里,发生着微妙变化,“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的三七,正是所谓的苦口良药,其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奇效既然很早就被世人发现,艰苦环境,又怎么阻挡得了研究之路?在此基础上,三七药效和内部成因又有了新发现,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的神药,更加名副其实。
       最先的三七研究所,围绕种植户认真地进行科技服务,为农村三七种植户提供了极大的科技情报和信息。同时逐步完成研究课题。在“三七道地性研究”、“《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研究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科研进展,累计示范推广的三七达50多万亩,新增经济、社会效益5亿多元,为文山经济发展、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三七亩产也从10年前的50公斤提高到180公斤,总产量达800余万公斤,刨下了历史记录,三七产业产值达16个亿,三七农药残留也下降了5倍。科研产业,还带动了1.7万户农民脱贫致富,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解决了4万人就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好项目,并当然地独领风骚,占领了文山州支柱产业的先端位置。
       同时,研究所也成为很多国家和省级权威机构的分支、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二十多年来,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等级的研究人才,累计承担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6项,取得了一批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0多项,州政府科技进步奖30多项,申请专利13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
       一个小小的机构,竟然创造了这样可观的成绩,真算得上“壮东南、飞观切云高”了,而其中埋下了多少艰辛,凡是了解科学研究的人,自然都是可以体味的。
       凭谁为作七花赋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不论什么样的季节,都会有美丽风景,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认为是美丽的东西,就值得付出心血。为让三七产生更多效益,在更广阔的空间飞翔,走上国际化之路,研究所上下一班人,不论是身体还是智慧,科技还是思维,都在付出和贡献。也在检阅着自己的人生。阅读他们的经历,寻觅他们的足迹,不仅可以使人振奋,也能使人欣慰——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人们的健康,为了边疆的发展,他们绞尽脑汁,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一种豪情,并因此而愿意让自己憔悴,“望断焦山空翠”,这样的意图和心境,是否能有人领会?
       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所长崔秀明,1985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2005年又取得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学位,他多次放弃在省城工作的机会,面对省内外多家单位优越的条件和待遇,他依然选择留在了文山。研究所成立,崔秀明是第一个报到的大学生,那时,所里条件非常差,尽管如此,他到单位不到三个月,就主动打起背包,到边远的试验基地,和其他人一起研究三七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长时间,课题获得了成功,他主持的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又使三七平均亩增产率达到17.45%,亩纯收益增1500元以上,现在,该技术已推广应用1.6万亩,产生经济效
       益2000万元以上。当我国刚开始从国外引进药材GAP制度时,他就敏锐地发现:这将是今后我国药材种植的发展方向,立即带领团队进行系统研究,2003年,三七GAP:基地成为我国第一批、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验证的中药材项目,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系统地对三七道地性成因进行研究,主持了三七质量标准的研究,对三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出了一支年轻、团结、实干的专业团队,个人先后取得各级科技成果20余项奖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出版专著4部,参编3部,为云南中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一旦“龙楼一点玉灯明”,就必然会出现“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的结局,二十多年间,凭着对三七科技事业的执著追求,对三七产业开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崔秀明痴心不改,多项成果转化为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生产力。这是一个公正的年代,瞩目的成绩,当然该拥有瞩目的荣誉。崔秀明被推选为中华全国青联委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州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并成为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陈昱君,既是文山州三七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又是民盟文山州委员会副主委(兼),这样的职务,应该是很特别了,但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参加工作的24年中,却为三七倾注了可贵的心血,只要听到“三七”二字,她便能精神振奋、目光闪亮。位于高处的东西,往往让人觉得难于攀登,古话说:“劝君莫上玉楼梯,风力劲。山色暝。”可是这位女性却不计较,她着手开展了系列攻关研究,明确了三七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对选用优质种苗、种子包衣、土壤熏蒸、深翻错沟、生物制剂等技术和措施控制根腐病的效果作了深入研究,得到了广大七农应用。三七黑斑病、三七圆斑病、三七根腐病等危害三七的病害,也是她的重点攻关难题,并获得很大成功,她在工作上团结同志,表现出坚定执着的崇高热情,获得省州政府科技奖励13次,在各种报刊发表论文40多篇,获准专利授权1件。文山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因为有女性技术骨干的加入,也就更体现出了柔韧的持久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副所长、副研究员,1971年10月出生的陈中坚,在所里算是坚强的中流砥柱,他虽然年纪轻,可是在三七行业却是老手,从事研究13年,承担与合作过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省、州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各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编写专著2部,是三七国家标准的主要制订者之一。陈中坚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科技攻关,初步奠定了三七育种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文山三七的原产地保护申报。“绿尽小池芳草,门外柳垂春昼”,陈中坚知道,山外更有高山,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博大科技海洋的一个小水滴,因此而更加认真工作,在文山三七科技平台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自身应有的价值。
