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杯·多彩文山行文]种三七的村庄
作者:周家鸿
《含笑花》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滇东南的山,是八卦的,那是因为它们变化的莫测,因为它们蕴涵的丰富。坐在车上沿着大道往前走,一路灰蒙蒙的水泥和柏油,便会让人的视觉都有些受不了,公路是新建的,路旁的树木尚年幼,颜色的味道于是很浅。
错觉于是就产生了,只以为云南的绿色王国之说,存在虚假成份。
但是,只要你沿着大路侧的某一条小路,往里面稍微行上一程,那可就大不同了,满眼的绿色与雾气、鲜花和农庄、碧水及峡谷,会立即包围所有视线,将旅途的困顿遣散。
核桃寨就在这种悠远而满足的山间隐藏着,在离文山城二十里远的地方。
八月,秋雨刚刚覆盖了烈日的暴虐,核桃寨便现出了少有的文静,树木悄悄地、但迅猛地生长着,溪流湍急,却清亮。才建成了小康示范村,有一种新鲜味道。站在村外,只见树木掩映的房屋,沿着一座山的腰部,建盖得十分整齐,一百多户人家,排了差不多一公里,每个院子都种满了果木。有一股凉凉的气味,这时开始进入我的鼻孔,那是文山特有的三七药材的味道,这几年,三七的用途被充分开发,名气越来越大,价格一路飚升,种植三七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现在正是收获三七的季节,核桃寨周围农户的房前屋后、场院里,到处是人们晾晒的三七花、三七块根、剪口、茎叶和三七根,三七全身都是宝。没有一样可以丢掉,凉凉的气味就是翻动这些药材时飘起来的。
这是真正的核桃寨——文山州具有代表意义的村子。站在村口。田坝里到处可以见东一株西一株的古核桃树,就在村路边,一株古老的核桃已经历数百年风雨,歪歪斜斜的枝干像—位老人的手掌,承接着四季变迁,显得十分慈祥。树的年龄,差不多可以算是古董了,如果把这样的树木集合起来,核桃寨岂不成了博物馆?但不会有人过问这样的问题,因为,树木站在野外更能展示它的魅力。
路对面独立地挺拔一株风姿绰约的迎客松,与老核桃树成门户状,显出了古老村子的内涵,只要人到村外,便能感到村子的古朴与凉爽。村后全是松树,在路口留有一株,也就不是什么意外。
这是个彝族村,但姓氏却多。当我打量着老核桃树沧桑身姿的时候,村外走来一位背背篼的大嫂,见我面生,以为是工作队员,便主动搁下背篓答话:“老表,你看什么?”“看看你们美丽的村子。”“刚建了小康示范村,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不进去看看?”“一会儿我要进去的,你去忙吧。”“那你一定来我家坐,就是开商店的那家,姓周。来,吃两个梨。”说罢,便挑了两个最大的梨塞到我怀里。原来,核桃寨所属的乡叫坝心乡,这个乡原来的名称叫他批,出产美味的他批梨,远近闻名,村里所有的人家都种有他批梨,周大嫂正是摘梨归来。
如果在城市里闲逛。灰尘拌和着灰色的建筑,让你感悟和叹息,东南西北的道路使你迷茫,来来往往的车辆令你畏而怯步。突然间,有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竟要送你梨,那样的场景,只会让你更加措手不及,惊慌失色,谁敢吞咽那个莫名其妙的梨?可是我却大口地吃着周大嫂送给我的梨,梨子甘甜的汁液滋润着我正经历干渴的嗓子,这个纯朴的村庄,也开始悄悄感动我单调的心。那么,核桃寨的人应该是透明的了。进入村子后,这种感动又增加了一层。
整整一天的雨水,柔和地飞舞着。雨不大,就让人产生了淡淡的诗感。村外的空地上,几大盆烈火,熊熊地燃烧着。刚宰杀的坝心羊肉,透着鲜美纯净的味道,让人难以舍却,尽管雨丝长长地飞舞,人们却也管不了那么多,用竹签串上切成块状的羊肉,冒雨一边烤一边吃。油和水点点滴入火中,腾起各种烟雾,与雨水相混,成为一道难以名状的风景——似乎,我们都回到了远古原始状态。人与自然的相融,能生发每个人的激情。待到都已经吃好,每个人的衣服却已经湿透了,脸孔全沾满了黑色碳末,对视时,我们彼此笑了起来。核桃寨属于草山区,地衣植物和被子植物漫山遍野,最适合养羊,而作为优良品种的坝心山羊,属于山野原生态类,仅仅核桃寨一村,近年就发展到上千只的规模,小些的一只可卖三、四百元,大些的,一只就能卖七、八百元,而且养羊这类产业,不喂饲料,只要将草场维护好,投入就只是种羊那点费用了,如此,核桃寨焉能不富?