       副所长、副研究员王朝梁,为提高自身水平,大专毕业后,又取得云南农业大学函授本科文凭。工作20年来,他紧紧围绕三七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研问题,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主持承担了国家和省、州科研项目10多项、获奖5项,重点开展了三七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三七多样性、三七多倍体育种技术等基础研究,建立了三七营养和栽培学科,为促进三七“科技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他努力将大部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主持实施了三七专用塑料遮阳网栽培技术,推广应用5000余亩,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利用研究间隙撰写并在各级报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是《药用植物栽培学》教材编者之一,在三七主产县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积极协助所长完成了单位的事业机构改革,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70万元经费进行了试验室的改造和添置部分仪器设备,为三七实验提供了条件。工作的进展,促成了“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的景致,由于工作勤恳,王朝梁被选入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作为重点培养、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入选国家农业部农业专家库,被云南省侨办评为云南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研究所的又一位女性党员骨干叫冯光泉,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研究员,也是这个单位另一块牌子“三七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作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她主持完成过多项研究,填补了三七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方面的空白。飞针走线是女性之长,搞科研,这些特别的女性也不示弱,在省中药现代化重点(三七)项目中,冯光泉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究三七黑斑病、三七圆斑病发生规律、发生与环境中,她制定了系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这位女性又获三等奖,协助制药企业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冯光泉对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善于总结,在各种科学期刊发表三七论文28篇,先后取得省州科技进步奖10多项,让三七之花开得更加艳丽,由于业绩突出。被表彰为州“优秀共产党员”。
       别看档案管理繁杂琐碎,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朱艳却在短短6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把档案工作看得很重,认为这样的科研机构,档案一旦失去,就不可复得,让三七档案以99的高分达档案Bk级一级标准。她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在国家和省级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主编出版专著一部,获州科技进步奖多项,为三七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科研档案管理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有很大挑战性,朱艳却凭着细致的工作,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展开了科技档案收集和编辑,主持编辑了各类科技论文集7部350万字。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组织科技人员完成了三七基地近100万字的GAP档案立卷和归档工作。“君一笑,金鸾看取人归后”,朱艳先后2次被评为优秀科技人员,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应该说,这个科研机构,有着很多先进和优秀的人物和事迹,不是简单的笔墨可以完全渲染的。这是一大批科技人才集聚的地方,他们不仅是文山的财富,也是国家科研战线的生力军,在这简单的文字里,当然不可能囊括所有,而一种精神,却楔入了奋进的万千业绩里,勾勒出五彩缤纷的线条。
       鹊报寒枝 鱼传尺素 晴香暗与风微度
       对于有执著追求的人来讲,路远与山深都不能挡住他们的脚步,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就像一阵香风,熏陶了文山大地,为边疆人民传送着一波又一波喜讯,研究所的科技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三七专门人才,40余项科研成果迈出了坚实步伐,近5年来,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且项项有明显效益,从整体上推进了三七产业的向前发展。
       根据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肥、促根生长”效应,文山做到了三七地膜栽培,明显提高了存苗率
       15.92%,使三七种苗增产8.82-24%。根据三七的典型阴生性,他们又研制出三七专用塑料遮阳网,代替传统造园所需的竹、木材料,并大面积栽培,平均亩产量达175kg,比传统栽培增26kg,增产17.45%,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还承诺让农户先使用,有明显效果再支付费用。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真诚服务,体现了这个科研机构的良苦用心。研究员们深知,三七企业是促使这种药材扩大应用前景的平台,于是投入人力开发保健茶产品,口感独特、配方合理又具有健脑安神、降血压功能的产品研制成功,金不换集团投放市场后,很快成为三七主导产品,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2亿多元/年。
       在三七道地性及质量标准研究上,他们首次提出了以总皂苷含量、人参三醇型皂苷等含量作为三七综合指标,建立起指纹图谱,为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找到了影响三七品质的特征元素组,研究了影响三七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同时,建立了国际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2千亩三七GAP示范基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供支配的场所。可以解除生命苦痛的成果,当然不能独锁深闺,于是他们舍得花功夫花心血,培训技术人员数千人次,对于三七而言,这个研究所,也渐渐成了人们心中当然的权威机构。
       在中药走向现代化之路上,他们还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三七植株性状差异、分子生物技术应用、组织培养工作、多倍体诱导等项专门针对三七的研究,并应用于生产,使科技成果得到及时转化。
       1180亩,是个怎样的数字?如果建造房屋,那是很雄伟的建筑了,就是绕着道步行,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可是三七研究所却是在这样的面积里作病害中心综合防治示范,那是要一株株地查,一叶一叶地观看的,而且这个面积并非集中连片,但他们却把它做得很好,并扩大到了更宽广的地方。由于控制得当,仅示范区平均亩产就减少损失42.55kg,折合产值2723.2元。成果的及时转化,初步显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于局外人而言,三七饮片炮制可能是个新鲜话,但对于很多使用过这种药的人来讲,那可真是拯救了生命,一些患上血栓的人多年不见好转,服用三七饮片就有了明显转机。这个所近年共组织生产8.1吨,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3万元,利税30万元。其中出口5.6吨,创汇84万美元,产生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一目了然的东西,可能知道的人会多些,可是幽静独特的地方,更有奇异芳香。要谈起三七科技,研究所的人比谁都有资格,围绕三七产业发展和三七研究方向,他们也开展多途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除了提高现有在职职131人的科技含量,还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4名,外聘专家和客座研究员12名,聘请三七种植能手10名,让各类人才为三七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带动三七研究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目前,三七研究所投资数百万元,新建了办公用房、职工住房,改造了实验室,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实验场所,从日本岛津公司购进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国产原子吸收等先进科研仪器,2亩科研用现代化钢架大棚建设完成,建立了办公自动化设施,三七科技实验楼也已获准建设,科研、办公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而文山三七研究所能够创造的,远不止修自己的身,而是在努力让更多人们拥有健康、快乐、宁静。
       千尺青苍干 直节凌霄汉
       很久以前,人间突遭一场特大洪灾,百姓流离失所,人间一片汪洋。危难之际,天上一对心地善良的仙女为拯救人间百姓,双双降落人间。姐姐降临长白山,妹妹则奔赴西南文山,姐妹俩战胜孽龙。退了洪水,却也将鲜血洒在了人间。姐姐长眠在东北化作人参,妹妹则变身为神奇三七,造福人间。
       对于药物价值的发现,是人类一种福气,也是三七造化生命的先决条件,三七可用价值到底有多少。是研究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专门的科研机构,就不只是继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而是自然地站在了登高临远、拓展应用途径的中心地位。为了使体制更利于三七栽培、高产和提升使用价值,研究所开始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了公平竞争、绩效考核、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这也是让三七更好地发挥拯救苦难本性的新途径,他们比之于传说里的仙女更实在、也更能拯救广阔人间。
       责任何其重啊!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研究特色生物资源,也是研究所的重要职责,他们组织课题组。建立了以目标负责人为主的科研管理机制。同时聘请国内外3-5名知名科学家,“两院”院士为专家顾问,为文山指导和培养了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以“开放、流动、竞争、协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且每年都能引进1-2名博士、3-5名硕士到研究所工作,还面向农村聘请了10名三七种植能手、企业家为三七技术顾问,并给他们一定的学术和生活待遇。三七的研究,可谓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研究所这株曾经的幼树是越长越高了。成了文山这片土地真正意义上的参天大树,站立高处,是不是真的不胜寒凉呢?也可能站在高处。将更能“极目楚天舒”,“望尽天涯路”,“直节凌霄汉”,站在了三七研究的颠峰,在这样的位置俯瞰大地的人,将更可以扩展胸怀、壮志凌云。
       作为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由于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影响,汉、壮、苗、彝、瑶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居住习惯,人们随身携带三七,却是不争的共识,人在劳动中,谁没有个伤痛?这种又被民间称为山漆的特效药,敷于伤口,真就如漆一样可以紧紧封住伤口、止住出血,对于还处于贫困状态的边疆城乡人民,这样本地的草药无疑就是自救的首选和必备。于是关于这样的传说层出不穷:古时候,有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时常出血不止,多方医治仍无效,一天,一位中医从这里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成末给病人吞下,血竟然止住了,张家非常感激。定要医生留下这种药的种子。这就是“三七”传播的另一个版本,与人参同科但有效成分又远远高于人参的三七,因此而有了“人参之王”之美誉。
       对于民间美丽的东西,同样在民间的期望值也就很高,而这种药材究竟能够治疗多少疾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三七更深入的新课题,也就成了研究所层出不穷的项目。近两年,三七研究所又承担起国家、省、州下达的项目10多项,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成果多项,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道地性探索这个科研的古老话题,在研究所的攻关下,得到了更多宝贵资料的证实——云南文山本来就是我国的三七道地产区。
       艰辛的劳动里,研究所各项科技成果,也挂满枝头:所里被国家科技部授予2006年“星火科技先进集体”称号;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初见成效;派出10多人次帮助特安呐公司制定质量标准,开展了新产品研发。而对三七研究的影响也进入主题;在省州报刊电台开办了专题栏目,与州文联、《含笑花》编辑部举办首届“三七杯·多彩文山”文学征文大赛,参加承办了“2007文山三七发展论坛”。这些举措,有力地宣传了三七,使这种国药在州内外掀起了壮阔的波澜,也使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传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班真正自强不息的科技人才队伍,因为他们的独一无二,为人间谋求幸福的德行越来越被人称赞,他们将爱撒满人间,愿意让世界充满关心和良好的健康,也必将拥有世界回报的关爱。
       本栏责编 张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