整个村的装饰,却并非全是核桃树。按农村风水学说,这是一个“靠山很硬”的村子,不仅村后面的山色葱茏,而此山背靠的又是高耸入云的老君山,那是流经滇南山区的盘龙河的水源所在。因为是雨天,我一天都在仰望老君山,意欲一睹它莫测的丰采,却一直未能如愿。有些时候,眼看着厚厚的雾已经撕开了神秘面纱,山色开始显现它厚重的植被,一忽而却又收拢了,只从雾的背后,射出丝丝缕缕的凉气,婆娑着人汗津津的肌肤,让你对它产生除之不尽的依赖和亲切。核桃寨于是得以有一条清澈凉快的溪流贯穿整个村子,村里通向各家各户的路段,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已经全部建成了水泥路面,村庄的房屋也差不多已经装饰一新,夏季,无色的溪水经整齐的水泥沟渠,缓缓地向人们拂来轻松的诱惑,从渠底奏出优美的旋律。在这样的环境里,任你再烦躁忧郁的人,都会突然产生舒心的快慰,产生抚摩溪流的冲动,否则,错过的就决不只是悔意。溪流两旁,覆盖着村子的,除了核桃外更多的是花椒,这个村子种花椒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在家家农户都种有花椒,多的一家就有百多株,而且全部在庭院里种上的,村中心一株最古老的,已有上百年历史,如今虽已不是结果旺盛的年龄,可村民们却像宝贝一样地留着,让它见证如今一棵花椒可产鲜椒百多斤,收入上千元的时代。金竹、梨和柿子也是覆盖这个村子的主要果木,难怪,从远处望去,绿阴环抱中的村子,令人神气清爽。如今,核桃树枝头正挂着密密麻麻的果实,有力地吸收阳光与养分,等待着八月中秋到来。
核桃寨真正的地名叫小平坝,在云南,叫小平坝的村子实在太多,村里人根据它的物产,在前面加了个“核桃寨”的名目。但这一村子的潜力,绝对是大的,不仅是因为村庄背后老君山的神秘古老,秀丽风景,更因为它的东、南两个方向正在建设,勃勃生机从林木间点点滴滴地透出来。先是距文山城十三公里的暮底河水库,总库容近六万立方米,投资二亿多万元,属三等中型工程,如今主体工程已快要结束,这个水库的建成,不仅可以防洪、灌溉、饮用、发电,就连我居住的文山城的气候和湿度,都会变得好起来。再就是距此暮底河水库只有几公里的小河尾水库,这个水库的堤坝,充分利用这里的山谷优势,像一口反扣的锅,用锅底紧紧地截住从各个溪涧流出的水,这是真正的盘龙河源头水,其清亮的程度决不会亚于城市里某些以次充好的所谓纯净水,山溪里很多快要绝迹的水生动物,将会在这样快活的环境里繁衍生息,或者,一些原本陆生的动物,见到这样优美的环境,是否又会从水库周围的森林里跳出来,重新返回水生状态。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激动起来:为山水而激动,为人的创造而激动,为核桃寨而激动。因为,它们都不是孤立的。
山色在白雾中朦胧,回望文山,距离核桃寨约八公里的地方,白沙坡温泉袅袅蒸腾的热气,已经与凉爽的水雾完全混合,大自然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先表示出五彩缤纷,再表现出炎凉,与人的心情一样,重复之中,往往又夹杂着深深的变化,自然中的核桃寨,紧紧地贴在属于它自己的山与水中;他的颜色,也总是根据四季的变化、根据人文的衬托,而显示奥妙和多彩,决无单一枯燥的味道,步入这样的村庄,让人犹如身临世外桃源般清净,却又随时可以享受现代生活的富足与充实。